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书从国内到国际,从政策到产业,深探讨创新的深层机制与规律,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内在动能,全面探索中国科技创新的实践路径,必将为科技、产业界更全面地把握创新大势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联袂推荐。 供公共政策研究者、实体经济的创新创业者和金融市场投资者参考。
售 价:¥
纸质售价:¥66.0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前言 迎接中国创新经济
一、创新经济学
二、建立政府与市场的伙伴关系
三、反垄断应以促进创新为导向
四、以创新和开放提升产业链安全
五、重视规模优势
六、资本市场与政策性金融共同发力
七、从科技创新到共同富裕
第一章 创新经济学: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安全与效率
产业链安全的内涵:提升不可替代性
全球产业链特点:序列生产与国际协作
产业链风险的来源及安全的内涵
“去中心化”:低技术行业面临横向风险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成品输出国
中国的优势主要在于低技术制造业
“卡脖子”:部分高技术产业和初级产品面临纵向风险
中国整体位于产业链下游,受上游原材料及关键设备、零部件进口制约
筛选进口风险过高的细分行业
产业链安全的创新经济学
三大领域的启示:产业价值链与产业研发链高度正相关
数字经济:美国通过高研发投入占据产业链的高毛利环节
绿色经济:研发投入支撑中国目前的领先地位
生物经济:欧美在制种和制药领域的不可替代性较强
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链安全性的关键
创新经济学:总量、产业与金融
总量篇
第二章 追赶者:五大画像看中国知识创新
以成果为导向,明利弊得失
30年追赶史,中国知识创新成果五大画像
画像一:知识创新数量后来居上,“质量鸿沟”逐步缩小
论文发表数量后来居上,理工类增长更快
专利申请总量全球领先,电气工程类占据半壁江山
知识创新质量差距缩小,但理工类研究与应用领域差距依然明显
画像二:全球知识网络核心占比少,原创性低仍是硬伤
引用关系构建全球知识网络
我国知识创新原创性不足仍是硬伤
画像三:知识创新成果落地“产业强、学研弱”,科技前沿企业稀缺
我国知识创新成果落地,“产业强、学研弱”
科技前沿企业稀缺,或成前沿知识创新成果落地掣肘
画像四:高质量创新背后隐藏着比较优势,既是动力也可能是约束
高质量的知识创新背后,隐藏贸易比较优势
知识创新与比较优势正反馈,是动力也可能成产业升级约束
画像五:知识创新国际合作的增长势头近乎停滞
国际学术合作势头放缓,合作趋势与发达国家背离
国际合作专利年申请数增长近乎停滞,占比下降明显
回归“初心”,迎接知识创新挑战
第三章 研发:提高强度,改善模式
R&D投入规模是否已经足够
经济规模带来研发优势
我国R&D强度仍需提高
R&D投入存在结构性短板
企业研发强度偏低
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应在R&D中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经验:政府大力支持R&D活动
关键时期和关键产业需要“看得见的手”
政府支持R&D的政策选择
提高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效率
提升产学研合作的互动和效率
高校对企业横向项目过于倚重,企业应检视双方的合作效率
科研院所定位较为模糊,对产业的支持程度有待提高
总结和建议
第四章 人力资本:育才引智
看起来“很大”的人才基础
基础教育不平衡,高等教育需提效
基础教育不均等降低创新人才基本盘
应试教育强激励带来对应试技能的过度投资
研究型大学自主发展空间有待提高
人才引进中的挑战
美国的经验
以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高等院校多元自主,因校制宜
多元的引才留才政策
政策思考
基础教育更重公平,松绑研究型高校
针对性引进高端人才
第五章 大国需求:创新的优势、机遇与挑战
美国SBIR计划:供给决定0到1,需求决定1到N
大国需求的优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财富效应
规模经济提升创新效率
范围经济提高研发强度
财富效应促进供给侧创新资源投入
大国需求的新机遇:数字经济与国际竞争
数字经济加速消费引导型创新
数字经济下产品与服务结合更紧密,进一步凸显本土需求的重要性
大数据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助力科技创新
数字化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了参与产品创新的新模式
数字经济降低消费者参与科技创新的成本
美国经验:国际竞争需求有效推动研发投入
直面挑战:共同富裕与反垄断
共同富裕:调节重点应该是收入流量差距还是财富存量差距?
