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二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848.50购买纸书

2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张奇文,柳少逸,郑书翰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01

字       数:65.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实践,丰富多彩,理论创新成一家之言,临证积累殊多真知灼见和独到之秘,诚为中医药学之瑰宝;而他们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精诚专一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令人肃然起敬。 合集将之前我社出版的1-6辑何在一起,按照老中医姓氏笔画排序,分册出版,这对于宣传中医,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br/>【作者】<br/>张奇文 主任医师、教授。男,1935年出生,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昌潍医校。1958年参加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历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级)等职。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会长,山东省医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顾问、名誉会长,澳洲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学术顾问。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为省政协四、五、六届委员。<br/>
目录展开

闻善乐

王国三

文是基础医是楼

书山有路勤为径

杏林循理以求道

张琼林

学医发蒙 针灸诱我入医林

开业行医 尊贤重道攻重症

参加工作 领导暗访到门诊

学有所专 中医政策指征程

振兴中医 积极策办中医院

弘扬国粹 成立金安中医门诊部

慷慨解囊 成立中医基金会

济世济人 实行诊费减免制

秘方公开 弘扬国粹为己任

积累心得 铸就《临证碎金录》

附方四则

段富津

医贵权变 虚心求索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坚持实践 继承创新

传道授业 以德育人

王 烈

严谨治学 一信二学三研究

中西汇通 西为中用效非常

行医重德 慈幼广济医精诚

医论独到师古创新立新知

1.论外感热毒

2.论小儿咳嗽

3.论喘

4.论哮

辨证辨病 独辟蹊径巧用药

1.古方发挥

2.独创新方

3.老药新用

4.一药多用

5.临证医案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尤敬业

天道酬勤 艰辛努力结硕果

姚廷芝

1.眼看

2.手摸

3.鼻闻

4.口尝

附:经验鉴别常用名词术语注释

张云鹏

伤寒入门 旁及诸家

名师指迷 多向领悟

精诚服务 创新求效

石仰山

继承创新 探求岐黄

(一)言传身教,精读原著

(二)勤思感悟,善于总结

(三)博采众长,寻求突破

伤科论治 一理贯之

(一)以气为主,以血为先

(二)筋骨并重,内合肝肾

(三)调治兼邪,独重痰湿

(四)勘审虚实,施以补泻

理伤续断 辨证求因

(一)跌打损伤,治分三期

(二)内伤病变,治在定位定性

(三)陈伤劳损,治在辨证求因

手法运用 十二字诀

(一)正骨手法举例

(二)上骱手法举要

(三)关于伤筋与理筋手法

遣方用药 独具匠心

(一)内服药

(二)外用药

李济仁

岐黄之路 甘苦自知

(一)怀善从仁入医道

(二)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隐于杏林献薄技

(四)只争朝夕盼柳荫

岐黄之学 贵在建树

(一)《内经》学术寻坠绪

(二)“新安医学”溯本原

(三)各家学说兼备及

岐黄之术 唯有创新

(一)自创验方求良效

(二)选剂择时辟蹊径

(三)“痹痿统一”立新论

张士杰

医途略述

(一)诵经

(二)开智

(三)证道

针理初探

(一)论气穴

(二)论调气

(三)论气至

(四)论气调

医术浅识

(一)不得卧

(二)呕血

(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度)

(四)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针情永续

(一)追本溯源

(二)继古开今

(三)同心传道

夏桂成

郭子光

童年砥砺 终身受益

根基牢实 严谨治学

继承是手段 发展是目的

1.《伤寒论》新说

2.临证的发挥

3.发展的趋势

4.开掘新学科

5.改革旧教材

6.促中医交流

结语

姜保生

(一)炒法

(二)炙法

(三)烫法

(四)煨法

(五)煅法

(六)蒸法

(七)炖法(炖煮法)

