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那间街角的茶铺电子书

“成都是个大茶铺,茶铺是个小成都”,本书发掘和讲述了近代成都和茶铺的故事。 茶铺是个微观世界,折射出大社会的多种样貌;或者是一扇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观察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 茶铺是一个日常生活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舞台。 人们在茶铺会友、看戏、听评书,茶铺就是他们的半个家。 一张茶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连。 书中展示了公共生活中的性别问题。从茶铺中看戏的女客以及女招待等的故事,可以看到近代女性所遭受的歧视以及她们的抗争。

售       价:¥

纸质售价:¥52.10购买纸书

88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王笛著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20

字       数:18.9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那间街角的茶铺》,是著名历史学家、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王笛的非虚构历史读物。 作者以1900—1950年的成都茶铺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和小说诗歌等资料,以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展示了成都茶铺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以及在那个公共空间中呈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 作者跳出学院派的历史讨论和分析的模式,既保持了字字有依据的历史写作传统,又把茶铺这个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描绘得栩栩如生。 过去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许多方面是我们的传统,然而它们就在我们眼前一天天消失。这是现代化过程中每个人都面对的问题。 茶铺是成都文化的代表。这是成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明显的标志。 对成都茶铺的探索,提供一个样本和一种经历。微观历史的意义在于为理解城市史的普遍规律提供了个案,不仅深化我们对成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理解其他中国城市。 本书把焦放到普通民众,跳出过去帝王将相、英雄精英的研究模式,写出了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 这本书也是继续践行“为民众写史”这个历史使命。写历史,需要有细节;有细节的历史,才是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似乎缺乏宏大的叙事,但是却为宏大叙事提供了支撑。那些似乎不经意的鸡零狗碎,却是回归历史现场的定海神针。——王笛    <br/>【推荐语】<br/>  “成都是个大茶铺,茶铺是个小成都”,本书发掘和讲述了近代成都和茶铺的故事。 茶铺是个微观世界,折射出大社会的多种样貌;或者是一扇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观察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 茶铺是一个日常生活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舞台。 人们在茶铺会友、看戏、听评书,茶铺就是他们的半个家。 一张茶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连。 书中展示了公共生活中的性别问题。从茶铺中看戏的女客以及女招待等的故事,可以看到近代女性所遭受的歧视以及她们的抗争。 本书使用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以文证史做出了一个典范。茶铺是成都日常生活的中心,一些以成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许多情节都发生在茶铺里。 饱满、绵密、丰富的细节以及生动、流畅又节制的叙述,再加上客观、理性、多维的分析,使得这部作品形成了简净、清新又充满激情的文风。 作者追寻少年时代的艺术梦,亲绘插图,用视觉呈现茶铺印象。  <br/>【作者】<br/>王笛 现任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 代表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消失的古城》等。<br/>
目录展开

成都是个大茶铺

童年的记忆

从梓潼桥到青石桥

我是茶客吗?

公共空间与城市性格

今天概念的茶铺历史其实并不长

不能远离的尘嚣

茶室、茶坊到茶馆

竹枝词里的茶铺

茶社与茶铺

茶馆的地域性

成都茶铺多的最根本原因是生态

生存环境

“且喝一杯茶去”

地理因素

水与茶铺

茶铺的物质文化史

名称与位置

公园的茶铺

器具和“三件头”

经营自主是茶铺持续发展的关键

“空手套白狼”

让数字说话

合伙制度

茶铺里的鸡零狗碎

哪里去找寻茶铺的往事?

西人的记载

抚去历史的尘埃

追寻档案

资料的支离破碎

小说家的记录

茶铺就是成都人的生活史

写茶铺有意义吗?

茶客们的文化自信

四个阶段

帝国覆没之前,1900—1911

坐茶铺是一种生活方式

《暴风雨前》话茶铺

《大波》里的茶铺

李劼人所总结的茶铺功能

掺茶也是一个有尊严的职业

“生意数他茶馆好”

“茶馆的灵魂”

火头军与水烟贩子

水夫走出城门洞

大众的头脑是怎样被塑造的

“打围鼓”

可园、悦来与劝业场

演戏与大众教育

“淫荡”和“暴力”

“改良优界之人格”

女性进入茶铺是争取平等的第一步

妇女进入茶铺

男女分开

“妇女不可听戏”

小茶铺是江湖的广阔天地

袍哥的“公口” 和“码头”

袍哥话

“茶哨”

“吃讲茶”

李劼人对茶铺讲理的批评

“民事法庭”

茶铺成为社会改良者所针对的目标

规训茶馆

茶铺里面的不和谐

当和平遭遇暴力

“成都惨案”

新制度,旧时代,1912—1936

每天超过四分之一的成都居民去茶铺

茶铺的分布

每天多少人到茶铺喝茶?