反垄断:重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重点增强可竞争性
将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评判平台垄断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
以行为监管为主,增强市场可竞争性
第六章 贸易与创新:数字时代的学习与竞争
国际贸易如何促进创新
贸易保护对创新的影响
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贸易保护如何影响创新
美国如何利用贸易促进创新
数字经济:激发贸易的创新活力
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
数字经济的学习效应
数字经济的竞争效应
数字经济的引智效应
政策思考
鼓励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内市场竞争性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服务贸易新业态
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汲取周边创新活力
第七章 区域创新:聚星成火,打造合力
为什么讨论区域创新中心
创新的区域性
如何评判一个区域创新中心的成效
一个视角:立足于区域创新中心的自身发展
另一个视角:区域创新中心的引领、示范效应
5个维度评估中国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
区域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区域创新中心发展现状的评估
从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结果上看
从更高层级的区域创新中心网络看: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例
现阶段,中国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一: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的导向不够明晰
问题二:科创投入产出效率表现分化
问题三:缺乏高效有力的协调机制
透视硅谷,国际领先区域创新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硅谷是政策发力与本地发展相结合的典范
联邦政府是最大的“天使投资人”
硅谷本地的创新创业氛围与环境建设实现了良好承接
借鉴德国,国家应如何平衡区域间的竞争与协同
德国的破解之道:以创新集群策动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生物区”计划首创集群策动形式
借助“生物区”计划,成功实现生物技术赶超
持续利用集群策动打造区域创新中心体系
思考与启示
借鉴集群策动形式,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新机制
区域自身在提升科创能力方面大有可为
以区域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第八章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是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
国家创新体系的美国经验
联邦层面组织架构分工合理、协调有序
非市场化的政策让“看得见的手”发挥核心作用
政府利用市场化政策创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
我国创新体系的市场基础
巨大的市场规模构成我国创新体系的一大优势
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面向创新的科技金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创新主体
我国创新体系的框架条件
领先的物理基础设施和有待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
基本建立反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有利于创新的宏观环境
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的曲折平衡
从传统赛道“跟跑者”向新赛道“领跑者”切换
我国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增加基础研究投入,促进“激进式创新”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修正市场失灵
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特殊作用
发挥社会捐助和第三次分配体制对创新的作用
改革教育,化人口优势为人才优势
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创新人才基数受损
应试教育的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科学决策与灵活管理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创新领域的作用
任务导向型的创新政策
绿色经济变革带动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
迎接挑战:“十四五”规划的新战略
产业篇
第九章 半导体:构建高效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
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现状
供求总量:中国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最大需求方
产业链构成: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精细分工,区域间互相依存
半导体产业链“创新力-溢价”曲线:对竞争溢价的思考
静态画像:半导体价值链呈现出典型的微笑曲线,中国尚处在曲线底部
动态画像:持续创新是保持竞争溢价的有效方法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安全现状:“供需安全系数”
美欧需求及产能安全系数高,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供给安全系数高,日本供需及产能安全系数均高
半导体基础要素环节的能力不足是中国大陆供给安全系数低的主要原因
半导体技术创新的二元视角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渐进式创新”
超越摩尔定律:半导体行业潜在“颠覆性”技术
全球半导体产业政策回顾
政府干预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中较为普遍
借鉴案例一:美国半导体政策——始终强调半导体技术话语权
借鉴案例二:日本半导体政策——举国体制的成功
借鉴案例三:韩国半导体政策——政府+财团,逆周期投资
借鉴案例四:欧洲半导体政策——区域合作,开放共赢
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发展脉络
中国半导体科技创新:三要素推动行业发展
资金端:中国企业研发费用率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投入总规模仍有待提高
探讨:如何引导半导体产业投资发挥最大的作用
人才端:中国人才数量较多,质量和结构待优化
人才数量较多,但结构不均
高学历人才占比多,但质量和结构待优化
中国人才团队年轻,缺乏领军型人才
中国人均创收水平和人均薪酬较低
技术端:中国学术研究初现成效,研究合作日益加深
半导体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完善顶层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总结创新成功经验,继续实施重大专项工程
强化基础研究,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
加强半导体相关重点实验室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
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本有效配置
推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针对企业R&D完善财税政策
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多样差异的半导体行业经济生态
以龙头企业为创新驱动,以点带面构建产业集群
建立满足产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加强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优化人才结构
加大人才引入力度,打造更好的创新环境
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企业扩大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
健全半导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第十章 软件创新:拥抱开源,开放场景,提升中国软实力
安全:中国在软件领域面临的产业链风险
中国软件行业供给端仍存在缺口
中国软件领域存在产业链安全风险
软件授权及服务的“断供风险”
软件层面对于数据安全的顾虑
产业链风险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层面的差距
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创新解法
软件行业的创新范式
基础软件创新:拥抱开源,从融入到创造
开源软件正在成为新一代基础软件的主流选择
中国的基础软件创新为何可以选择开源路线
应用软件创新:确立标准,从跟随到引领
应用软件产业链安全的关键在于“标准”的话语权
工业软件:暂时无法掌握标准的领域
管理流程类及垂直行业类:能够建立本土标准的领域
软件行业创新的中国标杆案例:人工智能
基础软件:校企合力,拥抱开源,底层能力仅次于美国
应用软件:场景落地百花齐放,数据驱动下有望弯道超车
讨论:软件产业科技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从开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基础软件创新
开源模式会阻碍创新还是利于创新
为什么软件行业适用于开源?哪类软件更适用于开源模式?