(八)煮法

(九)法

(十)提法

(十一)其他制法

夏治平

严师勤生

“百家”争鸣

经络之谜

立足临床

笔耕生涯

刘镜如

我的中医之路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在实践中求真理

无德不可为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刘宝厚

一、临床医学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

1.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与现状

2.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学模式

4.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标准看疗效

二、肾脏病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防治

1.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2.瘀血不去,肾气难复

3.湿热不除,蛋白难消

三、创立“病位病性辨证”法

四、带徒授教,甘为人梯

五、结语

田 文

融汇中西,享誉京华

博采古今,审时应天

崇尚中西医结合

重视老年气衰

对《伤寒论》证治规律的探讨

余瀛鳌

世医家学 师授要领

教学相长 利人利己

诊疗生涯必当重视临床文献研究

突出中医临床文献的研究和编著

1.综合性编纂

2.向作者荐读临床各科具有学术权威性的名著

3.去粗取精,融古汇今

“通治方”思路的形成与临床实践

结束语

徐经世

少年苦读奠根基

从师侍祖初习医

书海游弋重博采

经典临证渗新知

薪火传承振国医

老骥伏枥心犹痴

刘启廷

成才之路

治学经验

(一)书非深不能精,非熟不能用,非博不能广

(二)学古不泥古,学中不弃西,实践创新知

(三)识病循因,治病求本,用药要精炼

行医之道

(一)心系病人

(二)治病先安神,心安病自除

(三)药食互补,减少痛苦

学术思想

(一)“倡导养生护正论,强调养生即是保护生命,护正就是提高抗病能力”

(二)“中医无病不治论”

(三)“感冒无热论”

邹燕勤

1.学校教育与跟师结合

2.古典医著和名医医案相结合

3.门诊跟师抄方与病房跟随名师查房相结合

4.采众家之长与悟一己心得相结合

吕景山

师承名门

学术渊源

对药研究

(一)对药配伍分类

(二)对药功效主治

(三)对药应用举例

穴对研究

(一)穴对学说探讨

(二)穴对功效辑要

进针手法精要

(一)无痛进针

(二)同步行针

走出国门

学术交流

老骥伏枥

李业甫

一、个人简介

1.牧童沐春,拾级而上

2.术为民众,心涵万家

3.笔耕不辍,著述等身

4.融会贯通,敢为人先

5.情操高尚,医不染尘

二、我与一指禅推拿学术源流

1.达摩面壁,尊为始祖

2.传承谱系,清晰有序

3.内功推拿,融入其中

4.负薪构堂,扬名一指

三、推拿学术思想

1.病证合参,筋骨并举

2.博采众法,禅冠其宗

3.柔中寓刚,一拨见应

4.医禅结合,治养并重

罗金官

张奇文

学之广在于不倦 不倦在于固志

他山有砺石 良璧逾晶莹

去民之患 如除腹心之疾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

指陈当世之宜 规划亿载之策

(一)中医教育之现状

(二)中医儿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

结 语

晁恩祥

学医之门和行医之路

(一)启蒙·初涉·毕业

(二)支边·从医·下乡

(三)展览会·研究班

积极求索 不断进取

(一)回京·临床·医疗

(二)探索·创新·科研

(三)学会·教学相长

(四)社会兼职·指导医疗

谈医论药述心得

(一)中医学·褒之·贬之

(二)脉症·辨证·证候

(三)治则·治法

(四)疾病·链接·创新

(五)新药·开发·不良事件

(六)三重视·四多

张学文

五十余载事医的些微体会

(一)文化奠基,医贵心悟

(二)坚持临床,科研创新

(三)进行交流,切磋经验

(四)培养医德,治学严谨

学术经验介绍

(一)致力于中医急症的研究

(二)中风病防治的研究

(三)内科疑难杂症的研究

(四)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几点主张

黄乃健

学术思想和主要业绩

一、一般概况

二、学术思想

三、主要成就

四、人才培养

我的成长之路

一、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

二、对“教学相长”的体会

三、对科学研究的体会

冯宪章

中西医理论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内科辨证与皮肤辨证相结合

1.用八纲辨证来辨皮肤病

2.用卫气营血辨证来辨皮肤病

3.用脏腑辨证来辨皮肤病

4.用气血辨证来辨皮肤病

5.据皮肤损害来辨皮肤病

6.据症状来辨皮肤病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中西药结合应用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治与防相结合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分期论治白塞综合征

