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电子书

群乐,还是独乐?何为蕞大多数人的蕞大幸福?自由意味着痛苦? 著名经济学家、跨学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课程讲义 在三重转型期中国,求解社会生活、深层情感交流的智慧 ★什么是三重转型期社会?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期,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其置于三重转型期的三维理解框架之内。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个。

售       价:¥

纸质售价:¥49.90购买纸书

11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汪丁丁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字       数:26.1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学,广义的,蕞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br/>【推荐语】<br/>群乐,还是独乐?何为蕞大多数人的蕞大幸福?自由意味着痛苦? 著名经济学家、跨学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课程讲义 在三重转型期中国,求解社会生活、深层情感交流的智慧   ★什么是三重转型期社会?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期,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其置于三重转型期的三维理解框架之内。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个。 ★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困境何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快速变化,信息多到像是噪声。人的思维方式缺乏整体感和自洽性,行为也普遍短期化,人与人之间行为的预期也由此短期化,什么才是“正常”“正确”? ★面对独有的人生问题和企业问题,如何从中西思想传统中寻求实践智慧? ·怎样在当下理解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中国传统所谓“天人合一”“止于至善”? ·荣格“深层心理学”、黄建中“淑世主义”、彼得森“龙虾理论”、桑德尔“正义演说”、斯坎伦“底线伦理学”……对于我们发展复杂思维应对混沌未知有何启示?<br/>【作者】<br/>汪丁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3年生于沈阳,成长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1981)。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并担任《财经》《新世纪周刊》学术顾问。 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经济学思想史阶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行为经济学要义》《思想史基本问题》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br/>
目录展开

自序

第一讲 导论

一、心智地图概述

二、为什么讲授这门课

三、伦理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四、“伦理”的含义

附录1 基本问题

附录2 族群,知识,制度

附录3 个体生命,激情与历史感

第二讲 伦理学主要流派

一、“允执厥中”

二、伦理学的传统

三、存在主义伦理学

四、女性主义伦理学及其他

附录 观念的观念史

第三讲 宗教,信仰,伦理行为

一、正义、伦理与情感

二、信仰与伦理行为

附录1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第三种文化的视角

第三种文化视角的提出

脑科学家的三份最新实验报告

理性选择模型的演化

理性与道德为什么会相互纠缠

道德判断与社会认知紧密相关

附录2 情感模式:微信群规模与社会脑假说

附录3 社会脑的演化——为“邓巴四部曲”中译本序

第四讲 尼采之后的伦理学

一、族群与文化的共生演化

二、从情感学派到人格学研究

三、复杂思维与英雄之旅

附录1 制度是群体的信念表达

附录2 重要性感受——人工智能从狭义到广义的关键环节

附录3 人类智能是广域局部理性,而人工智能是狭域全局理性

附录4 生存竞争——狭域的和广域的

附录5 观念为现象分类

附录6 观念与真相

附录7 生命哲学视角下观念的经验差异

附录8 观念的经验差异

附录9 过程与现象

附录10 复杂思维为何艰难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