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大医传承文库》编委会
《肺癌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编委会
《大医传承文库》顾问
总前言
前言
刘尚义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引疡入瘤”思想
(二)中医文化底蕴
(三)整体辨证观念
(四)“治未病”预防思想
三、临床特色
(一)病证结合,药少而精
(二)善用药对,配伍精当
(三)病因上重视“痰”和“瘀”
(四)治疗原则重阴阳平调
(五)扶正固本,重在温肾
1.温肾纳气法
2.温肾利水法
3.温肾滋阴法
4.温肾祛痛法
5.温肾补血法
(六)调理疾病,治养结合
四、验案精选
(一)肺癌术后未化疗案
(二)肺癌姑息放化疗后案
(三)肺癌术后胸痛头痛案
(四)肺癌咯血案
李 忠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衷中参西提出“癌状态论”
(二)守正创新重解“癌症病机”
1.“阴阳气不相顺接”是癌的病机基础
2.“耗散”是癌的病机转化关键
3.“气滞血瘀痰凝”是癌病机的外在表现
(三)改变状态推崇“抗癌六法”
1.固摄法
2.调心法
3.柔肝法
4.温阳法
5.通利二便法
6.以毒攻毒法
(四)肺癌辨治遵循“杂合以治”
1.肺癌早期、中期或康复期初期
2.肺癌康复中期和后期
3.肺癌放化疗期
4.肺癌晚期,体质状况较差者
三、临床特色
(一)“辨证候,分阶段”论治肺癌
1.辨证候
2.分阶段
(二)“执复法,驭大方”庞而不乱
1.复法大方治疗癌症的组方要点
2.肺癌临证治法
(三)“定病位,重厥阴”顺接阴阳
(四)“扶正气,固摄法”贯穿始终
(五)“宜平补,忌苦寒”平稳醇正
四、验案精选
(一)肺癌术后案
(二)肺癌术后化疗不适案
(三)肺癌晚期多发骨转移案
李济仁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正虚致癌,从正虚辨治“肺癌”
(二)带瘤生存
三、临床特色
(一)辨证与辨病共举
(二)扶正与祛邪并用
(三)软坚与活血同施
(四)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五)扶正培元贯穿始终
(六)注意时时顾护胃气
四、验案精选
(一)肺癌扩散案
(二)合方酒剂内服治疗肺癌案
(三)肺癌术后案
(四)肺癌骨转移案
(五)肺癌术后化疗不适案
罗 玲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兼收并蓄,病症合参
(二)调气、调津、调血以治肺癌
(三)治肺癌重在调气化
(四)以“阴虚血瘀”为纲辨治晚期肺癌
三、临床特色
(一)治肺癌重视后天之本
(二)从“痰”论治
(三)从“瘀”论治
(四)从“毒”论治
(五)从“郁”论治
(六)从“虚”论治
四、验案精选
(一)肺癌痰热瘀毒案
(二)肺癌痰湿瘀阻案
(三)肺癌肺脾两虚案
(四)肺癌阴虚血瘀案
郑卫琴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辨证论治,随机制宜
(二)“内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
(三)“气失衡”是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
(四)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中西并重
三、临床特色
(一)强调“温化肿瘤”
(二)中医药抗癌需分阶段治疗
(三)强调顾护胃气的重要性
1.开胃消导以助脾胃运化为首
2.调畅气机以平气机逆乱为本
3.别脾之阴阳以精调用药为细
4.补中兼消以防滞避腻为底
四、验案精选
(一)正虚痰结案
(二)肺脾两虚案
晁恩祥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整体论治,统筹兼顾
(二)动态辨证,守常有变
(三)重在病机,要在求本
(四)病证结合,中西汇通
三、临床特色
(一)辨治思想
1.治有异同,正反兼施
2.因机证治,分别虚实
3.气阴两虚,贯穿始终
4.若感风邪,重在祛风
(二)治疗原则
1.扶正祛邪
2.标本兼顾
3.重视禀赋
4.用药连贯
5.未病先防
(三)治法方药
1.养阴益气
2.解毒散结
3.疏风宣肺
4.健脾和胃
5.补肺益肾
四、验案精选
(一)肺占位性病变5个月案
(二)化疗后气短案
(三)肺癌化疗后间断发热案
高益民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中西医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二)善于辨病机,抓主症,病证结合
(三)主张中药伴随治疗,以“人瘤共存”为目标
(四)重视毒邪致病
(五)注重从气血辨治
1.气以行为补,血以活为补
2.升中寓补
三、临床特色
(一)把握“正虚”与“邪实”关系,创制肿瘤治疗基本方
(二)结合肺系生理特点,综合运用治肺七法
1.宣肺
2.降肺
3.清肺
4.泻肺
5.补肺
6.敛肺
7.润肺
(三)注重分阶段辨治用药
1.术后恢复期
2.放化疗期
3.保守治疗期
四、验案精选
(一)肺癌保守治疗案
(二)肺癌手术及放化疗后案
(三)肺癌化疗案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