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国事橡胶电子书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依赖橡胶口的国家,要用20吨大米才能从国外换回1吨橡胶。橡胶是国家不可缺少的物资,从一双胶鞋到汽车轮子;从一根导体线到工业大车场;从战略装备到人造卫星等,都要用到橡胶。在中国急需橡胶而又急缺橡胶的情况下,以周望岳为首的一群科学家研制出了处于*地位的橡胶工业新技术产品——顺丁橡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 作者以独家史料,*次全方位揭秘顺丁橡胶研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颂扬我国科技工作者为橡胶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售       价:¥

纸质售价:¥64.60购买纸书

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薛媛媛

出  版  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21

字       数:10.5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纪实文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依赖橡胶口的国家,要用20吨大米才能从国外换回1吨橡胶。橡胶是国家不可缺少的物资,从一双胶鞋到汽车轮子;从一根导体线到工业大车场;从战略装备到人造卫星等,都要用到橡胶。在中国急需橡胶而又急缺橡胶的情况下,以周望岳为首的一群科学家研制出了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的橡胶工业新技术产品——顺丁橡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推荐语】<br/>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依赖橡胶口的国家,要用20吨大米才能从国外换回1吨橡胶。橡胶是国家不可缺少的物资,从一双胶鞋到汽车轮子;从一根导体线到工业大车场;从战略装备到人造卫星等,都要用到橡胶。在中国急需橡胶而又急缺橡胶的情况下,以周望岳为首的一群科学家研制出了处于*地位的橡胶工业新技术产品——顺丁橡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 作者以独家史料,*次全方位揭秘顺丁橡胶研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颂扬我国科技工作者为橡胶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br/>【作者】<br/>薛媛媛,湖南桃江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现为长沙市文联专业作家、长沙市作协副主席。20世纪90年代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湘绣女》《我是你老师》等,小说集《雕花床》《湘绣旗袍》,散文集《那个女人那个雪夜》。作品曾获徐迟报告文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br/>
目录展开

扉页

指导委员会、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总序

序章

一、人类史上的重大发现

二、橡胶拉动汽车产业

三、橡胶,推动世界贸易齿轮的转动

四、我们国家缺橡胶

第一章 国家大事

一、周恩来亲批11个化工项目

二、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

三、这是一条领先世界的出路

第二章 白手起家

一、我要把一尊“泥佛”变成一尊“金佛”

二、急需摆脱依赖粮食生产丁二烯的模式

三、人不够,一个顶三个;钱没有,干起来再说

第三章 走自己路

一、苏、美有例子,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二、即使饥肠辘辘也要把科研搞下去

三、第一代钼系催化剂诞生

第四章 摸索前进

一、中试实验,像一场紧张的战役

二、两条腿走路,成功把握更大

三、我们团队,在与时间赛跑中抢占了先机

第五章 橡胶会战

一、走向工业化的前夕

二、万人橡胶大会战

三、锦州石油六厂诞生中国第一块橡胶

第六章 “运动”来了

一、顺丁橡胶项目宣布停摆

二、专家、科学家被打入牛棚

三、草原上的牧马人

四、锦州石油六厂

第七章 非常时期

一、迎来科研工作新气象

二、恢复丁烯氧化脱氢研究,迫在眉睫

三、非正常气候下的科研

四、远离那些“眼睛”,继续我们的科研

第八章 春回大地

一、春回大地,知识分子挣脱十年羁绊

二、久旱逢甘露,新技术投入工业化生产

三、这种“异常”,孕育着希望

第九章 只许成功

一、分析是化学实验的眼睛

二、1000小时以上的催化剂寿命实验

三、再多的失败,也要坚持到成功的时候

四、第三代铁系催化剂成果鉴定会

第十章 继续前进

一、他们有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

二、寻找一种替代物,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

三、一个成熟婴儿躁动于母腹

第十一章 曙光在前

一、失败是成功的前奏曲

二、成功,孕育在不断失败中

三、万里长征的最后一公里

第十二章 赶超世界

一、向祖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赶超世界水平的顺丁橡胶

三、走进人民大会堂

后记

丛书出版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