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天道:中国古天文解密《黄帝内经》、斗历版《伤寒论》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2.00购买纸书

23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王位庆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1

字       数:23.0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讲述中医五运六气的天文渊源,结合临床印证中医“天人相应”的合理性,以古代天文知识为主,临床为辅,介绍伤寒钤法日干支治病的运用诀窍,不仅构建出《内经》的核心内容,而且复原完整的《伤寒论》,指出医圣文本之中的内在逻辑,与中医临床紧密衔,验证于当下。<br/>【作者】<br/>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硕士,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武汉大学中文本科,武汉大学中文硕士 曾任教香港大学、香港中医科学院医学顾问、湖北教育出版社教材及一般图书编辑等职,现为“香港道德算法医学会”会长。<br/>
目录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天道要点

邓序:人法地,地法天

自序:斗历干支钤诀宋本《伤寒论》整理说明

前言:疫疾、经方、天道

上篇 中国古天文解密《黄帝内经》《伤寒论》

第一章 中医天道: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

第一节 天道有常,科学之根

第二节 天道次第,医圣门径

第三节 深究天道,中医开新

第二章 天道博约:中国古天文的体用

第一节 古今天道,得失有别

第二节 天道实测,万物周事

第三节 天道大要,天地人通理

第四节 天道《内经》,建构中医

第三章 周天式天道:天球地球,阴阳五行

第一节 天球天体:天地之动,医家之宗

第二节 地球周天:天地阴阳,光影内经

第三节 天圆地周:自转公转,一天一岁,阴阳五行

第四节 三光垂统:精气周天,营卫流行

第五节 黄道赤道:上下左右,天地阴阳

第四章 人体式天道:伏羲发扬,天人同文

第一节 以人知天:以天知人

第二节 人身之文:天地纵横,可拯夭枉

第三节 肢节必双:左右等长,上下等高

第五章 数控式天道:天球人体,以数相中

第一节 《内经》医道:和于术数

第二节 一天:天球一宇,万物绕极

第三节 二地:天球二柱,经纬往来

第四节 三人:天球三光,北斗日月

第五节 四时:天球四符,北斗四指

第六节 五音:天球五行,太阳音高

第七节 六律:天球六气,北斗律吕

第六章 天道的当代理论支持

第一节 周天之本:地球之理,古今汇通

第二节 数控之本:地球动力,天人合一

第三节 人体之本:天文真假,归之于身

第七章 天道《内经》应用揭秘

第一节 周天之用:《内经》的元理论

第二节 数控之用:《内经》的数理医学

第三节 人体之用:天人同文的医学观

第八章 天道《伤寒论》应用揭秘

第一节 周天之用:《伤寒论》的医学基石

第二节 人体之用:《伤寒论》四诊与干支

第三节 数控之用:《伤寒论》干支钤法临床

第四节 香港大疫、疾医十全、钤法抗疫验案

下篇 精华版干支钤诀宋本《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 日甲:桂枝汤

2 日乙:桂枝汤

3 日丙:桂枝加葛根汤

4 日丁:桂枝汤

5 日戊:坏证

6 日己: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7 日庚:桂枝加附子汤

8 日辛:桂枝去芍药汤

9 日壬: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0 日癸:桂枝麻黄各半汤

11 月甲:桂枝汤

12 月乙:桂枝二麻黄一汤

13 月丙:白虎加人参汤

14 月丁:桂枝二越婢一汤(外台起脾汤)

15 月戊: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6月己: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 贪甲:葛根汤

2 贪乙:葛根汤

3 贪丙:葛根加半夏汤

4 贪丁:葛根黄芩黄连汤

5 贪戊:麻黄汤

6 贪己:麻黄汤

7 贪庚:小柴胡汤、麻黄汤

8 贪辛:大青龙汤

9 贪壬:大青龙汤

10 贪癸:小青龙汤

11 巨甲:小青龙汤

12 巨乙:桂枝汤

13 巨丙: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4 巨丁:桂枝汤

15 巨戊:桂枝汤

16 巨己:麻黄汤

17 巨庚:麻黄汤

18 巨辛:麻黄汤

19 巨壬:桂枝汤

20 巨癸:桂枝汤

21 禄甲:麻黄汤

22 禄乙:承气汤、桂枝汤

23 禄丙:桂枝汤

24 禄丁:干姜附子汤

25 禄戊: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26 禄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7 禄庚:桂枝甘草汤

28 禄辛: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29 禄壬: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30 禄癸: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1 文甲:芍药甘草附子汤

