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套装共9册)电子书

售       价:¥

32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神鹰德治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11-01

字       数:163.8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古代中日跨国人物研究,孔子在日本,两宋时期汉籍东传日本论述稿,清末中日文人交游录,日藏中日文学古写本笺注稿,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中日汉籍关系论考。
目录展开

古代中日跨国人物研究

总序

序章 中日跨国人物研究综述

一 日本研究的三次高潮

二 赴日中国人研究

三 来华日本人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史料中的遣唐使群像

一 最古老的倭人像

二 藤原清河(第十二次遣唐大使)

三 粟田真人(第八次遣唐执节使)

四 吉士长丹(第二次遣唐大使)

五 坂合部大分(第八次遣唐大使)

六 遣唐使的选拔

七 唐朝人的评价

第二章 托生倭国王子的中国高僧(南岳慧思)

一 圣德太子墓

二 南岳慧思的再诞预言

三 慧思托生日本的传说

四 圣德太子与慧思信仰的结合

第三章 名扬海东的“菩萨天子”(隋文帝)

一 遣隋使的派遣次数

二 开皇二十年遣隋使

三 仁寿四年遣隋使

四 “菩萨天子”考

第四章 以熊凝氏为姓的吴国人(福亮)

一 十师众生相

二 福亮的国籍

三 吴国人的东渡

四 熊凝氏与太子信仰

五 福亮事迹

第五章 闯过“地狱之门”的唐使(高表仁)

一 航海事故频发

二 唐朝赴日使节

三 高颎的跌宕人生

四 高表仁任官经历

五 高表仁的子孙

第六章 驱散战争硝烟的和平使者(郭务悰)

一 百济亡国始末

二 白村江海战

三 日本的对唐政策

四 唐使刘德高赴日

五 郭务悰三度使日

第七章 佯装狂人的日本入唐僧(智藏法师)

一 两位智藏

二 智藏是否是混血儿

三 三论宗之谱系

四 佯装狂僧

五 苦尽甘来的舞台

第八章 娶唐女为妻的留学生(阿倍仲麻吕)

一 宰相千金

二 唐人妻与日本姬

三 入仕之途

四 新婚的祝贺诗

五 不娶高国

第九章 玄宗敕令厚葬的遣唐使人(井真成)

一 千年墓志惊现西安

二 “留学生”与“学生”

三 国子监入学的年龄规定

四 四门学入学的身份资格

五 四门学助教赵玄默

第十章 唐人赠别诗中的“鉴上人”(鉴真)

一 郑谷《赠日东鉴禅师》

二 皇甫曾《赠鉴上人》

三 作诗的场所与时间

四 鉴上人与筌公

五 灵一与灵祐

第十一章 与唐人诗歌唱和的日本僧(空海)

一 唐人送别诗

二 唐人送别地点

三 送别诗作成的时期

四 朱千乘与昙清

五 朱千乘的佚诗

第十二章 跨洋过海的渤海国商人(李光玄)

一 《金液还丹百问诀》

二 李光玄的“过海”经历

三 李光玄的求道经历

四 李光玄的著述

第十三章 五代入华巡礼的日本僧(宽建一行)

一 宽建入华年代考

二 中国赴日商船

三 宽建一行在华事迹

四 巡礼五台山之遗物

五 日本文化的输出

第十四章 临安五丈观音的建造者(转智)

一 五丈观音像之谜

二 “西竺僧”与“入竺僧”

三 十丈胜相与五丈观音

四 胜相寺的盛衰

五 “转智”与“传智”

第十五章 日本奉为“宾师”的大儒(朱舜水)

一 “姓朱氏,讳之瑜”

二 “楚玙”与“鲁玙”

三 “舜水”与“溶霜”

四 朱舜水的终焉之地

五 朱舜水“笔语”资料

终章 唐代中日混血儿群像

一 “韩子”与“别倭种”

