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陈志武作品集(套装共7册)电子书

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 知名经济学者陈志武教授耗十数年研究并倾力撰写,挑战经济学“唯生产率论”,引理解文明的另一把尺子——“风险应对力”,用风险与博弈重新阐述文明与化,系统解读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

售       价:¥

纸质售价:¥99.70购买纸书

39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5

作       者:陈志武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03-01

字       数:166.9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用经济学视角解释社会化,用风险与博弈重新理解人类文明。 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学术突破性的著作。 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 生产率和风险应对力是判断人类步的两个关键维度,前者解决正常情况下的生活,而后者决定非常条件下的生存。在《文明的逻辑》一书中,作者以“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历程为线索,使用数据量化分析和文献研究分析,通过人们所熟悉的创新、商业、金融等现象与历史,用翔实的数据与资料分析探讨文明演背后的内在逻辑,创新性地提出衡量文明的新标尺——“风险应对力”(即应对风险的能力),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解读人类文明化程,为认识、发展人类社会文明提供独特视角。<br/>【推荐语】<br/>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 知名经济学者陈志武教授耗十数年研究并倾力撰写,挑战经济学“唯生产率论”,引理解文明的另一把尺子——“风险应对力”,用风险与博弈重新阐述文明与化,系统解读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 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学术突破性的著作。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北京大学周黎安教授、复旦大学张军教授联袂推荐。<br/>【作者】<br/>陈志武,知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原金融学终身教授,默顿·米勒奖得主。专业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他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著有“金融的逻辑”系列、“财富的逻辑”系列、《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等作品。 <br/>
目录展开

扉页

总目录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全2册)

扉页

总目录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上)

目录

引言

“生产率”这把尺子够用吗?

是文明了,还是野蛮了?

风险催生暴力行为

风险逼出文明

定居农业与文明的开始

迷信促进秩序,化解暴力

婚姻的起源与逻辑

家秩序的建立与化险性人力资本

宗教的化险与救助价值

基督教排斥金融及反犹史

商业市场的避险救急功能

海上丝路的多文明竞争

金融驱动现代化和文明化

风险、福利与国家的起源

文明化秩序之路

第一章 风险惹的祸:为什么古代人崇尚暴力?

古代暴力的多种表现

文明化趋势

暴力起因:清朝、汉朝与罗马帝国的故事

风险催生暴力:一般规律

结语

第二章 风险催生定居农耕与技术创新

早期智人的技术探索

生产率无法解释农业革命

农业因气候风险而发明

新世界作物的保险价值

结语

第三章 迷信的起源与价值

从康熙灾政看国家的起源

民间迷信

迷信在其他社会

迷信的作用

迷信、负面情感与理性决策

结语

第四章 婚姻起源与变迁的逻辑

夫妻双双把家还

婚姻的起源与变迁

定居农耕带来婚姻变革

婚姻真的帮助避险吗?

婚姻规则与伦理

结语

第五章 礼制与家秩序的兴起

家秩序解决什么问题

周朝启动礼制建设

周朝礼制事无巨细

儒家名分等级秩序

从思想到实践:礼制的平民化

礼制基本要件:宗祠、族谱、义庄与祭祖礼仪

家秩序的经济逻辑

儒家秩序的历史功效

“养儿防老”的实证绩效

印度种姓制度

结语

第六章 宗教兴起与避险逻辑

宗教的化险绩效

宗教与信任网络

宗教与家秩序的竞争

不同宗教间的竞争

结语:宗教与宗教之外

第七章 基督教排斥金融和反犹的历史

宗教排斥金融

犹太人的前世今生

新教改革与金融解放

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的长久对比

为什么新教国家发展更好?

结语

附录 计量经济学术语解释

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下)

目录

第八章 商业市场与文明化

从齐内曼人的经历谈起

商贸市场的避险作用与“永久和平”

大运河及其备灾价值

交易与美德

结语

第九章 海上丝路与全球化的兴起

海上丝路之初

海上丝路兴盛与阿拉伯商人的到来

阿拉伯商人何以主导海上丝路

宋元海上贸易与蒲寿庚世家的兴起

明朝禁海与海盗袭击

大航海时代与现代跨国贸易体系

海上丝路历史的启示

结语

第十章 金融市场与文明化发展

金融的救急与扶贫价值

金融缺失导致农民卖地

从金融缺失看旧社会鬻妻卖女

如何发展金融市场以降低借贷成本?

