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切磋打磨,关于中国哲学通史的精专之作。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套*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 ◆内容上起先秦,下迄现代,首次将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截至1949年,是目前*完备、系统、翔实的一部中国哲学发展通史。 ◆由著名哲学家郭齐勇教授领衔专家团队,历经15年淬炼,是目前*权威的一部中国哲学通史。 ◆纳入少数民族哲学与古代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深度建构、阐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较为完备的哲学思维发展史。
售 价:¥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导言
第一章 殷商时期的宗教与政治
第一节 原始的自然观与宗教观
第二节 殷商时期的宗教崇拜
第三节 殷商时期的政治与伦理
第二章 西周的王道政治哲学
第一节 唐虞三代时期王道政治背景下的义概念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义与王道政治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 天鬼神人之际与理性人文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崇礼重德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奠基
第四章 孔子的哲学
第一节 孔子与儒家
第二节 孔子天命观
第三节 仁学和礼学
第四节 为政之道
第五节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第一节 老子与早期道家
第二节 道 论
第三节 政治论
第四节 知识论
第五节 人生智慧
第六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墨子的哲学
第一节 墨子与墨家
第二节 墨学的研究
第三节 墨子思想的核心
第四节 墨子思想的矛盾
第五节 墨子的认识论
第六节 儒墨异同论
第七章 孙子的军事哲学
第一节 孙子与兵家
第二节 兵制的演变与《孙子兵法》的时代
第三节 吴、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第八章 孟子的哲学
第一节 仁义内在,性由心显
第二节 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第三节 修养工夫与人格境界
第四节 辟杨、墨、许行与孟子的地位
第九章 庄子的哲学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第二节 庄学研究
第三节 庄子的道论、知论与人格
第四节 庄子的政治哲学
第五节 庄子的超越之境
第十章 名辩思潮与惠施、公孙龙
第一节 惠施的十大命题
第二节 公孙龙的白马论与坚白论
第三节 公孙龙的指物论与名实论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的哲学
第一节 后期墨家与《墨经》
第二节 《墨经》的研究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宇宙论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认识论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学
第十二章 《易经》与《易传》
第一节 《易经》与《易传》的基本内容与成书问题
第二节 《易经》的哲学
第三节 《易传》的宇宙论
第四节 《易传》的生命哲学
第五节 《易传》的道德哲学
第十三章 《管子》与稷下学宫的学术
第一节 稷下之学
第二节 《管子》
第三节 《黄帝四经》
第十四章 《礼记》中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礼记》中的终极信仰与天人关系
第二节 《礼记》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三节 《礼记》中的社会政治学说
第四节 《礼记》中的礼乐文明论
第五节 《礼记》中的道德修养论
第十五章 郭店、上博楚简的思想
第一节 郭店楚简、上博楚简略说
第二节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
第三节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
第四节 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
第五节 传世文献与竹书中的“五行”与“圣智”
第六节 上博楚简《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
第七节 上博楚简有关孔子师徒的对话与故事
第八节 上博楚简所见孔子为政思想及其与《论语》之比较
第十六章 荀子的哲学
第一节 天人关系论
第二节 认识论与方法论
第三节 逻辑思想
第四节 人性论
第五节 礼义论
第六节 荀子哲学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地位
第十七章 法家商鞅、韩非的哲学
第一节 李悝、吴起、申不害、慎到及其思想
第二节 商鞅及其历史观与治世论
第三节 韩非以“法”为中心的思想
第四节 韩非“世异则事异”的历史观
第五节 韩非的道、理观与参验论
第十八章 战国阴阳家的思想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节 邹衍的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导言
第一章 从秦国到秦朝:以法家为主导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从秦简《为吏之道》《语书》看秦法治主义的强化
第二节 秦始皇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李斯的法家哲学
第二章 杂糅与会通:《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第二节 天道观与历史哲学
第三节 生命哲学:“贵生”和“重己”
第四节 《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贵公去私、形名说与主术
第三章 汉初的思想斗争与黄老思潮
第一节 汉初的思想斗争
第二节 陆贾、贾谊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黄老思潮及其思想要旨
第四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哲学
第一节 早期公羊学与董仲舒的发展
第二节 宇宙论及“天人相与”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人性论:善质与三品
第四节 “深察名号”的认识论
第五节 政治哲学
第五章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气”与宇宙论
第二节 “自然”概念
第三节 以“性命之情”为核心的生命哲学
第四节 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第六章 诸子分派观念的演进与司马迁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先秦至汉初的诸子分派观念
第二节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与班固《汉志》九流十家之说