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
开源的国际竞争和产业链安全
从标准经济学的角度看应用软件创新
标准的经济学定义
标准的经济学属性
标准与创新
政策:软件领域科技创新的上层驱动
自上而下的政策建议——发挥带头作用、加强顶层设计
自下而上的政策建议——鼓励各方参与者
海外产业政策和我们的政策建议有相通之处
第十一章 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开启新引擎
绿色溢价——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的本源
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的本质是降低绿色溢价
绿色能源创新的特点:从资源品属性转向制造业属性
绿色能源的科技创新
绿色能源创新:渐进式是主线,激进式跨代际
创新类型
绿色能源激进式创新
绿色能源渐进式创新
绿色能源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激励
激励方式:降低成本(价格)获取市场份额
激励方式:外部性+增量市场空间
创新来源
创新来源:始于R&D,精于技术升级和规模化应用
创新来源:技术融合+商业模式创新
收益方式
领先者优势,获取超额利润
电网环节降本增效+增量市场商业模式创新
资金来源
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政策创造需求,规模化降本,实现内生驱动
当前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国家政策在未来40年是否可以沿用?
复盘绿色能源产业链成功原因:我们做对了什么?
上述政策是否适用于储能、氢能、碳捕捉等绿色能源新技术应用?
绿色能源产业链风险分析比较研究
产业链横向风险分析
光伏产业链横向风险主要为第三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新能源电池横向风险分析:固态电池技术弯道超车风险
产业链纵向风险分析
光伏产业链纵向风险分析:落后仍然来自半导体环节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纵向风险分析:集中在上游锂、钴资源
第十二章 医药创新: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视角下的药品市场:聚焦支付能力与新药研发
供需分析:中国药品市场需求潜力待发掘,制药工业未形成全球竞争力
新药研发:高投入多学科交叉的试错科学,中国处于后发追赶阶段
中国制药创新升级的要素分析:从实验室到生产供应
基础科学:源头创新的决定性要素,中国学科体系尚待完善
制药工业:加速追赶的执行者,创新投入需要资本与支付激励
中国医疗健康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制度建设与投资者专业水平处于提升阶段
开发试错:人口与工程师红利明显,重复建设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生产供应:规范性逐渐提高,高附加值业务升级起步
行业赶超契机:抓住新技术兴起机遇
中国制药企业有望在新兴技术领域拉近与海外代差
药物发现技术的赶超机遇
新兴药物技术平台的赶超机遇
中国创新逐步融入全球市场,尚需临床与销售体系支持
美国药品市场制度:瑕不掩瑜的他山之石
需求支付端:建立多元筹资体系,支付向创新倾斜
供给准入端:提升行业创新标准,挤出监管制度成本
创新环境端:重视基础研究与转化体系建设,健全专业的医药资本市场
政策思考
第十三章 农业创新:补强产业链前端短板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整体稳定,产业链前端存在不足
整体供给有保障,不同品种供给能力有别
产业链安全性现状:产业链前端弱于后端
产业链各环节安全性比较:我国制种、育种环节竞争力偏弱
产业链安全系数:我国制种、育种影响供给安全
农业创新模式探讨
渐进式创新为主,激进式创新为辅
多因素共同驱动,推动农业创新发生
我国水稻制种科技创新的成功启示
创新路径的选择:中外比较
基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体系,为创新提供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的完善立法体系
创新导向的机制设立,为创新奠定基础
种子认证制度增强制种市场化导向
系统性种源保护利用,构筑创新基础
平衡公私部门的研发体系,可持续促进创新
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增强创新连续性
公私部门分工协作,构筑多元研发主体
基于创新的政策思考:厚积薄发,加速追赶
立足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创新保护力度
优化资金引导,促进公私部门研发协作
重视以种源为代表的农业基础研究
推动农业教育,增强产学研结合
第十四章 制造繁荣:激发创新活力
制造业是创新的引擎
制造业是创新的载体
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促进创新
制造业推动创新循环
美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有什么启示
美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及经验
联邦政府的角色定位:颠覆式创新的主导者
引导企业的商业化创新,助推成果落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
近年来,美国呼吁重振制造业以保持创新活力
透视中国制造业的“大而不强”
纵向看,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横向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仍较弱
从中国制造业创新的表象结果上看
