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世医之道:新安王氏内科学术经验撷要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137.80购买纸书

4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胡建鹏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11-01

字       数:42.4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对王键教授从医40余年从事中医学术研究及临床经验的阶段性总结,并加以整理出版,使王键教授独特的理论观,精湛的医术经验,弘深的人文学养,独到的治学风格,得以传扬,以惠及患者、医者、学者,当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方式。在一步发掘新安地区古今名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突出新安王氏内科及王键教授的治学心得和诊疗特长,并结合新知予以辨析讨论,传承新安医学学术经验的过程中彰显了“新安王氏内科”的特色,使读者从中获益匪浅。该书出版对于继承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丰富遗产,整理和发扬现代名中医的诊治经验,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贡献。<br/>【作者】<br/>胡建鹏, 男,汉族,1969年10月生,合肥市肥西县人,医学博士,副教授。分别于1992、1999年7月获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学士、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 2004年7月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病理形态学研究室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病理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高校中青骨干教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多年来一直从事从事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病理诊断、中医临床与中西医结合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缺血性卒中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缺血性卒中中医药防治与新安医学中药复方应用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与一般项目各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才基金项目第2主持人;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步三等奖各1项(第2),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科研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第2)。<br/>
目录展开

徐序

前言

上篇 新安医学研究

一、源远流长的新安医学

1.群星璀璨,医学成就辉耀中华

(1)儒医辈出,名不虚传

(2)医著宏富,资源宝藏

(3)学说纷呈,花团锦簇

(4)发明众多,不胜枚举

(5)学术交流,引领时尚

(6)传播海外,影响深远

2.器范可风,彰显新安医学特色

(1)博古通今与继承创新

(2)学术争鸣与融通并蓄

(3)家族相授与学术传承

(4)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

(5)地理新安与学术新安

(6)医学科学与徽学文化

3.水到渠成,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1)历史因素的影响

(2)地理环境的独特

(3)圣贤名哲的推崇

(4)儒风独茂的熏陶

(5)徽商经济的促进

4.继往开来,古今学术传承有序

(1)名医世家众多,薪火相传不断

(2)重视流派特色,研究新安医学

(3)系统整理挖掘,发挥当代价值

(4)创新研究思路,展现未来前景

二、新安医学流派的江南地域文明背景

1.天地自然的造化

(1)大好山水提供了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

(2)地理环境成就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3)人文自然塑造了新安医学的品质

2.人文历史的变迁

(1)千年不变的徽州建制奠定了区域文明的基础

(2)中原文化的迁入播下了区域文明的种子

(3)全国学术中心地位的形成促进了医学学术的繁荣

(4)宗族文化保证了医学技术的有效传承

(5)人口增长带来的医疗需求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3.上层建筑的引导

(1)古代圣贤的推崇和示范引领了新安后学由儒入医

(2)国家政策的导向强化了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

(3)文人志士的选择推动了新安医学的繁荣

4.儒家风范的熏陶

(1)人文教化为新安医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宋代程朱理学为新安医学的繁荣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3)清代徽州朴学推进了新安医学的经典传承

(4)徽州刻书为新安医学奠定了文献基础

(5)儒风的熏陶造就了高素质的新安儒医群体

5.徽商经济的支持

三、新安医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1.特定的区域认同性

(1)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

(2)强大的徽商经济基础

(3)深厚的文化底蕴

(4)天然的地理环境

2.突出的文化表现形式

(1)家族世医

(2)古典文献

(3)经营模式

3.不断创新的传统知识体系

四、新安医学形成因素与学术价值

1.新安医学的形成因素

(1)历史因素

(2)文化因素

(3)经济因素

(4)地理因素

2.新安医学的当代价值

(1)理论学术价值

(2)文献资源价值

(3)临床应用价值

(4)精神文化价值

3.新安医学的研究思路

五、新安医学的主要特色

1.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1)新安医学理论创新十分活跃

(2)新安医学在继承中有创新

(3)新安医学在教育普及中不忘创新

2.学术争鸣与融通并蓄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3.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4.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5.“时空新安”与“学术新安”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6.医学科学与徽学文化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六、新安医学的科学内涵