第三节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观念
第七章 西汉周易哲学与谶纬思潮
第一节 西汉易学的传承与《周易》经学地位的变迁
第二节 西汉易学的主要问题及其在思想解释上的转变
第三节 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孟喜、京房的周易哲学
第五节 谶纬思潮与《易纬》的哲学思想
第八章 刘向、刘歆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刘向、刘歆简介
第二节 刘向、刘歆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
第三节 从《汉书·律历志》论刘歆的天道观
第四节 刘向的性情说与政治哲学
第九章 严遵与扬雄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严遵其人与《老子指归》
第二节 严遵《老子指归》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扬雄的生平与著作
第四节 扬雄的玄哲学、宇宙论与人性论
第十章 桓谭与张衡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桓谭的形神论思想
第二节 桓谭的经验认识论与政治哲学
第三节 张衡的宇宙论思想
第四节 张衡的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一章 《白虎通德论》的儒学理论系统与思想贡献
第一节 《白虎通德论》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白虎通德论》所构造的儒学理论系统
第三节 天人关系
第四节 性情说与寿命论
第五节 三统说
第六节 三纲六纪说
第十二章 王充的自然哲学
第一节 王充的生平及著作
第二节 自然观:“天”与“气”
第三节 人性论
第四节 认识论:“实知”与“效验”
第五节 历史观:德力与时命
第六节 对鬼神思想和儒家的批判
第十三章 王符、崔寔、仲长统、徐干哲学思想合论
第一节 汉末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通说
第二节 王符的“德化”思想和“崇本抑末”的主张
第三节 崔的霸政论
第四节 仲长统的无神论与政治哲学
第五节 徐干的天道观与人才观
第十四章 荀悦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第二节 “性三品”与“情不主恶”说
第三节 “三势”的天人观
第四节 重真实与定道义
第五节 社会、政治批判
第十五章 汉末易学与易学在汉魏之际的转变
第一节 东汉易学的传承
第二节 汉末易学的象数建构与思想主旨
第三节 从象数到义理:汉易的弊病与王弼《周易略例》
第十六章 道教的形成与《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
第二节 《太平经》的宗教哲学思想
第三节 《老子想尔注》的哲学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导论:“思潮”视野下的魏晋哲学
第一篇 《易》《老》《庄》会通的玄学
第一章 两汉经学的危机与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
第二章 魏晋玄学的萌发期
第三章 正始玄学
第四章 竹林玄学
第五章 元康玄学
第六章 江左玄学
第七章 玄学化的道教思想
第二篇 魏晋时期的佛教哲学
第一章 慧皎与早期佛教哲学的综合
第二章 道安对佛教哲学的译介和推广
第三章 般若学六家七宗
第四章 鸠摩罗什的佛典翻译及其实相无相的大乘哲学
第五章 慧远法性无性的体极论及果报哲学
第六章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第七章 道生的佛性论及其对中国心性哲学的建设
第八章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第九章 僧稠与北方禅法——兼论禅定分途
第十章 三教之争之一: 儒释之争
第十一章 三教之争之二:佛道之争
第十二章 三教融合论
第三篇 玄化的儒家哲学与儒家经典之梳理
第一章 魏晋时期的儒学概述
第二章 王肃的儒学思想
第三章 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儒学概述
第五章 刘宋儒学探析:颜延之、宗炳思想
第六章 南朝传统儒学之代表:范缜
第七章 梁武帝之新儒学思想
第八章 皇侃的新儒学:礼学思想
第九章 皇侃与南朝礼制思想
第十章 六朝礼学与家族之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隋唐卷
导论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儒家哲学思想
第一节 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
第二节 王通及其《中说》
第三节 韩愈及其“五原”
第四节 李翱及其《复性书》
第二章 天台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智与天台宗的判教思想
第二节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第三节 天台宗的“性恶”说
第三章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三论”的译传与吉藏
第二节 “破邪显正”基础上的判教论
第三节 “八不”基础上的中道观
第四节 三论宗的“二谛”说
第五节 三论宗的“佛性”说
第四章 法相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玄奘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的传承与典籍
第三节 “万法唯识”说与三时判教
第四节 奘传唯识新学
第五章 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华严宗的创立与哲学主题
第二节 法藏的缘起理论与教相判释
一、 华严宗及法藏的缘起理论
第三节 “六相圆融”与“十玄无碍”说
第四节 澄观的“四法界”与“三圣圆融”说
第五节 宗密的“绝对真心”论与禅化华严学
第六章 禅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第二节 禅宗思想中的“方便通经”
第三节 中国禅门中的顿与渐
第四节 慧能与《坛经》诸问题
第七章 禅宗有关“坐禅”思想的中国化
第一节 初期禅宗史中的“一行三昧”
第二节 “一行三昧”与“念佛”“守一”
第三节 从“一行三昧”到“游戏三昧”
第四节 “游戏三昧”与戒相
第五节 南宗对“坐禅”批判的意味
第八章 成玄英与李荣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成玄英与李荣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论“玄”与“玄之又玄”
第三节 论“玄道”
第四节 论“有无”
第五节 论“动静”
第六节 论“三一”
第九章 王玄览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王玄览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论“道体”
第三节 论“道物”
第四节 论“心性”
第五节 论“有无”
第六节 论“坐忘”
第十章 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司马承祯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服气精义论》中的道性论
第三节 《坐忘论》中的道性思想