二 唐代中日通婚之背景

三 辨正与秦朝元

四 羽栗吉麻吕与羽栗翼

五 羽栗翼与喜娘

六 高广成兄妹

七 韩智兴与赵元宝

主要参考文献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

总序

第一章 从传说到史实

一 徐福赍书说

二 神功掠书说

三 王仁献书说

四 《千字文》之谜

五 博士轮换制

六 佛经与历本

第二章 从“丝路”到“书路”

一 丝绸之路

二 “羊毛树”传说

三 从沙漠到海洋

四 东亚的“养蚕之道”

五 “海上丝路博物馆”探秘

六 周作人的“优孟衣冠”论

七 日本遣使唐朝之目的

第三章 从布帛到黄金

一 遣隋使“买求书籍”

二 《白氏文集》的买卖

三 张和“金贝”

四 新罗的“买书银”

五 陆奥黄金的幻想

六 黄金来自他国

七 产金地的盛衰

八 朝贡品和回赐品

九 遣唐使携带的货币

十 从布帛到黄金

第四章 8世纪的“书籍之路”

一 四通文书

二 不可思议的写经数

三 《奉写一切经所解》

四 石田茂作的解读

五 二通“可请”书目

六 《未写经律论集目录》

七 奈良时代的入唐求书体制

第五章 东亚佛书之环流 ——以“三经义疏”为例

一 “三经义疏”成书经纬

二 《法华义疏》流播传说

三 《维摩诘经》残卷之谜

四 从《胜鬘经》到《胜鬘经义疏》

五 《胜鬘经义疏》之西传

六 明空与《胜鬘经疏义私钞》

七 《胜鬘经疏义私钞》之传本

八 《胜鬘经疏义私钞》之写本

第六章 唐历在东亚的传播

一 日本近代的“改历”风波

二 “正朔本乎夏时”

三 中国历法源流

四 唐历东传之轨迹

五 从百济到日本

六 《仪凤历》之谜

第七章 淡海三船与中日诗文交流

一 《续日本纪》的《卒传》

二 《日本高僧传要文抄》引录《淡海居士传》

三 《龙论钞》引录《淡海居士传》

四 《释摩诃衍论》伪书风波

五 《怀风藻》成书经纬

六 《大乘起信论注》与《唐大和上东征传》

七 淡海三船与新罗使者的诗文交谊

第八章 佚存日本的唐人诗集《杂抄》考释

一 日本皇室珍藏

二 篇名与作者

三 伏见宫旧藏与世尊寺流

四 成书年代与编者国籍

五 《杂抄》与《新撰类林抄》

第九章 最后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

一 从最澄到圆澄

二 从圆仁到圆载

三 关于《维蠲书状》

四 疑问与唐决

五 “经论疏义三十本”

六 国清寺日本新堂

七 新出《金光明经》写经

第十章 古代东亚的“书籍之路”

一 东亚的书籍流通

二 从百济到日本

三 遣隋唐使的使命

四 留学生与留学僧

五 书籍东传的渠道

六 汉文书籍的环流

中日汉籍关系论考

总序

序文

前言 本书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构成

第一章 大津皇子《临终一绝》与陈后主《临行诗》 ——以与江为《临刑诗》的关联为中心

一 大津皇子的不幸与《临终一绝》

二 陈后主《临行诗》及其问题点

三 江为《临刑诗》

四 陈后主、江总与江为

第二章 陈后主《临行诗》东传日本及其受容 ——以大津皇子《临终一绝》溯源为中心

一 陈后主《临行诗》与智光、吉藏

二 慧灌、福亮与道慈

三 智藏、吉藏与嘉祥寺

四 智光、安澄与“如有传云”