1.不信邪说,不泥前贤旧说

2.阐说新知,发明信而有征

3.把握规律,创建理论新说

4.融会贯通,不断引申发明

5.理性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七、新安本草方药学术体系

1.阐发药性方论,传承发展方药学术

(1)立足临床,创新药性理论

(2)举一反三,推导药理新说

(3)会通穷理,立方论、创新方

2.归纳分类,走在本草方剂知识的前列

(1)本草知识的总结归类

(2)方剂知识的总结归类

3.明体辨用,开创本草方书编撰体例之先河

(1)博采约取,执简驭繁

(2)编撰出新,书写新意

4.普及医药知识,蔚然形成启蒙学派

(1)传承启蒙,用心良苦

(2)医药合参,切合实用

(3)汤头歌诀,朗朗上口

(4)一版再版,影响深远

八、新安医家处方用药风格

1.平正轻简,固本调理相兼顾

2.轻清灵巧,经方时方善变通

3.稳准狠猛,辣手峻剂赢转机

九、富有影响力的新安医家

1.汪机

2.徐春甫

3.孙一奎

4.吴崑

5.汪昂

6.叶桂

7.程国彭

8.吴谦

9.郑宏纲

10.程文囿

十、具有代表性的新安医著

1.《名医类案》

2.《古今医统大全》

3.《赤水玄珠》

4.《伤寒论条辨》

5.《医方考》

6.《本草备要》

7.《医学心悟》

8.《不居集》

9.《医宗金鉴》

10.《重楼玉钥》

11.《医述》

十一、新安医家创立的名方

1.大健脾养胃丸

2.壮原汤

3.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4.金锁固精丸

5.止嗽散

6.资成汤

7.五味消毒饮

8.黄土稻花汤

9.养阴清肺汤

10.清金解燥汤

十二、新安医学重要的学术贡献

1.营卫一气说

2.动气命门说

3.错简重订说

4.元阴元阳说

5.暑必兼湿说

6.卫气营血辨证说

7.医门八法说

8.外损致虚说

9.养阴清肺说

10.燥湿为纲说

十三、新安固本培元派

1.汪机及其弟子门生以“参芪”补气,拉开了固本培元治法的帷幕

2.孙一奎厘定“参芪术或配附姜桂”培脾肾元气,固本培元派初步形成

3.新安众医家包括家族链世医纷纷加入阵容,充实和扩大了固本培元派

4.固本培元法的现代计算机技术研究

5.结语

十四、徽派朴学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影响

1.徽派朴学的兴起,固本培元派的起源

2.徽派朴学的鼎盛,固本培元派的壮大

3.徽派朴学的淡出,固本培元派的继承

4.结语

十五、新安固本培元派扶阳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1.新安固本培元派的扶阳理论与实践

2.新安固本培元派对扶阳派的间接影响

3.新安固本培元派与扶阳派的区别

4.结语

十六、新安医家诊法发明

1.察色诊舌,望而知之学问深

(1)相气色,发明“望色十法”

(2)辨舌象,诊断“必验于舌”

2.凭脉辨证,四诊合参重脉诊

(1)脉为医之关键

(2)温补重脉诊

(3)辨顺逆、辨证情总切于脉

(4)推崇张仲景平脉辨证

(5)脉证无有不应

(6)脉诊不失古法

十七、新安医家治法创新

1.王道在调补,详分脾胃阴阳

2.养阴重润护,理脾养胃清肺

3.杂病准《伤寒》,温病不废《伤寒》

十八、新安医家化湿法研究

1.汪机擅用参芪,益气升阳健脾化湿

2.孙一奎温阳益气健脾化湿,阳中求阴,慎用苦寒

3.王意庵化湿攻下巧妙结合,独树一帜

4.汪昂首提“暑必兼湿”“治暑必兼利湿”

十九、新安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1.汪机认为气虚为主,气不生血

2.孙一奎提出“血病、痰病为本,外邪为标”