第十一章 唐玄宗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唐玄宗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明道德生畜之源”说
第三节 “道性清静”说
第四节 “因学知道,行无行相”说
第五节 “理身理国”说
第十二章 吴筠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吴筠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道至无而生天地”
第三节 “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第四节 “神仙可学”
第十三章 张志和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张志和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为物之宰曰造化”的本体论
第三节 “至道非有无之殊”的辩证法
第四节 “无心可知道之妙”的认识论
第五节 “死生有循环之端”的生死观
第十四章 杜光庭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杜光庭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重玄思想的清理及其理论旨趣
第三节 “道通一气”
第四节 “体用相资”的辩证思维
第五节 “穷理尽性”与“安静心王”
第六节 理身与理国
第十五章 《无能子》与《化书》中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无能子》与《化书》
第二节 《无能子》中的自然论
第三节 《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第四节 《化书》中的“虚化”论
第五节 《化书》的社会批判思想
第十六章 罗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罗隐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贵贱之理著之于自然”
第三节 《谗书》的批判性质
第十七章 隋唐重玄学说与内丹学说
第一节 道教的重玄学说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与神学思辨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的“还丹”说与“数”论
第十八章 隋唐时期的三教关系
第一节 佛与儒的关系
第二节 道与佛的关系
第三节 道与儒的关系
第四节 唐代道教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宋元卷
导论
第一章 道学的先驱:韩愈与李翱
第一节 韩愈与佛教
第二节 李翱之《复性书》
第二章 北宋早期道学
第一节 北宋道学的兴起
第二节 胡瑗与道学
第三节 孙复与道学
第四节 石介与道学
第三章 李觏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李觏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李觏的《易》学思想
第三节 李觏的“礼”学思想
第四章 邵雍的象数易学
第一节 邵雍的学术活动与理论著作
第二节 宇宙生成论
第三节 中国社会历史演变理论
第四节 人生哲学
第五章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周敦颐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宇宙生成论
第三节 “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诚”本说
第四节 周敦颐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张载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张载的生平与学术著作
第二节 “太虚即气”与“天道神化”
第三节 “见闻之知”与“大心体物”
第四节 “中正”“至当”“民胞物与”
第五节 张载哲学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
第七章 程颢与道学
第一节 “天理”与“性”
第二节 “识仁”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八章 程颐的心性论与工夫论
第一节 程颐的生平与学问志向
第二节 心性论
第三节 工夫论
第九章 司马光的哲学
第一节 司马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二节 《潜虚》气本论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司马光论性情
第四节 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第十章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
第二节 天人观
第三节 人性论
第四节 新经学
第十一章 吕大临的哲学
第一节 吕大临与张载
第二节 礼以成性
第三节 吕大临与程颢
第四节 理心之间
第十二章 谢良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性论
第二节 仁论
第三节 本心论
第十三章 杨时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理本论
第二节 心性论
第三节 工夫论
第四节 总结
第十四章 朱震及其《汉上易传》
第一节 朱震生平与传世著作
第二节 朱震易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朱震易学之最高范畴——太极
第四节 朱震易学之变化观
第五节 朱震卦图及对北宋图书学传承之考察
第六节 朱震象数之学的义理归宿
第七节 总结
第十五章 胡安国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明体致用的为学旨趣
第二节 正心明道为致用之本
第三节 穷理致知、察识持养以正心明道
第四节 总结
第十六章 胡寅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胡寅的“中道观”
第二节 道物一体说
第三节 心迹不二论
第四节 以史论政
第十七章 胡宏的哲学
第一节 胡宏道学思想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胡宏本体论的现实性层面——心范畴
第三节 胡宏的存在论——性体
第四节 天命与天道
第十八章 朱熹的理学
第一节 理气论
第二节 心性论
第三节 工夫论
第四节 朱陆之辩
第五节 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十九章 张栻的哲学
第一节 天道论
第二节 心性论
第三节 工夫论
第四节 理欲论与义利之辨
第五节 张理学的影响
第二十章 吕祖谦的理学
第一节 吕祖谦的本体论——“理”与“心”
第二节 吕祖谦的工夫论
第三节 吕祖谦的实践哲学
第二十一章 陆九渊的心学
第一节 “本心”与“心即理”
第二节 “发明本心”的工夫论
第二十二章 陈亮的事功之学
第一节 陈亮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陈亮事功之学的世界观基础:道常行于事物之间
第三节 陈亮事功之学的基本主张:事功有理、勉强行道
第四节 陈亮事功之学的历史观与人性论
第二十三章 叶适的功利之学
第一节 叶适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叶适功利之学的世界观:“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与“中庸之道”
第三节 叶适功利之学的认识论:“格物致知”与“内外交相成”
第四节 叶适功利之学的实学内涵:务实不务虚