喝早茶是一种生活习惯

浪费时间和金钱?

小商小贩是城市经济最活跃的部分

“自由市场”

小商小贩

奇葩行业

一张茶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共同爱好的聚集

茶铺就是会客室

赌博是司空见惯

《蜀游心影》中的茶铺

日常,就是生活的内在逻辑

“好像鸦片烟瘾一样”

保守派的茶铺

平民茶铺

抢着付账后面的真真假假

“假打”是社会习惯

“喊茶钱”

“喊茶钱”中的众生相

“我招待”

“流浪的艺术家”的谋生地

“似睡非睡”的城市

道琴与竹琴

“三皇会”

民间艺人的绝技

说书人构建的虚幻世界

说书人

茶铺里的历史教育

惊堂木

茶铺里面充满着戏剧人生

茶园与戏园

戏园的票房

戏园生活

戏园里的警察

茶铺是最早的电影院

把“情戏”定为“淫戏”,就可以进行整顿了

“社会教育,戏曲为最”

看戏是“落后”的习惯?

规范演戏

“禁愈烈,而嗜愈专”

川剧《汤姆叔叔的小屋》

三庆会

女性在公共空间被限制是常态

男客与女客

女性在茶铺的尴尬

女艺人

妓女进茶铺

丢失茶碗引发的暴力执法

“散布谣言”

吐口水的纠葛

偷茶碗的人

横尸茶铺

“流氓烂兵争风斗吵”

“风流惨案”

茶铺里头的龙门阵——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茶铺里发现新闻

闲聊中的城乡对立

对革命的失望

百年前茶铺里就有了《报纸法》的讨论

没法远离的政治

茶铺里《报纸法》的讨论

“革除社会有害民众之事”

喝茶还是喝酒喝咖啡?

战时大后方,1937—1945

坐茶铺的一介平民能够“误国”?

每天12万人坐茶铺

“密密麻麻的人头”

“吃茶与国运”

凭什么要把茶铺一棍子打死

为茶铺辩护

“清谈误国”?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茶馆勇敢的捍卫者

颠沛流离的文人在茶铺中找到了一点慰藉

作家战时的记忆

“成都茶馆最伟大”

各有所爱

战乱中的人们还存在信任

闲忙之间

四类茶客

建立社交圈

沙汀的北斗镇

小商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

“湖海客来谈贸易”

专业化的茶铺

劳动力市场

穷人也有茶铺里休闲的权利

“人以群分”

“相对的平等”

“以貌取人”

水夫的困境

为水夫出头

“惊人大惨剧”

妇女遭受着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压制

妇女进入茶铺

扬州来的女艺人

女茶房

进退两难的女招待

男茶房对女茶房的进攻

茶铺中的性骚扰

媒体对茶房的形象塑造

“女茶房打情骂俏”

禁止女茶房

茶铺就是一个公共论坛

“舆论监督”

茶馆宣传

“休谈国事”

“茶馆政治家”

国家在战时茶铺中的角色

茶铺的政治角色

茶铺的布置,政府也要管

《国民公约》

官方指定书报阅读

审查剧本

“肃清奸徒,巩固后防”

《四川省管理茶馆办法》

混乱的年代,1946—1949

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茶铺继续繁荣

《茶馆赞》

“浪费唇舌”罪

茶客的“半个家”

“人以群分”

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

茶铺间的纠纷

“借刀杀人”

三槐茶园被调查

密告大北茶厅

“茶价自由涨,到处有风波”

“逮到撬狗儿!”

“肃清金苍蝇”

士兵强占茶铺

老牌悦来茶园遭遇匿名举报

“保护费”

“街民们”的指控

登记表透露的信息

许多有趣的东西不是我们自己记录的

青年马悦然的茶楼录音

茶楼里的熙熙攘攘

茶楼上观街景

一个时代的结束

“小心!墙壁有耳”

严禁军人茶铺聚会

“严密取缔,彻底纠正,以遏颓风”

茶铺是个小成都

茶铺为社会细胞

日常生活节奏

茶铺犹如今天的互联网

特殊的视角

茶铺中的政治

征引资料目录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