3.吴崑认为清浊倒置,逆从不顺

4.汪昂认为“真气先虚”,首创治风三法

5.叶天士倡导“阳化内风”之说

二十、汪昂《医方集解》的学术特点

1.阐述详细,便于学习

2.层次分明,举一反三

3.博引众言,兼有己见

4.编撰严谨,敢于质疑

5.方简而精,适用广泛

6.辨证论治,三因制宜

二十一、《丹台玉案》养生学术思想

1.首重调神,神形合一

2.未病先防,防重于治

3.远色慎劳,积精全神

4.调息守口,节制饮食

5.论述翔实,便于实践

二十二、《孙文垣医案》治痹特色

1.汇通医理,学宗《内经》

2.临证贵脉,凭脉辨证

3.治从痰瘀,力主二陈

4.有方有法,屡用达药

5.善调情志,医贵守神

6.结语

二十三、汪机“营卫一气”说的内涵

1.“营卫一气”说提出背景

2.“营卫一气”说的具体内容

(1)卫常有余,无待于补

(2)营常不足,必待于补

(3)补营需气血双补

3.“营卫一气”说的临床应用

(1)倡用参芪的背景

(2)参芪具备“补营”之功

4.“营卫一气”说所体现的阴阳气血观

(1)“以阳为本”的阴阳观

(2)“以气为先”的气血观

5.“营卫一气”说的理论思想渊源

(1)“营卫一气”说的营卫认识渊源

(2)“营卫一气”说的易学思想渊源

6.结语

二十四、吴崑《医方考》学术特色

1.《医方考》的编纂特点

(1)病证分类,索方便捷

(2)选方广泛,收方精良

(3)结构完整,注解翔实

(4)内容丰富,兼收并蓄

2.《医方考》的学术特色

(1)精通百家,法宗《内经》《难经》

(2)直抒己见,多所创新

(3)三因制宜,辨证论治

(4)防治并重,内外兼施

(5)医仁术,寻真理

3.小结

二十五、《素问吴注》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与发挥

1.整理经文,自有章法

2.训释经义,深入浅出

3.阐发经理,切实精妙

(1)阐发阴阳理论

(2)阐发藏象理论

(3)阐发病机理论

(4)阐发治则治法

4.小结

下篇 新安王氏内科研究

“新安王氏内科”简介

一、新安王氏三医家学术与经验的研究

1.新安王氏医学家族链传承

2.对新安王氏三医家的现代研究

(1)关于王仲奇的研究

(2)关于王任之的研究

(3)关于王乐匋的研究

二、新安王氏内科脾胃病医案组方用药规律及数据挖掘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

(2)方法

2.研究结果

(1)频数统计

(2)聚类分析

(3)常用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3.讨论

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新安王氏内科诊治肝胆系病证用药规律

1.资料和方法

(1)资料来源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药物规范

(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1)频数统计分析

(2)关联规则分析

(3)聚类分析

3.讨论

(1)药物频数分析

(2)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

(3)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

四、新安王氏内科辨治哮喘病的特色与思路

1.辨治思路

(1)重视标本并从

(2)重视宣降相因

(3)重视散收结合

2.用药特色

(1)鹅管石、紫石英、佛耳草

(2)茯苓、半夏、橘红

(3)干姜、细辛

(4)麻黄、杏仁

(5)葶苈子、桑白皮

3.验案赏析

五、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水肿学术经验撷萃

1.学术思想

(1)重视肺脾肾

(2)重视宣泄之法

(3)强调“药性专长”