第二十四章 杨简的心学
第一节 杨简的觉悟历程
第二节 杨简论“觉”
第三节 杨简“以觉训仁”的仁说思想
第二十五章 元代道学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赵复与理学传介
第二节 许衡的理学
第三节 刘因的理学
第四节 饶鲁和吴澄的理学
第五节 元代的朱陆之学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明代卷
导论
第一章 明代的时代大势与思潮特征
第一节 明代社会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明代的思潮特征
第二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上)
第一节 曹端的理学思想
第二节 薛瑄的河东之学
第三节 吴与弼的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第三章 理学的顺承与演变——理气哲学的发展(下)
第一节 罗钦顺的理气、心性与儒佛之辨
第二节 王廷相的元气论哲学
第三节 吴廷翰的气论思想
第四节 顾宪成朱王互救其失的哲学思想
第五节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第四章 理学的变革与革命——心性之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陈献章的“自得”与“自然”之学
第二节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第五章 王守仁的心性之学
第六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上)
第一节 钱德洪与浙中学派
第二节 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
第三节 邹守益与江右学派
第四节 欧阳德的体用动静之学
第七章 阳明后学与心学的发展(下)
第一节 聂豹的“归寂通感”之学
第二节 罗洪先的主静之学
第三节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之学
第四节 李材的“止修”之学
第八章 泰州学派与阳明学的变化
第一节 王艮父子与泰州学派
第二节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第三节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第四节 李贽的“童心”与“异端”之学
第九章 理学的外缘影响——从传统的佛道二教到天主教的传播
第一节 明代的佛教哲学
第二节 明代的道教哲学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天主教的传播
第十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清代卷
导论
第一章 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黄宗羲的气本论与伦理学思想
第二节 “一本万殊”的学术史观
第三节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
第二章 方以智的哲学
第一节 方以智的本体论与人性论
第二节 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
第三节 方以智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节 方以智的“全均”理想与人生哲学
第三章 王夫之的哲学
第一节 王夫之的气本论思想
第二节 “能必副所”与“行可兼知”的致知论
第三节 王夫之的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思想
第四节 王夫之的历史哲学
第四章 李颙、颜元、李塨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李颙的“体用全学”及其影响
第二节 颜元的哲学思想及其反理学思想
第三节 李的哲学思想及颜、李思想之异同
第五章 顾炎武、傅山、陈确的反理学思想
第一节 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命题
第二节 傅山论理与无理的关系
第三节 陈确的《大学辩》与对理学的理论批评
第六章 戴震的哲学
第一节 青年戴震的学术思想
第二节 戴震的道论思想
第三节 戴震的伦理学思想
第四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58)
第七章 章学诚、崔述的历史哲学
第一节 《文史通义》的性质及其学术定位
第二节 章学诚的道论思想
第三节 章学诚历史文化哲学的内在结构
第四节 崔述的历史哲学思想
第八章 扬州学派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焦循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段玉裁的语言哲学思想
第三节 阮元的仁学与人性论
第九章 龚自珍与魏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龚自珍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二节 龚自珍的心力论与人性论
第三节 龚自珍的语言哲学与“宗史”思想
第四节 魏源的经学与哲学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
导论
第一章 传统思想框架中的西学成分:现代哲学的发端
第一节 王韬的道一观、尚智论和一我论
第二节 郑观应的道器论、天人论和中国哲学观
第二章 中西新旧的杂糅:现代哲学的起步
第一节 康有为的二元本体观、自然—功利人性论和重智倾向
第二节 谭嗣同杂糅新旧以求通变的“仁学”
第三节 孙中山的心物本体观、知难行易论和社会历史哲学
第四节 章炳麟的本体观、认识论和进化论
第三章 中西学术的界分与参较:现代哲学的初成
第一节 严复的质力本体—宇宙观和经验主义认识论
第二节 王国维的哲学观及其精深的哲学研究
第四章 崇尚西化与否弃传统:现代哲学的荡越
第一节 陈独秀的激进主义中西文化观
第二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文化观
第五章 嘉纳西学并护持传统:现代哲学的含弘
第一节 梁漱溟基于意欲本体的文化哲学
第二节 张君劢的自由意志人生观及其和会中西归宗儒家的文化观
第六章 从低潮到巨澜:现代哲学的主流
第一节 李大钊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唯物史观
第二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与全面阐述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论》和《矛盾论》
第四节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和时代化
第七章 返本与开新:现代哲学的建树
第一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第三节 方东美的比较哲学
第四节 贺麟的理想唯心论
第八章 独立的哲思:现代哲学的边缘
第一节 金岳霖的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思辨性的情感哲学
第二节 朱谦之的唯情哲学
第三节 洪谦对维也纳学派之逻辑实证论的引介
第四节 张岱年的“新唯物论”和新文化建设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少数民族哲学卷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探析
第二节 中国哲学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存在性