五 智藏、大津皇子与淡海三船

第三章 古代日本对魏徵《时务策》的受容与变容 ——以“魏徵时务策”木简为线索

一 魏徵《时务策》的卷数与构成

二 魏徵《时务策》传入日本及其佚文

三 古代日本对魏徵《时务策》的受容与变容

第四章 东传日本的《魏文贞故事》

一 魏徵的言行录与编者

二 《魏文贞公故事》与《魏郑公谏录》

三 东传日本的《魏文贞故事》及其佚文

第五章 《兔园策府》的成书、内容及东传日本

一 《杜嗣先墓志》的相关记载

二 《兔园策府》的成书年代

三 《兔园策府》的内容与传承衍变

四 《兔园策府》东传日本及其受容

第六章 《白氏文集》的成书经过与寺院奉纳

一 白居易的文集编纂与寺院奉纳

二 《白氏文集》七十卷本的编纂

三 寺院奉纳本的去向

第七章 白居易的子孙与《白氏文集》家藏本的去向

一 白居易的子女

二 白居易之侄

三 侄龟郎及其收藏本的去向

四 外孙谈阁童及其收藏本的去向

五 履道里第的变迁及其家藏本的去向

第八章 白居易与杨氏兄弟的交友 ——兼及《杭越寄和诗集》与《白氏文集》东传日本

一 白居易之妻杨氏一族

二 白居易与杨虞卿、杨汝士的交友——白居易的归隐与“牛党”

三 白居易与杨鲁士的交友——圆仁携归《杭越寄和诗集》

四 白居易与杨汉公的交友——惠萼抄归《白氏文集》

第九章 东传日本的《元亨疗马集》及其诸本

一 《元亨疗马集》东传日本

二 《舶载书目》中的《元亨疗马集》目录

三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元亨疗马集》诸版本

四 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藏《元亨疗马集》

第十章 《射诀》东传日本与赴日清人陈采若

一 舶载至日的骑射书籍——《射诀》

二 赴日清人陈采若与骑射术的东传

三 陈采若与赴日清人朱氏兄弟、浙江总督李卫

第十一章 德川日本对中国马术的受容与《对语骥录》

一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马书》与赴日清人

二 马、马具、马艺者与马医师的至日

三 赴日清人问答书与《对语骥录》

第十二章 《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及其东传日本

一 《古今图书集成》的成书

二 《古今图书集成》东传日本

三 《古今图书集成》的辗转收藏与日本大型类书的编纂

第十三章 “唐船持渡书”与德川吉宗的实学思想

一 江户时代的书籍贸易与禁书制度

二 吉宗对禁书的“解禁”及对“唐船持渡书”的收藏

三 吉宗的实学思想

第十四章 中日年号与文字、汉籍

一 中国的年号与文字

二 日本的年号与文字表记

三 日本的年号与汉籍

第十五章 年号“令和”与日本古典《万叶集》

一 《梅花歌》序文的出典

二 其他热门候选年号

三 作为日本古典(国书)的《万叶集》

四 隐喻的时间——年号

附录一 超越时空的“书籍之路” ——中日“书籍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二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视角 ——评葛继勇著《汉诗汉籍的文化交流史》

后记

孔子在日本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日本的孔庙

第一节 日本最古老的孔庙:大学寮庙堂

第二节 中世武士与僧侣的孔庙

第三节 近世孔庙的繁荣

第四节 近现代的孔庙

第二章 可视化的孔子:日本的孔子像

第一节 近世以前的孔子像

第二节 汤岛圣堂的孔子像

第三节 多久圣庙、闲谷学校的衮冕孔子像

第四节 像与木主的问题

第三章 日本的祭孔仪式:释奠、释菜仪节

第一节 释奠、释菜的传入与名称

第二节 古代的仪节 :《延喜式》的释奠

第三节 近世前期林家塾对释菜仪节 的摸索——以《沧州精舍释菜仪》为起点

第四节 近世中后期汤岛圣堂的释奠仪节 ——从参照明代释奠到回归《延喜式》

第四章 祭孔仪式的日本化

第一节 祭品:不供肉食

第二节 祭祀对象:与孔子同祀的日本人、日本神

第三节 祭祀方式:神道式的祭孔仪式

第四节 伴随祭祀的文学活动:对讲经、作诗的重视

第五章 古代日本的孔子认识

第一节 平安贵族的孔子崇拜——以菅原道真的释奠诗为中心

第二节 中世的孔子形象——以《今昔物语集》为中心

第六章 近世学者的孔子观

第一节 孔子的神秘化:林家的孔子观

第二节 是王是师:暗斋学派的孔子观

第三节 孔子与先王:徂徕学派的孔子观

第四节 “神儒”与“文武”:水户学派、皇学派的孔子观

第五节 “孔子乃贤人”:国学派的孔子观

第七章 井上靖《孔子》与《论语》

第一节 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孔子》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第八章 20世纪日本的孔子研究概观