32 文乙:茯苓四逆汤

33 文丙:调胃承气汤

34 文丁:五苓散

35 文戊:五苓散

36 文己:五苓散、茯苓甘草汤

37 文庚:五苓散

38 文辛: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39 文壬:栀子豉汤

40 文癸:栀子豉汤

41 廉甲:栀子厚朴汤

42 廉乙:栀子干姜汤

43 廉丙:真武汤

44 廉丁:禹余粮丸

45 廉戊:四逆汤、桂枝汤

46 廉己:四逆汤

47 廉庚:桂枝汤

48 廉辛:小柴胡汤

49 廉壬:小柴胡汤

50 廉癸:小柴胡汤

51 武甲:小建中汤、小柴胡汤

52 武乙:小建中汤

53 武丙:大柴胡汤

54 武丁: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

55 武戊:调胃承气汤

56 武己:桃核承气汤

57 武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58 武辛:刺期门

59 武壬:刺期门

60 武癸: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61 破甲:桂枝加桂汤

62 破乙: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63 破丙:调胃承气汤

64 破丁:抵当汤

65 破戊:抵当汤

66 破己:抵当丸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 震甲:大陷胸丸

2 震乙:大陷胸汤

3 震丙:大陷胸汤

4 震丁:大柴胡汤、大陷胸汤

5 震戊:大陷胸汤

6 震己:小陷胸汤

7 震庚:文蛤散、五苓散、小陷胸汤、白散方

8 震辛:刺大椎肝肺俞

9 震壬:刺期门穴

10 震癸:小柴胡汤

11 离甲:柴胡桂枝汤

12 离乙:柴胡桂枝干姜汤

13 离丙:小柴胡汤

14 离丁:大陷胸汤

15 离戊:半夏泻心汤

16 离己:十枣汤

17 离庚: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18 离辛:附子泻心汤

19 离壬:五苓散

20 离癸:生姜泻心汤

21 兑甲:甘草泻心汤

22 兑乙:赤石脂禹余粮汤

23 兑丙:旋覆代赭汤

24 兑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5 兑戊:桂枝人参汤

26 兑己:桂枝汤、大黄黄连泻心汤

27 兑庚:大柴胡汤

28 兑辛:瓜蒂散

29 兑壬:藏结

30 兑癸:白虎加人参汤

31 坎甲:白虎加人参汤

32 坎乙:白虎加人参汤

33 坎丙:刺大椎、肺俞、肝俞

34 坎丁: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5 坎戊:黄连汤

36 坎己: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37 坎庚:甘草附子汤

38 坎辛:白虎汤

39 坎壬:炙甘草汤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 木甲:调胃承气汤

2 木乙:大承气汤

3 木丙:小承气汤

4 木丁:小承气汤

5 木戊:大承气汤

6 木己:小承气汤

7 木庚:大承气汤

8 木辛:大承气汤

9 木壬:白虎汤

10 木癸:大承气汤

11 火甲:栀子豉汤

12 火乙:白虎加人参汤

13 火丙:猪苓汤

14 火丁:四逆汤

15 火戊:栀子豉汤

16 火己:小柴胡汤

17 火庚:小柴胡汤

18 火辛:小柴胡汤

19 火壬:麻黄汤

20 火癸:蜜煎方、土瓜根、猪胆方

21 土甲:桂枝汤

22 土乙:麻黄汤

23 土丙:茵陈蒿汤

24 土丁:抵当汤

25 土戊:大承气汤

26 土己:大承气汤、桂枝汤

27 土庚:大承气汤

28 土辛:大承气汤

29 土壬:吴茱萸汤

30 土癸:五苓散

31 金甲:麻子仁丸

32 金乙:调胃承气汤

33 金丙:调胃承气汤

34 金丁:小承气汤

35 金戊:大承气汤

36 金己:大承气汤

37 金庚:大承气汤

38 金辛:大承气汤

39 金壬:大承气汤

40 金癸:大承气汤

41 水甲:抵当汤

42 水乙:茵陈蒿汤

43 水丙:栀子柏皮汤

44 水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 纪甲:小柴胡汤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 母甲:桂枝汤

2 母乙:四逆辈

3 母丙: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 天甲:麻黄附子细辛汤

2 天乙:麻黄附子甘草汤

3 天丙:黄连阿胶汤

4 天丁:附子汤(宜灸)

5 天戊:附子汤

6 天己:桃花汤

7 天庚:桃花汤

8 天辛:吴茱萸汤

9 天壬:猪肤汤

10 天癸:甘草汤、桔梗汤

11 人甲:苦酒汤

12 人乙:半夏散及汤

13 人丙:白通汤

14 人丁:白通加猪胆汁汤

15 人戊:真武汤

16 人己:通脉四逆汤

17 人庚:四逆散

18 人辛:猪苓汤

19 人壬:大承气汤

20 人癸:大承气汤

21 地甲:大承气汤

22 地乙:四逆汤

23 地丙:四逆汤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 乾甲:乌梅丸

2 乾乙:白虎汤

3 乾丙:当归四逆汤

4 乾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5 乾戊:四逆汤

6 乾己:四逆汤

7 乾庚:瓜蒂散

8 乾辛:茯苓甘草汤

9 乾壬:麻黄升麻汤

10 乾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1 坤甲:通脉四逆汤

12 坤乙:白头翁汤

13 坤丙:四逆汤、桂枝汤

14 坤丁:白头翁汤

15 坤戊:小承气汤

16 坤己:栀子豉汤

17 坤庚:四逆汤

18 坤辛:吴茱萸汤

19 坤壬:小柴胡汤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1 霍甲:四逆加人参汤

2 霍乙:五苓散、理中丸

3 霍丙:桂枝汤

4 霍丁:四逆汤

5 霍戊:四逆汤

6 霍己: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1 劳甲:烧散

2 劳乙:枳实栀子豉汤

3 劳丙:小柴胡汤

4 劳丁:牡蛎泽泻散

5 劳戊:理中丸

6 劳己:竹叶石膏汤

痉湿脉病证治法 合十四法,方十四首,痉五证

痉五法

湿六证

三证

天道中医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