2.临床用药特色

(1)川桂枝与天仙藤

(2)桑白皮与茯苓

(3)怀山药、潞党参、黄芪

3.验案举隅

(1)王仲奇水肿案

(2)王任之水肿案

(3)王乐匋水肿案

六、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辨治月经病经验探析

1.病因病机观

2.诊治特色

(1)从脑辨治,宁心安神

(2)固本培元,兼顾气血

(3)疏肝调营,尤重情志

3.验案赏析

(1)王仲奇辨治月经病案

(2)王乐匋辨治月经病案

(3)王任之辨治月经病案

七、新安王氏内科论治便秘特色

1.辨治特色

(1)疏肝理气,通腑以畅机

(2)滋阴养血,润肠以通便

(3)益气和胃,健脾以助运

2.验案赏析

八、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不寐经验探析

1.病因病机观

2.辨治经验

(1)明证审因,从脑辨证施治

(2)肝肾同治,注意精神调护

(3)交通心肾,调节阴阳升降

(4)重视心脾,不忘痰热扰神

3.用药特色

(1)五味子与麦冬

(2)黄连与竹茹

(3)夜交藤与酸枣仁

(4)磁石与青龙齿

(5)黄连与肉桂

(6)半夏、秫米与夏枯草

4.验案举隅

九、新安王氏内科论治泄泻经验

1.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

(1)健脾化湿,注重运脾醒脾

(2)健脾止泻,注重升阳举陷

(3)温中健脾,注重温肾助阳

(4)固护脾阴,注重酸甘化阴

(5)健运脾气,注重抑肝调气

2.验案举隅

十、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带下病经验

1.学术经验

(1)重视奇经论治

(2)重视健脾化湿

(3)重视清肝调营

2.临床用药特色

(1)山药、白果、芡实

(2)乌贼骨、白鸡冠花

(3)龙骨、牡蛎

(4)石决明、龟板

(5)杜仲、续断

(6)白蔹、椿樗白皮、败酱草

3.验案赏析

十一、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中风经验

1.关于病因病机

2.关于治则治法

(1)补益肝肾

(2)益气活血

(3)化痰息风

3.验案举隅

十二、王仲奇辨治中风特色与临床经验的现代数据解析

1.资料及方法

(1)医案筛选

(2)分析系统

(3)医案录入

(4)数据分析

2.结果

(1)临床症状分布情况

(2)脉象分布情况

(3)治法分布情况

(4)中药分布情况

(5)四气雷达图

(6)五味雷达图

(7)归经雷达图

(8)多维分析—社团分析—治法与症状

(9)多维分析—社团分析—治法与中药

3.讨论

十三、王仲奇“时邪”类案赏析

1.邪袭上焦宜轻宣

(1)轻宣

(2)宣豁

(3)宣解

2.邪传中焦,宣气化湿

(1)宣化

(2)宣泄

(3)宣和

3.邪传三焦当宣通

(1)宣通

(2)宣湿

(3)宣利

4.“轻灵派”与三焦辨证的关系探讨

十四、王任之辨治经行腹痛经验

1.病因病机观

2.辨治特色

(1)化瘀温阳,标本兼顾

(2)调和气血,兼顾养阴

(3)肝肾同治,固本培元

3.验案赏析

4.结语

十五、王任之痿证辨治特色

1.气血瘀滞致痿,治以益气活血、通络理气,后期兼以补益肝肾

2.脾肾不足之痿,治以温肾健脾,后期兼顾补肝

3.湿热浸淫之痿,清热利湿,治以分消

4.营卫不调之痿,治以调和营卫

十六、王任之老中医临床治验三则

十七、王任之“开魄门”治疗急性脊髓炎经验

1.病因病机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

(1)五脏失调,津液不足为痿证

(2)魄门启闭有序与五腑调和的关系

2.辨治以开魄门、通大便为基本大法

(1)传统中医辨治急性脊髓炎的理论渊源

(2)魄门畅、大便通则气机调畅、五脏安顺

3.遣方用药注重润肠通便、清热利湿之品

(1)通便不可伤其正气,宜用缓和之品

(2)兼及病机特点,辅以清热利湿

(3)临证用药强调随症加减

4.验案举隅

十八、王任之治疗肝病的经验

1.谨察病机,辨析肝病阶段性及其内在联系

(1)湿热蕴结阶段

(2)气滞血瘀阶段

(3)肝肾阴虚阶段

(4)阳盛水聚阶段

2.因证施治,确立肝病相应性治疗方法

(1)按阶段理法方药相对固定

(2)病证结合,中西互参

(3)几个特殊症状的处理

3.治案举例

(1)急性黄疸型肝炎治例

(2)乙型肝炎治例

(3)慢性肝脾肿大治例

(4)慢性迁延性肝炎伴早期肝硬化治例

(5)肝硬化腹水治例

十九、王乐匋滋阴息风法治中风医案举隅

小结

二十、王乐匋论治温病特色浅析

1.倡导寒温并重与寒温并用

(1)辨识外感力主寒温并重

(2)临床施治擅长寒温并用

2.推崇吴鞠通护阴与化湿

(1)治温热病以护阴为要义

(2)治湿温病以化湿为关键

3.总结王孟英论治温病特色四法

(1)用药力取轻清流动

(2)善于把好阳明关

(3)创立清暑热益津气法

(4)阐发痰滞等因素别具匠心

4.阐发柳宝诒治伏温专意养阴与泄热

(1)治疗伏温以养阴顾其正

(2)里热炽盛以泄热除其邪

二十一、王氏内科临证经验浅析

1.辨病与辨证灵活结合,喜用经验方

2.擅长使用本地中草药,注重药材质量与煎服方法

3.活用巧用小方,合理使用外治