金融在西方的兴起

美国的金融革命

现代金融来到中国

从资本化体制看中西大分流

结语

第十一章 风险、福利与国家的起源

国家因应对风险而产生

治灾之道:“一国兴亡之所系”

工业化催生福利国家

国家与宗教间的张力

结语

第十二章 文明化进程走向何方

人类婚姻的未来走向

公司的力量

金融市场带来危机风险

现代国家之能量

宗教之前景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版权页

金融的逻辑(套装共2册)

扉页

目录

金融的逻辑(上):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目录

新版序言

老版序言 金融为什么

第一篇 资本化的逻辑

第1章 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第2章 为什么钱多了并不一定感到富有

第3章 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第4章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第5章 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核心:资本化

第二篇 金融的逻辑

第6章 治国的金融之道

第7章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第8章 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第9章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第10章 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第11章 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第三篇 金融危机的逻辑

第12章 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第13章 如何理解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

第14章 美国式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

第15章 美国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第四篇 股市的逻辑

第16章 中国股市怎么了

第17章 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 ——回顾中国近十几年的经历

第五篇 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第18章 对传统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第19章 家庭经济互助功能的弱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第20章 中国金融发展为何滞后

第21章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答《南方周末》记者问

结语 金融证券之于中国未来

致谢

版权页

金融的逻辑(下):通往自由之路

目录

序言 金融为什么

第一篇 自由的金融逻辑

第1章 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第2章 货币化与自由

第3章 愈自由,愈发展

第二篇 民富的金融逻辑

第4章 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第5章 “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第6章 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评《21世纪资本论》

第7章 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第8章 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第9章 把住政府之手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第11章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

第三篇 创新的金融逻辑

第12章 金融监管的社会代价

第13章 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

第14章 期权工具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第15章 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失灵

第16章 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第17章 强化股票的“股性”,弱化其“债性”

第18章 资本市场催化创新创业 ——从纪录片《华尔街》看中国经济金融发展

第19章 金融“阴谋论”可以休矣

参考文献

版权页

财富的逻辑(套装共2册)

扉页

目录

财富的逻辑(上)——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

目录

新版序言

前言 财富创造力的变迁

第一篇 历史与财富

第1章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第2章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 “数”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4章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第5章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

第二篇 制度与财富

第6章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第7章 为什么我们勤劳却不一定富有

第8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第10章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第11章 农民致富靠什么

第12章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第13章 印度的优势在哪里

第14章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

第三篇 产权与财富

第15章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第16章 国有,还是“还产于民”

第17章 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 ——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第18章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的结果

第19章 “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第20章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第21章 房产调控与私人产权

第四篇 开放与财富

第22章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第23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

第24章 中国跨国企业如何“跨国”

第25章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

致谢

版权页

财富的逻辑(下)——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目录

前言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第一篇 金融与财富

第1章 我们为什么爱存钱

第2章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第3章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第二篇 股市与财富

第4章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第5章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第7章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第8章 安然之谜

第9章 非理性亢奋:世界通信的故事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第11章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

第12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第13章 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第14章 从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第三篇 媒体与财富

第15章 经济发展为何离不开开放的新闻媒体

第16章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第17章 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第18章 媒体和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效率

第19章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第四篇 法律与财富

第20章 立法,立法,再立法吗?

第21章 行政部门如何分管证券市场

第22章 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

第23章 “判例法”的优势

第24章 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效方法

第25章 美国如何对待内幕交易

第26章 追查“东京究”

版权页

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

扉页

目录

推荐序一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推荐序二 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推荐序三 一份亲子对话范本

推荐序四 志武实现了我们的约定

自序

第1课 盖茨和他的微软:边际成本为零的商业模式

第2课 舒尔茨与他的星巴克:不花钱做广告就建立顶尖品牌

第3课 老沃尔顿与他的沃尔玛:通过规模压低成本

第4课 戴尔的成功秘诀:定制加直销的模式

第5课 我想开糖果连锁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业原则

第6课 “我要办电力公司”:政府管制与行业发展

第7课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第8课 投资太阳能: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

第9课 为什么有些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资产结构与效率

第10课 投资还要考虑些什么: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第11课 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全球化下的创业模式

第12课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第13课 杰克在中国:创业是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第14课 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创业不论年龄

第15课 无股权不富:把未来的收入变成今天的财富

第16课 犹太人的钱袋:金融生意赚的钱是“好钱”吗?

第17课 把餐馆做成规模化的公司:如何升级商业模式

第18课 狂跌过后买哪些股票:如何找到高增长前景的行业

第19课 爸爸的基金公司将面临一场大危机:股权结构与公司命运

第20课 家族企业如何接班:能力问题与代理人问题

第21课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市场如何解放个人

第22课 借钱花好不好:当下与未来的平衡

第23课 中美家庭模式比较:把家庭从经济利益中解放出来

第24课 洛克菲勒的财富和公益事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一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二

版权页

版权页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