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国善书研究(增补版)上下卷电子书

日本汉学名家酒井忠夫代表作、“善书研究”拓之作。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8年始,迄今为止,出版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丛书主编为刘东教授,丛书聚焦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问题,囊括了孔飞力、萧公权、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

售       价:¥

纸质售价:¥64.00购买纸书

6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日]酒井忠夫,译者 刘岳兵,孙雪梅 ,何英莺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字       数:61.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善书”即劝善之书,不仅常见于宋代以后的史籍,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始于《感应篇》的中国庶民文化中的善书运动,在明末清初达到高潮。《中国善书研究》是酒井忠夫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积其毕生精力而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上卷论述了自宋代到明末清初善书的制作、流通及其与当时的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下卷论述了从明末清初到清末与善书相关的诸问题,并阐述了善书文化在日本、朝鲜等中国周边地区的传播情况。《中国善书研究》史料翔实,以善书这一历史现象为主线,对明末清初庶民社会的历史、王朝的民众教化政策及民众救济福利政策、三教合一思想等行了综合性研究。阐明了明清时代特别是明末清初在中国历史。<br/>【推荐语】<br/>日本汉学名家酒井忠夫代表作、“善书研究”拓之作。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8年始,迄今为止,出版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丛书主编为刘东教授,丛书聚焦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问题,囊括了孔飞力、萧公权、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br/>【作者】<br/>酒井忠夫(1912—2010),1961年以《中国善书研究》获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历任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及立正大学教授迄届龄退休。专攻中国民间宗教史,1950年起任日本道教学会理事,1977—1981年担任会长。主要着作有《中国帮会史的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宗教结社研究》《道教的综合研究》等。<br/>
目录展开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中译本序

译者的话

上卷

序说

第一章明朝的教化政策及其影响——以敕撰书为主线

一 前言

二 明朝的敕撰劝戒书

三 敕撰劝戒书的种类

四 敕撰劝戒书的俚俗形式

五 《大诰》的劝戒教化

六 六谕的问题及乡约中的六谕

七 乡约与六谕

八 六谕与家训

九 六谕的演训及其对民间的影响

十 敕撰劝戒书的演训及其影响

十一 敕撰劝戒书与民众宗教

十二 教化政策与乡绅、士人

第二章明末的社会与善书

一 乡绅、士人的用语

二 乡绅、士人与科举制度

三 乡绅与明末的社会

四 士人与明末的社会

第三章明代的三教合一思想与善书

一 前言

二 太祖的宗教政策和三教思想

三 泰州学派的三教思想

四 科举与三教思想

五 三教思想与正统思想

六 三教思想与善书

七 文人与三教思想

八 林兆恩的三教思想

九 东林学派与三教思想

十 道教与三教思想

十一 佛教与三教思想

十二 三教思想与明代民众文化的地域性

第四章袁了凡的思想与善书

一 前言

二 袁了凡的传记

三 袁了凡的著作

四 举业之学

五 善书的思想

六 袁氏之家的传统

第五章功过格的研究

一 前言

二 在功过格以前

三 道藏本功过格

四 袁了凡的功过格与宏的《自知录》

五 明末的功过格——《迪吉录》格与《日乾初揲》、《劝戒全书》本功过格

六 清初的《汇编功过格》与《汇纂功过格》

七 不费钱功德例

八 总 结

第六章阴骘文

一 前言

二 《阴骘文》的诸注释书

三 阴骘文的经文

四 阴骘文的源流、归结

第七章明末的妖书邪经与宝卷类邪经卷

一 前言

二 明末宝卷以前的通俗宗教经卷

三 明末的宝卷

下卷

前言

第一章清朝的民众教化政策——关于圣谕宣讲

一 《劝善要言》与民间的六谕衍义

二 《圣谕十六条》的宣讲

三 在城宣讲与在乡宣讲

四 明代的六谕宣讲《乡甲会图》与清代的圣谕宣讲《城乡宣讲跪拜位图》

五 圣谕宣讲乡约保甲中的“记善”“记恶”等四簿

六 圣谕广训宣讲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第二章《宣讲要集》与《宣讲拾遗》 附 关于《救生船》的重刻

一 关于《宣讲拾遗》

二 《宣讲集要》与《宣讲拾遗》

三 《宣讲集要》与圣谕十六条

四 《宣讲集要》与《宣讲引证》的编辑

五 《宣讲拾遗》的出版经理人及捐书捐资者

六 民间的宣讲

附 关于《救生船》的重刻

第三章儒学者与善书文化

一 关于清言

二 关于《菜根谭》

三 儒学中的心学与善书

四 关于《人谱》与《圣学入门书》

第四章清代感应篇中的译著书及其流通——《太上感应篇图说》与《感应篇直讲》

一 吕海寰与慈善救济会及中国红十字会

二 关于《感应篇合注》

三 关于《太上感应篇图说》

四 许缵曾《太上感应篇图说》

五 两种光绪刊《太上感应篇图说》

六 徐天行的《太上感应篇注疏》

七 关于《太上感应篇直讲》

八 《太上感应篇直讲》的印刻流通

第五章从“居官功过格”到《得一录》

一 前言

二 颜茂猷的“当官功过格”

三 清初的“居官功过格”——徐天行等的“居官功过格”

四 关于“费钱功德例”

五 官长、乡绅的“不费钱功德例”

六 三教归儒的行政性地区社会的善堂协同体与善书

七 关于《得一录》

第六章《同善录》和《敬信录》、《敬信录》的流通

一 前言

二 关于康熙五十七年所刊《同善录》

三 《敬信录》的编辑和《关帝觉世经》

四 《敬信录》的流布

五 《敬信录》的各版

六 《全人矩》、《暗室灯》 附《文昌功过格》异本

第七章清末的善书

一 道光以前清代善书的总括

二 清末的善书

三 关于清末的善书丛刻

第八章明末以后、清代的宗教结社

一 前言

二 宏、德清等的革新佛教的无为教批判

三 《开心法要》与无为教

四 明末的诸宗教结社

五 赵古元的宗教结社与刘天绪的无为教结社

六 明末与宦官势力有关的宗教结社

七 清代的宝卷与宗教结社

第九章波及江户时代日本文化的中国善书的影响与流通 附 冲绳、朝鲜、东南亚

一 前言

二 中国文化向中世、近世日本的传输——以善书为主

三 中国善书在江户前期日本的流通

四 中国善书在江户中、后期日本的流通

附录一 关于琉球版善书

附录二 朝鲜及东南亚

索引(原著索引,页码为边码)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