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薪酬、工作强度、自主性、保障性、自我实现、产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社会关系七个维度,深度解读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售 价:¥
纸质售价:¥39.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荐序
导论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简介
互联网产业算是文化产业吗?
本书论述纲要
第一章 和谁对话?理论框架从何而来?
1.1 政治经济学还是文化研究?
1.2 从业者群体的生产实践
1.3 创意和商业之间的张力
1.4 从商品化到金融化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那些大厂那些人:田野调查的对象
2.2 数据搜集
2.3 研究的道德伦理问题
第三章 工作还是游戏——工作强度与薪酬
3.1 互联网产业的职业道德——加班
3.2 你想打怪升级吗——游戏式管理下的工资
3.3 暗藏玄机的福利制度——高管与 普通员工之间的分水岭
3.4 一夕之间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员工持股的迷思
3.5 这么晚为什么还不回家 ——加班背后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社会关系和保障性
4.1 专业从业者与互联网用户 之间的生产实践关系
4.2 互联网中的三六九等
4.3 部门之争
4.4 讨价还价的跳槽与黯然退场的离职
4.5 女程序员和培训班的“小透明”
第五章 生产实践中的自主性
5.1 工作场所自主权
5.2 创意自主权
5.3 人人都有一个创业梦
第六章 自我实现、产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6.1 创新?盗版?还是微创新?
6.2 从垄断到金融化
6.3 互联网理想的消逝
第七章 故事的结尾:于谁有意?于谁有益?
7.1 为什么要找互联网产业的茬?
7.2 找完茬以后我还能做什么?
7.3 还有希望吗?希望在哪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阶段访谈提纲 (由英文版本翻译为中文版本)
附录二 第二阶段访谈提纲 (由英文版本翻译为中文版本)
附录三 第三阶段访谈提纲
附录四 自我观察法的内容记录提纲 (由英文版本翻译为中文版本)
附录五 第二阶段访谈信息告知书 (由英文版本翻译为中文版本)
附录六 研究参与同意书 (由英文版本翻译为中文版本)
附录七 2011年利兹大学艺术、表演、视觉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伦理道德委员会伦理审查通过证明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