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临证技巧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16.30购买纸书

114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7

作       者:周仲瑛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9-01

字       数:4.1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是中医泰斗周仲瑛教授六十多年临床带教的教学心得。他认为,医院校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应以中医药为主体,应坚持中医特色,加强中医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培训,应坚持中医特色和主体地位不能丢,要在今后临床中起主导作用,要在临床实践中与中医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守正。 本书名为中医临证技巧,周老从四诊、辨证、治法、选方、用药配伍等临床环节,一一论述,旨在向初学者指明方向。本书适用于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在医院实习阶段及西学中学员在临床学习过程中使用。<br/>【作者】<br/>周仲瑛,1928年6月出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中找出病证的病理特、诊治规律行辨证立法制方选药作为课题研究设计的基础。提出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还是中医科研必须重视的思路和方法。<br/>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章 病历要求

一、格式

1.一般项目

2.主诉

3.病史

4.病案

二、病案顺序

三、病案内容

1.叙述症状

2.病机分析

3.确立治法

4.选择主方

5.用药

6.诊断

7.医嘱

8.其他

四、复诊病案

第二章 四诊的临床应用

一、四诊合参

二、四诊认症是辨证的基础

三、望诊的应用

1.色诊

2.望目

3.舌诊

四、闻诊的应用

1.听声音

2.嗅气味

五、问诊的应用

六、切诊的应用

1.脉诊

2.触诊

第三章 辨证要领

一、辨证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辨证的主要思维方法

三、病、证、症之间的关系

四、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五、中医辨证的内容

1.辨病名

2.辨病因

3.辨病位

4.辨脏腑病机

5.辨病理因素

6.辨病理属性

7.辨标本关系

8.辨转归、预后

六、知常达变,掌握证的五性

1.特异性

2.可变性

3.交叉性

4.杂合性

5.非典型性

七、辨证的影响因素

1.识主症

2.抓特点

3.分真假

4.明缓急

5.定证候

6.观动静

7.影响因素

第四章 治法方略

一、立法是枢纽

二、八法是立法总纲

三、立法必须适应病情演变

四、立法要注意整体关系

五、立法必须注意个体特异性

六、常用治法的宜和忌

七、复法运用解析

1.应用复法的重要意义

2.应用复法的体会

第五章 选方要点

一、据病选方

1.大方

2.小方

3.缓方

4.急方

5.复方

二、主治方与通治方

1.主治方

2.主治方与辨证论治

3.通治方

4.几点体会

5.类方比观

三、按方随症加减

第六章 临证选药

一、熟悉常用治法和处方的代表药

二、掌握脏腑用药

1.心

2.肝

3.脾

4.肺

5.肾

三、注意随症用药

1.头痛

2.咳嗽

3.胃脘痛

4.低热(虚热)

四、结合辨病用药

五、根据经验用药

六、拓宽中药新用途

七、注意药物的主次排列

八、引经与反佐

九、中药的用量与炮制

1.关于用量

2.关于炮制

第七章 常用药物的配伍

一、同类相须

1.麻黄、桂枝

2.荆芥、防风

3.麻黄、细辛

4.川芎、白芷

5.天麻、川芎

6.苏叶、香附

7.金银花、连翘

8.黄芩、桑白皮

9.桑叶、菊花

10.栀子、丹皮(桑叶、丹皮)

11.丹皮、大黄

12.青蒿、黄芩

13.夏枯草、蒲公英

14.胡黄连、银柴胡

15.桑白皮、地骨皮

16.栀子、黄柏

17.生地黄、大黄

18.大黄、黄连

19.青蒿、白薇

20.全瓜蒌、薤白

21.石膏、知母

22.黄连、黄芩

23.知母、黄柏

24.人参、蛤蚧

25.白僵蚕、白芷

26.天麻、豨莶草

27.白僵蚕、地龙

28.苍术、厚朴

29.高良姜、香附

30.附子、干姜

31.当归、白芍(当归、川芎)

32.肉苁蓉、当归

33.三棱、莪术

34.穿山甲、王不留行

35.补骨脂、胡桃肉

36.垂盆草、龙胆草

二、异类相使

1.补阴与补阳

2.补气与补血

3.补与消

4.补与散

5.补与泻

6.补与攻

7.行气与活血

8.升与降

9.散与敛

10.表与里

11.寒与热(温与清)

12.开与泄

第八章 常用脏腑病机词汇类证辨治

一、病机的含义

二、病机的掌握

三、病机词汇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四、本节讨论范围

五、常用病机词汇选释

1.心气虚弱与心阳不振

2.心血瘀阻与心阳痹阻

3.肺气不宣与肺失清肃

4.燥伤肺津与阴虚肺燥

5.脾气虚弱与脾阳不振(中气不足与中阳不振)

6.脾胃不和与肝胃不和、肝脾不和

7.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肝气上逆、肝气入络

8.肝风内动与肝风上冒、肝风入络

9.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与肾气虚弱

10.肾阴亏虚与水亏火旺、相火偏旺

第九章 食养疗法

一、食养疗法的临床意义

二、食养必须注意脾胃功能的强弱

三、“发物”对疾病的影响

四、食物与药物的配合

五、根据疾病证候要求掌握饮食宜忌

六、饮食的烹调方法与治病的关系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