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内容提要
前言
上篇 核心考点篇
第一章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节 经络概述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起止走向与交接规律
1.循行起止走向
2.交接规律
第二节 腧穴概述
一、腧穴的概念与分类
1.腧穴的概念
2.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
2.分部主治规律
四、特定穴
1.五输穴
2.原穴
3.络穴
4.郄穴
5.下合穴
6.募穴
7.背俞穴
8.八会穴
9.八脉交会穴
10.交会穴
五、腧穴定位方法
1.简便取穴法
2.体表标志定位法
3.“指寸”定位法
4.“骨度”折量定位法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手三阴经经络与腧穴定位及主治疾病
手三阴经循行及主治规律比较
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
1.原文
2.手太阴肺经总11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11穴)
二、手厥阴心包经(共9穴)
1.原文
2.手厥阴心包经总9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9穴)
三、手少阴心经(共9穴)
1.原文
2.手少阴心经总9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9穴)
本章节规律总结
一、腕掌侧横纹上诸穴的比较
二、肘横纹内侧诸穴的比较
第二节 手三阳经经络与腧穴定位及主治疾病
手三阳经循行及主治规律比较
一、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
1.原文
2.手阳明大肠经总20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0穴)
二、手少阳三焦经(共23穴)
1.原文
2.手少阳三焦经总23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3穴)
三、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
1.原文
2.手太阳小肠经总19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9穴)
本章节规律总结
一、腕背侧横纹上诸穴的比较
二、肘横纹背侧诸穴的比较
第三节 足三阴经经络与腧穴定位及主治疾病
足三阴经循行及主治规律比较
一、足太阴脾经(共21穴)
1.原文
2.足太阴脾经总21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1穴)
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
1.原文
2.足厥阴肝经14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14穴)
三、足少阴肾经(共27穴)
1.原文
2.足少阴肾经总27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7穴)
本章节规律总结
一、内踝尖附近诸穴的比较(内踝上八寸以下)
二、横纹上附近诸穴的比较
第四节 足三阳经经络与腧穴定位及主治疾病
足三阳经循行及主治规律比较
一、足阳明胃经(共45穴)
1.原文
2.足阳明胃经总45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45穴)
二、足少阳胆经(共44穴)
1.原文
2.足少阳胆经总44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44穴)
三、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
1.原文
2.足太阳膀胱经总67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67穴)
本章节规律总结
一、外踝尖附近诸穴的比较
二、腘横纹上附近诸穴的比较
第五节 任脉、督脉经络与腧穴定位及主治疾病
任脉、督脉总论
一、任脉(共24穴)
1.原文
2.任脉总24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4穴)
二、督脉(共28穴)
1.原文
2.督脉总28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3.特性汇总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9穴)
第六节 常用经外奇穴
第三章 刺灸法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针灸前的准备
1.体位的选择
2.消毒
二、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
三、针刺的角度、深度
1.针刺角度
2.针刺深度
四、行针手法
五、得气表现及临床意义
1.得气表现
2.临床意义
六、毫针补泻手法
1.单式补泻手法
2.复式补泻手法
七、晕针、滞针、血肿等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八、针刺注意事项
第二节 灸法
第三节 拔罐法
1.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的方法
第四节 三棱针法
1.点刺法
2.散刺法
3.刺络法
4.挑刺法
第五节 皮肤针法
1.叩刺部位
2.刺激强度
3.操作
4.适应范围
5.注意事项
第四章 针灸治疗
第一节 治疗总论
一、针灸治疗原则
1.补虚泻实
2.清热温寒
二、针灸治疗作用
三、处方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
2.远部选穴
3.辨证、对症选穴
四、常用配穴方法
1.经脉配穴法
2.部位配穴法
第二节 治疗各论
一、头面躯体痛证
1.头痛
2.面痛
3.落枕
4.漏肩风
5.腰痛
6.急性腰扭伤
7.坐骨神经痛
二、内科病证
1.中风
2.面瘫
3.痹证(膝骨关节炎参考痹证)
4.痿证
5.痫证
6.不寐
7.郁证
8.心悸
9.感冒
10.咳嗽
11.哮喘
12.呕吐
13.胃痛
14.腹痛
15.胁痛
16.泄泻
17.便秘
18.癃闭
19.消渴
20.眩晕
三、妇科病证
1.月经不调
2.痛经
3.经闭
4.崩漏
5.绝经前后诸症
6.带下病
7.缺乳
四、儿科病证
1.遗尿
2.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五、外伤科病证
1.瘾疹
2.湿疹
3.蛇串疮
4.神经性皮炎
5.痄腮
6.乳痈
7.颈椎病
8.踝关节扭伤
六、五官科病证
1.目赤肿痛
2.近视
3.耳鸣耳聋
4.鼻渊
5.咽喉肿痛
6.牙痛
七、急症
1.晕厥
2.虚脱
3.高热
4.抽搐
5.内脏绞痛
6.胆道蛔虫证
下篇 冲刺高分杀手锏篇
第一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1.概念
2.五输穴穴歌
3.五输穴表
4.临床应用
二、原穴和络穴
1.原穴(12个)
2.络穴(15个)
3.原穴与络穴总记穴歌
4.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5.临床应用
三、背俞穴和募穴
1.背俞穴
2.募穴
3.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
4.临床应用
四、八脉交会穴
1.概念
2.八脉交会穴歌
3.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4.临床应用
五、八会穴
2.八会穴穴歌
3.八会穴及归经表
4.临床应用
六、郄穴
1.概念
2.郄穴穴歌
3.十六经脉郄穴表
4.临床应用
七、下合穴
1.概念
2.下合穴穴歌
3.下合穴表
4.临床应用
八、交会穴
1.概念
2.常用交会穴
3.临床应用
第二节 穴位归类记忆
一、头面颈项部
1.垂直于瞳孔
2.平喉结:人迎(胃经,胸锁乳突肌前缘)
3.耳前穴位:耳门(三焦经,耳屏上切迹的前方)
二、胸背腰腹部
1.垂直于乳头(正中旁开4寸)
2.平乳头(4肋)
3.平胸剑联合(5肋)
4.平脐上4寸
5.平脐下3寸
6.平肚脐
7.平脐下4寸
8.平第7颈椎
9.平第1胸椎
10.平第2胸椎
11.平第4腰椎
12.平第4骶后孔
三、手足四肢部
1.上肢穴位规律总结
2.下肢穴位规律总结
第三节 经络腧穴学高频考点汇总
一、基本概念
二、十二经脉循行起止及其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三、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附件 2021中医综合试题概况及针灸学考试大纲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