运用气血辨证治疗银屑病

扶正固表、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调理肝脾肾三脏,消斑增白治疗黄褐斑

用药规律

姜兆俊

不寻常原因,走上学医路

熟读医药典籍

求学深造,勤奋研读

修德敬业,术绍岐黄

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特点

良好的医德医风

赵绚德

走进中医殿堂

继承与提高

(一)升丹法

(二)降丹法

中西结合 融会贯通

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

王世民

利人益己,立志学中医

1.天遂人愿,考取北中医

2.敬业敬师敬友,唯实是求

体在抱,视病人如亲人

不言有成,偶有一得

1.良医之成,识药为要

2.胃肠疾病,莫忘通导

3.方剂辨证

4.方剂辨证治案举隅

沈宝藩

一、立志当良医,为民除病痛

二、抓住机遇,勤奋促成才

三、治学严谨,求真务实

四、学术成就和经验简介

(一)提高脑中风抢救成功率,探索证治规范,创制专病治疗之主方

(二)力倡中西医结合

张发荣

一、家门不幸,始生岐黄之心

二、扎根临床,方得临证精髓

1.整体性

2.人文性

3.治未病

三、他石攻玉,科研成果斐然

四、开拓创新,助力学科建设

五、培养后学,医道薪火相传

六、寄情杏林,践行仁医大道

七、传承瑰宝,力倡膏方调治

八、养生益寿,耄耋壮心未泯

孙朝宗

广求名师,拓宽知识

执着追求,潜心研究

(一)对《内经》气象医学的研究

(二)对心胆气化病的研究

(三)对中风病的研究

(四)对经方的研究

(五)对医林典故的收集与研究

(六)总结临床经验

(七)对奇经八脉的研究

教学相长,广植后进

朱鸿铭

学中读西求汇通

耳提面命在继承

融会群经重实践

善为医者贵变通

(一)注意自然气候影响

(二)重视治病求本

李士懋

我的从医路程

我的一些学术见解

(一)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

(二)论汗

(三)论“火郁发之”

(四)关于温病的见解

李广文

理论篇

(一)从头开始 埋头苦读

(二)中西互参 潜心专科

(三)师古不泥 研创新方

实践篇——治疗不孕症临床经验

(一)排卵障碍性不孕

(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三)免疫性不孕

结语

金洪元

一、师法仲景,博采众长

二、重视脾胃后天,善调脾胃治杂病

1.从脾胃论治肝胆病

2.从脾论治胃肠病

3.从脾胃论治慢性肾炎

4.从脾胃论治慢性肾衰

5.从脾胃论治消渴病

三、运用“培土生金”法辨治慢性咳喘病经验选萃

1.从脾胃论治咳喘病的理论依据

2.案例举隅

3.体会

四、从肝郁脾困论治代谢综合征经验探析

1.运用中医辨治代谢综合征临证经验

2.案例举隅

3.代谢综合征用药经验

五、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病经验选萃

1.调治脾胃注重五脏相关的整体性,尤重疏肝健脾

2.因地制宜,调治脾胃

3.案例举隅

六、辨治消渴胃痞经验解析

1.运用三型辨治消渴胃痞

2.案例举隅

3.临床心得

七、辨治肾小球肾炎的中医临证经验探析

1.诊治肾炎的临证要点

2.案例举隅

八、辨治白塞病思路解析

1.辨治注重“扶助正气”,以顾护脾胃,补益肝肾治其本

2.案例举隅

王自立

一、成才之路

(一)学医过程

(二)读书心要

(三)临证要诀

二、晚年情怀

三、寄语后学

温如杰

一、独怜幽草丛林生

1.葛根汤治疗梦游症案(梦游症是日本人著《皇汉医学》中名称)