由表及里,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从创新投入上看,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分散、研发人员投入少
从研—产—用的传导机制上看,产—研脱节、产—用结合不够
更深层次上,透视中国制造业的“大而不强”
“微笑曲线”扁平化将带来新机遇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微笑曲线”走向扁平
中国制造业创新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
工程式创新:产研结合,加速赶超
商业模式创新:产用结合,换道超车
思考与启示
保持制造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政府研发投入,释放企业创新活力
提升数字化水平,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政策工具
第十五章 物流:支持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安全
为什么物流对科技创新很重要
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通
物流是制造与消费的联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通
物流的发展能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全球视角
物流的发展能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中国视角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背景下物流重要性凸显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背景下供应链复杂度更高,对物流提出更高要求
制造业降本增效倒逼物流升级
后疫情时代呼唤更加数字化的物流,同时从JIT到JIC,物流柔性化要求更强
疫情加速物流的数字化建设
供应链从JIT到JIC,物流的柔性部署调度增强
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
SheIn:凭借智慧物流供应链而崛起的快消服装品牌
中国物流成本效率如何?数字经济时代物流如何发展?
中国物流成本高吗?其实不然
中美物流成本概览
中国物流吨公里成本并不高
中国物流成本低说明中国物流有效率吗?也不尽然
那么效率差在哪?To C端效率已经领先,To B端效率差距较大
中国作为物流大国,未来的潜力有多大
中国作为物流大国,规模经济性或更强
中美物流各子行业龙头公司对比,说明中国物流未来挖潜空间较大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5G和AI应用场景丰富,物流或有望实现赶超
宏观角度:物流服务的可贸易性提升,且科技的可得性提高
微观角度:中国物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产业链可控意味着国际物流也要可控
目前我国国际物流可控力较弱
“国货国运”政策中外对比:我国自由化程度更高
多元化运输和跨境电商或改变国际物流格局
趋势一:区域内物流强度加大
趋势二:运输方式更加多元化
趋势三:跨境电商助力品牌和物流出海
金融篇
第十六章 创新金融:并非资本市场的独角戏
金融支持创新的两个“不会自发”
金融不会自发投向创新
金融介入不会自发促进创新
结构视角:引领型与追赶型模式
股权市场:面临转型阵痛
消失的独角兽
资管新规下的股权市场募资模式转型
互联网监管推动投资转向硬科技
股票市场:更重要的是在于疏通VC退出渠道
银行体系:支持创新的潜力值得重视
量变创新、质变创新与创新金融模式探讨
政策的角色与3个干预方式
监管理念和政策取向在创新金融中的作用
政策干预创新金融的三种具体方式
直接出资:如何突破政府财力不足的限制
建设制度:适度的估值泡沫是创新正外部性内部化的金融安排
信用增进:美国政府推动金融支持创新的重要方式
思考与建议:以引领型为主,兼顾追赶模式
第十七章 会计制度:科技创新,会计促行
创新驱动会计演变
经济进步促进会计发展
会计的角色
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目标有望逐渐引领会计的变革
学术界有关创新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
IASB 2022—2026年议程重点关注的挑战
数字经济下资产边界扩展及创新成果衡量
研发活动——创新成果的实现载体
数据资产——传统会计框架之外的新经济产物
绿色经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会计计量与披露
碳排放会计核算——为碳交易市场发展保驾护航
碳排放信息披露——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标尺
与创新经济匹配的会计制度
“新经济”呼唤新会计
政策建议及可能的路径选择
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及披露
第十八章 投资机遇:把握科技创新趋势
创新收益的来源
创新的内部收益和社会收益
创新的产生与传播
科技创新与估值泡沫
投资科技板块还是投资消费板块
投资中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趋势
中国产业升级的基本逻辑及趋势
中国将是“史无前例”的单一大市场,“量变”带来“质变”
中国大市场衍生的四大产业优势
中国产业升级的实证证据
中国产业升级带动消费升级的时代
针对行业所处产业升级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思路
两个问题与一个隐忧
引入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机遇指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