第一节 近代的孔子研究

第二节 现代的孔子研究

终章 孔子在日本的历史轨迹及文化命运

第一节 日本与孔子

第二节 日本的《论语》

附录

近世日本的祭孔与统治者

暗斋学派的圣贤崇拜与祭孔实践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日文文献

论文

图片出处

后记

两宋时期汉籍东传日本论述稿

总序

导论 王朝公权之威严象征

第一章 《文选》与《白氏文集》

一 经典的形成:日本古代学术史上《文选》及李善注的尊崇地位

二 经典的交替:从《文选》到《白氏文集》

第二章 日藏旧钞本鉴定方法略说

一 日本古代笔墨纸砚生产简史

二 日本旧钞本之制作方法及装帧形态

三 旧钞本之本文鉴读方法述略

第三章 从钞本到刊本

一 钞刊转换时期之文集编纂所呈现的诸问题:以《白氏文集》为例

二 钞刊转换时期出现的作品计数问题

第四章 《文选集注》李善表卷之复原及作者问题再考

一 现存《御注文选表解》诸钞本之关系及其底本考

二 《文选集注》卷头所收李善注表之再复原

三 从复原的李善注表再看《文选集注》的编者问题

第五章 三善为康撰《经史历》之文献价值叙略

一 《经史历·书史卷数》所录“唐摺本”汉籍目录之整理

二 略谈唐末五代时期大规模刻书之可能性

三 《经史历·书史卷数》所录“唐摺本”汉籍之属性

第六章 萧统《文选》文体分类及其文体观考论

一 《经史历》所录古本《文选》目录考

二 从《经史历》之记载来看钞刊《文选》文体分类之变迁

三 尊“骚”:萧统编纂《文选》的一大出发点

四 “歌”体之再建:凸显南朝宫廷音乐的独自源流

第七章 再论唐末五代大规模刻书之可能性

一 平安时代大学寮汉学流变简史

二 二手史料之陷阱及对原始文献的正确解读

三 《书史目录》所录“唐摺本”汉籍属性再考:以《文选》为个案

第八章 镰仓幕府时期刻本东传日本综考

一 两宋时期刻本鲜传日本考

二 “天下之图府”:金泽文库之创建经纬考

三 金泽文库大规模入藏宋刻本时期考

四 “幕府文库”:再谈金泽文库之公家属性

第九章 藏书与读书

一 正仓院古文书所见汉籍书录史料编年集成稿

二 历代天皇宸记所见汉籍书录史料编年集成稿

三 平安时期公家日记所见汉籍书录史料编年集成稿

后记

清末中日文人交游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迈出跨文化交际的一步

一 关于派遣使节的争论

二 公使的外交认识

第二章 公使的利义观

一 “何必曰利”的观念

二 “足食足兵”的重要性

第三章 维新美谈

一 递呈国书

二 服制改革

第四章 发现日本美

一 往来无虚度

二 樱诗唱和

三 樱花文化论

第五章 琉球交涉

一 提出强硬对策

二 反对派的主张

三 “不服药为中医”论

四 夹缝中的苦战

五 自强的觉醒

第六章 琉球谈判的背后

一 何如璋与兴亚会

二 黄遵宪对王韬的影响

三 公使对日本的研究

第七章 朝鲜论的提出

一 对朝鲜问题的议论

二 外国的影响因素

三 维持传统秩序

四 “清朝笔谈”的命运

第八章 跨文化交流的思索

一 东来之法

二 未著之书

第九章 日本研究的开展

一 构思《日本国志》

二 地图事件

第十章 外交内政的研究

一 神奇的国度

二 物极必反

三 “交邻之有大益”