4.耐心详细问诊,重视调节情志

二十二、王氏内科疑难杂症治案3则

1.颈动脉炎案

2.三叉神经痛案

3.烟雾病案

结语

二十三、王氏内科经方化裁治验4则

1.甘麦大枣汤加味治脏躁案

2.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血痹案

3.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治心悸案

4.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胃脘疼痛案

二十四、王氏内科泻邪存元法治验3则

1.泻邪存元治疗淋证案

2.泻邪存元治疗瘿瘤案

3.泻邪存元治疗乳腺癌案

4.结语

二十五、王氏内科化湿法治验举隅

1.清利湿热、逐瘀通闭治疗淋证案

2.健脾化湿、理气和胃治疗胃痛案

3.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治疗乳癖案

二十六、王氏内科健脾化湿法临证经验撷萃

1.健脾化湿治疗汗证案

2.健脾化湿治疗黄带案

3.健脾化湿治疗面肿案

二十七、王氏内科通利法治疗中满鼓胀、二便不通验案分析

1.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案

2.系统性红斑狼疮腹水案

二十八、王氏内科固本培元法治验3则

1.食管癌放射治疗术后诸证案

2.胃腺瘤胃全切除术后诸证案

3.不寐案

4.结语

二十九、王氏内科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疑难病举验

1.典型验案

(1)逐痹通络、调畅营卫治疗上肢麻木案

(2)温阳益气、逐痹通脉治疗雷诺病案

(3)益气活血、逐痹通络治疗脱髓鞘性脊髓炎案

2.体会

三十、王氏内科运用对药治疗心脑系统疾病经验拾萃

1.对药举例

(1)干地黄、生白芍、夜交藤

(2)甘松、茵陈

(3)半夏、夏枯草

(4)紫贝齿、青龙齿

(5)蜈蚣、全蝎

(6)女贞子、墨旱莲

2.验案举隅

3.讨论

三十一、王氏内科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Ⅰ

1.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当以益气活血、逐痹通脉

2.心肾阳虚、心脉闭阻,当以益气温肾、逐痹通脉

3.气阴两虚、心脉闭阻,当以益气养阴、逐痹通脉

4.痰湿阻滞、心脉闭阻,当以化痰祛湿、逐痹通脉

三十二、王氏内科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Ⅱ

1.辨治经验

(1)辨证论治

(2)随症加减

2.典型病例

三十三、王氏内科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1.有关病因病机

2.临证特色

(1)善用经方

(2)注重辛开苦降

(3)注重肝脾胃同治

(4)善用对药

3.验案举隅

(1)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治案

(2)养阴益胃,理气健脾治案

(3)温中化湿,理气和中治案

4.小结

三十四、王氏内科辨治胃病临床经验

1.重脾胃升降,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降胃气

2.重肝木条达,以魏氏一贯煎疏肝和胃

3.随症加减

4.验案举例

5.讨论

三十五、王氏内科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三十六、王氏内科辨治心悸临证经验

1.辨证应以虚实为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2.病案举例

三十七、王氏内科辨治眩晕临证经验

1.瘀血阻窍型

2.髓海不足型

3.肝阳上亢型

4.痰浊中阻型

三十八、王氏内科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1.审证求因,以湿热夹瘀为机

2.辨证论治,以通利下焦为法

3.立法遣方,以前列腺汤化裁

4.用药独特,以五草琥珀通利

三十九、王氏内科辨治痹证临证经验

1.祛邪扶正,通补兼施

2.辨位用药,虫类搜风

3.三因制宜,杂和以治

4.病案举例

四十、王氏内科辨治肺癌临证经验

1.明审病因,谨察病机

(1)毒邪为重要病因

(2)病机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

2.固本培元,标本兼治

(1)固本培元扶正

(2)解毒抗癌,化痰祛瘀

3.久病兼郁,理气开郁

4.用药平和,风格灵巧

5.验案举隅

6.小结

四十一、王氏内科辨治感冒经验

四十二、王氏内科临证运用僵蚕经验

1.配僵蚕息风通络、活血化瘀治心脑血管病

2.取僵蚕疏散风痰、健脾化湿治痰湿内阻病证

3.合僵蚕祛风、息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

四十三、王氏内科辨治吡喹酮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