2.当归四逆汤治疗尿失禁案

3.加味桔梗汤治疗肺脓肿案

4.葛根汤治疗骨髓炎案

5.调胃承气汤治愈久病不愈案

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

三、欲为良医必有良药

1.暴衄案

2.重度肌无力案

3.产后尿潴留案

4.自汗盗汗案

四、文是基础医是楼

薛伯寿

一、医学之路

1.夙遭疾苦,立志学医

2.求学沪上,服务乡亲

3.拜师蒲老,传承德艺

4.贯彻“6·26”指示,为农民服务

二、教学相长

三、古文化修养

四、上工治未病

五、临证启悟心得

1.必须擅治热病,尤其是传染病

2.必须融会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说

3.倡升降散之妙及推广运用

4.精研疑难病证,提高疗效

金树滋

父亲的言传身教

方剂配伍中“动、静、开、阖”规律的探讨

(一)“动与静”“开与阖”的含义

(二)经典名方配伍之妙,就在于贯穿了“动、静、开、阖”的辨证关系

(三)重视方剂配伍中“动”的主导作用

在实践中发掘和创新

努力于中医教育和管理

张宝林

铺路之前

开始铺路

路无境界

马有度

一部医书引进门

读书取经靠悟性

(一)读书贵在悟精要

(二)读书贵在抓特色

(三)读书贵在巧运用

中医思维临证魂

科研创新中为根

(一)以中言中,发展创新

(二)西为中用,发展创新

关于瘙痒性皮肤病的专题研究

探索开拓新学科

中医科普为万民

自学中医搭阶梯

自信自强勇攀登

王洪图

粗读之 背诵之

边工作 边学习

(一)教学相长

(二)在临床中学习《内经》

学术研究 渐进而认真

(一)严谨认真是首务

(二)形成方向,持之以恒

再谈《内经》指导临床

(一)熟能生巧

(二)坚信不疑

(三)灵活理解

(四)博采众长

钱 英

大学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寄语后学

王霞芳

学医心愿 体弱久病访师求学

学医方法 勤能补拙好学力行

仁术行医 学兼中西 厚积薄发

再度拜师 继承发扬董氏儿科

乐医不疲 学医行医利人利己

金维新

家庭背景与学医动机

勤奋工作与学术成就

勇于探索与医学创新

(一)对男性不育症的探索

(二)对女性不孕症的研究贡献

为事业鞠躬尽瘁

张炳厚

欲展鲲鹏志 先读圣贤书

历练勤临证 实践出真知

借以岐伯仁德术 康复五洲伤病人

(一)诊断严格遵循三大原则

(二)辨证要求注意五大要点

(三)主张四诊八纲、证候分类必须结合运用

(四)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

(五)顺其性即为补,补其正即为顺

(六)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治贵权变

(七)从简驭繁,擅用类方

(八)选方新颖,遣药奇特

(九)擅长用虫蚁药,津津乐道

(十)中药用量之不传之秘

(十一)讲究引经报使

桃李满天下 堂前更种花

邵念方

生于贫苦 长而敦敏

博览约取 自成一家

潜心治学 著述等身

带头科研 硕果累累

辛勤育人 甘为人梯

施 杞

厚积薄发,衷中参西

道綮石门,继承创新

一体两翼,薪火相传

弘扬岐黄,矢志振兴

禤国维

幼受熏陶,少立宏愿

博而后专,夯实基础

继承创新,卓尔不群

善于学习,与时俱进

重视外治,提高疗效

苦思中医皮肤科的发展之路

为中医而生,献计献策助推中医药事业

1.希望政府加强对中医药的投入,重视对中医人才的培养

2.希望政府对中医药民间特色疗法、适宜技术加大发掘力度,减少公费医疗的负担

3.抓好中药制剂改革中心、中医急症中心及急症实验室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后期临床教学,提高办学水平

4.希望政府重视对精神病人的医治与管理,使社会安定

5.提出鼓励中医药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桃李满天下,弟子成绩辉煌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1.察病机,肾虚为本

2.辨虚实,病证结合

3.补肾阴,标本兼治

4.重疗效,中西并举

赵法新

全面继承 夯实基础

(一)幼承家传

(二)高校教育

(三)师承授受

(四)临证磨砺

临证诊疗 注重辨证

治学理念 承古拓新

医学心悟 条陈愚见

(一)新型拜师

(二)院内制剂

(三)切忌功利

田常英

一、辨证表里、虚实、寒热

二、望诊

(一)提出滞色定感冒

(二)在诊断时,注意望目

(三)率先用面色定治则

(四)五色、五脏配五行,五色与四时的关系定治则

三、率先提出小儿推拿要把五关

四、处方中习惯用主穴和配穴

(一)常用的术对

(二)常用的术组

五、推拿手法

(一)张汉臣老师的手法

(二)孙重三老师的手法

(三)我的手法

六、发热及其治疗

(一)发热的诊断思路

(二)发热的几种推法

(三)退热的顺序

(四)滋阴通阳治疗(此方法是我首先运用的)

(五)发热病人尽量口服补充热量

七、多用体穴

八、施用运脾法

九、保健治疗

十、综合医院科室齐全,会诊方便

1.血肿期

2.痉挛期

十一、本派起源于《厘正按摩要术》

十二、科研及媒体资料

十三、著作、论文与国内外讲座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