四 对平等外交的希望

第十一章 经世济民之论

一 “我手写吾口”

二 西方的官僚制度

三 富国之策

第十二章 学术文化观

一 西学之流弊

二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三 《千秋鉴》借《吾妻镜》

后记

日藏中日文学古写本笺注稿

总序

东亚汉文写本的文化密码(代自序)

第一章 日藏中国文学文献写本研究

第一节 《杜家立成杂书要略》笺注稿

第二节 日本正仓院藏《圣武天皇宸翰杂集》释录

第三节 木村正辞《文馆词林盛事》写本释译

第二章 日藏中国幼学书写本研究

第一节 上野本《注千字文》释录

第二节 日藏《孝子传》古写本两种校录

第三章 日藏中国文学写本与《万叶集》

第一节 《万叶集》中的书状与敦煌书仪

第二节 《万叶集》与中国文学写本

第三节 《万叶集》中的亲情与孝道——以山上忆良为中心

第四章 日本汉诗与汉文诗话的写本研究

第一节 松平文库本《田氏家集》释录

第二节 《扶桑集》校录

第五章 日本汉诗话及其写本研究

第一节 诗话研究与文化移植

第二节 日本诗话研究30年拐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总序

第一章 以旧抄本为中心的考察

一 《奥入》所引《长恨歌》文本系统

二 尊圆亲王法帖所载《琵琶引》文本系统

三 尊圆亲王法帖所载《长恨歌》文本系统

四 《白氏文集》旧抄本——书迹资料

五 《管见记》纸背所载《文集》——解说与翻刻

六 《秘府略》纸背所载白氏诗篇文本系统

第二章 与旧抄本及刊本相关的考察

一 庆安三年刊本《新乐府》

二 许氏榆园刊《文粹》文本——以白居易的两首诗篇为例

三 白居易、白行简的幼名

四 和书所载汉籍文本——以《文集百首》为中心

第三章 以刊本为中心的考察

一 明版诸本

二 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影抄明刊本《白氏策林》

三 朝鲜铜活字本《白氏策林》

四 朝鲜铜活字本《白氏策林》的源流

五 朝鲜铜活字版《白氏文集》——围绕那波本的诞生展开论述

六 官版《白氏文集》

七 《白香山诗集》覆刻本

八 《白香山诗集》石印诸本

附篇

一 日本传存的汉籍资料——旧抄本

二 静嘉堂文库所藏《白氏六帖事类集》解题

三 藤原克己《菅原道真与平安朝汉文学》书评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

总序

绪论 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与内容构成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二 内容构成

第一章 圆仁在唐的求法巡礼与交友

一 圆仁与唐人杨敬之 ——圆仁求法巡礼的唐人交友圈

二 圆仁的禅法受容与唐人萧庆中

第二章 圆仁石刻的发现及相关问题

一 圆仁石刻的发现及相关课题

二 圆仁石刻的诸问题

第三章 圆仁文书的分类、格式与词汇用语

一 圆仁文书的功能性分类及格式分析——与圆珍文书、敦煌文献之比较

二 圆仁文书所载疑难词语校释

第四章 圆仁日记与东亚佛教交流

一 圆仁的入唐与在唐新罗人的活动——基于贸易离散社群的视角

二 日本入唐僧与五台山

三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传入中国与民国时期的中日佛教交流

第五章 圆仁的足迹与唐代中原交通

一 圆仁的足迹与唐代交通路线——山东至河北的交通路线复原

二 连接长安和洛阳的两条道路——以《临泉驿碑》铭石刻为中心

三 圆仁的中原交通路线——从渭南至开封

第六章 圆仁在唐的交通住宿设施

一 唐代的交通住宿设施——以宗教设施的供给功能为中心

二 对唐代“馆”的再探讨

附录 入隋唐日僧一览表

附录1 入隋僧一览

附录2 入唐僧一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