第三节 从哲学的经验与情感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合法性
第四节 全球性现代化视域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
第五节 《中国哲学通史·少数民族哲学卷》的研究思路
第六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书写问题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民族文化基础
第二节 起源期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维内容
第三节 起源期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民族特色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成期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想渊源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哲学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哲学概述
第二节 各民族的原始宗教及其哲学观念
第三节 回族的伊斯兰教哲学
第四节 藏族的藏传佛教哲学与因明哲学
第五节 维吾尔族的宗教与哲学
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文化选择与文化融合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选择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的哲学文化选择
第三节 壮族哲学思想发展的两个传统
第四节 土家族的华夏认同与文化选择
第五节 民族文化交融的其他个案分析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第一节 全球变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思潮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转型的个案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与三代时期的知识背景
第二节 思维、观念的萌芽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 “类”观念的产生及其知识源头
第四节 “阴阳”对立观念的知识源头
第五节 “五行”图式观念的知识源头
第六节 自然“天人”观念的萌芽
第七节 “象”、“数”观念及其知识背景
第八节 “气”观念的知识背景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背景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气”观念与概念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自然之“天”、“天道”、“天人”观念与概念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类”、“象”、“数”观念与概念
第五节 无神论观念及其意义
第六节 道家思想中的科学问题
第七节 儒家、法家与知识的关系
第八节 名家及各种逻辑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第九节 后期墨家思想中的科学内容
第十节 阴阳五行家和《易传》与科学的关系
第十一节 《吕氏春秋》的科学思想与理论
第十二节 中国传统概念体系的确立
第十三节 中国传统方法样式的形成
第十四节 影响当时和后世的重要问题
第三章 秦汉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 “阴阳”、“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 “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四节 “气”观念和“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五节 其他观念与概念
第六节 天文学的发展及各种宇宙理论
第七节 数学的发展与数的观念
第八节 医学的发展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
第九节 王充的科学思想
第十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第十一节 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 “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 “道”、“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四节 “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五节 葛洪的科学思想及哲学思想
第六节 天文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占星术的关系
第七节 医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鬼神迷信的关系
第八节 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思想
第九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第十节 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五章 宋元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 “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 “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四节 “格物”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五节 其他观念与概念
第六节 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
第七节 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第八节 农学与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第九节 数学的发展与数学思想
第十节 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思想
第十一节 朱熹的科学思想
第十二节 科学与思维方法
第十三节 全面和正确认识理学或儒学对于科学的态度以及对于科学的影响
第六章 明清时期传统哲学与科学的终结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终结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
第四节 传统概念体系的终结
第五节 传统方法样式的终结
第六节 中西科学的接触与以明末徐光启为代表的先进思想
第七节 中西学的碰撞与清初知识界、思想界的反应
第八节 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与近代科学的发端
主要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