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政策百问百答电子书

售       价:¥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本书编写组 编著

出  版  社:中国税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2-01

字       数:4.2万

所属分类: 经管/励志 > 经济 > 财政税收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分为“国内政策”和“税收协定”两部分*介绍非居民企业税收基本概念、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政策、各类所得源泉扣缴相关政策,以及与非居民企业相关的税收协定业务知识。
目录展开

前言

第一篇 基本概念和纳税义务

1.什么是非居民个人?

2.什么是无住所个人?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如何理解?

4.习惯性居住如何理解?

5.如何计算纳税年度?

6.如何计算中国境内居住天数?

7.无住所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申报时,是否可以自行判断在中国境内的居住天数?

8.无住所个人预先判定为非居民个人,因延长居住天数达到居民个人条件的,如何处理?

9.无住所个人预先判定为居民个人,因缩短居住天数不能达到居民个人条件的,如何处理?

10.如何理解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1.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

12.非居民个人具有怎样的纳税义务?

13.如何判断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4.如何划分中国境内、境外的工资薪金所得?

15.董事、监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取得报酬的所得来源地有什么特殊规定?

16.如何划分中国境内、境外的数月奖金和股权激励所得?

第二篇 纳税申报

17.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哪些所得,需要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18.如何理解各项所得的范围?

19.非居民个人取得各项所得的适用税率是多少?

20.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超过90天的无住所个人,可享受什么优惠,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

21.如何理解境内雇主的定义?

22.无住所个人预计一个纳税年度境内居住天数累计不超过90天,但实际累计居住天数超过了90天,如何办理?

23.非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24.非居民个人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吗?

25.非居民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可以作为专项扣除在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26.非居民个人(非高层管理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27.非居民高层管理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28.非居民个人1个月内取得数月奖金,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29.非居民个人1个月内取得股权激励所得,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30.财产转让所得的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如何确定?

31.非居民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如何税前扣除?

32.非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金额,应如何确定?

33.非居民个人按规定可以扣除公益捐赠支出而未实际扣除的,可以追补扣除吗?

34.什么时候办理纳税申报?

35.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吗?

36.在何种情形下,非居民个人需要自行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37.非居民个人取得的所得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应如何计算?

第三篇 税收优惠

38.外籍个人取得津补贴可以享受什么税收优惠?

39.外籍个人取得港澳地区住房等补贴能否免征个人所得税?

40.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是否免税?

41.哪些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42.外籍专家有什么税收优惠政策?

43.外国来华工作人员取得的各类所得,有什么税收优惠?

44.非居民个人在非上市公司任职,对其取得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有什么特殊的纳税规定(不考虑税收协定或安排)?

45.非居民个人在上市公司任职,对其取得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有什么特殊的纳税规定(不考虑税收协定或安排)?

46.非居民个人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境内居民企业,有什么具体的纳税规定(不考虑税收协定或安排)?

47.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获奖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48.非居民个人作为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其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有什么优惠政策?

49.香港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内地股票市场有什么税收优惠?

50.香港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内地基金份额能享受什么税收优惠?

第四篇 税收协定

51.什么是税收协定?

52.如何理解税收协定待遇?

53.哪些人能够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54.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缔约国税收居民?

55.同时是缔约国双方居民的个人,应该如何判定个人税收居民身份?

56.什么是“永久性住所”?

57.如何界定“重要利益中心”?

58.“习惯性居处”怎么判定?

59.税收协定关于受雇所得(非独立个人劳务)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60.受雇所得条款中的停留天数如何计算?

61.如何理解受雇所得条款中“雇主”的概念?

62.非居民个人在中国的常设机构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是否需要在中国纳税?

63.无住所个人如何享受受雇所得条款中境外受雇所得协定待遇?

64.无住所个人如何享受受雇所得条款中境内受雇所得协定待遇?

65.税收协定关于独立个人劳务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66.如何理解独立个人劳务条款中的“专业性劳务”?

67.个人要求执行税收协定独立个人劳务条款规定的,应如何判断其是否具有独立身份?

68.无住所个人如何享受独立个人劳务或者营业利润协定待遇?

69.税收协定关于董事费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70.无住所个人如何适用董事费条款?

71.税收协定关于退休金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72.税收协定关于政府服务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73.税收协定关于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74.税收协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规定的停留期或免税期如何计算?

75.哪些人可以享受税收协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

76.税收协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所称“大学、学院、学校或其他政府承认的教育机构”,其具体范围是什么?

77.税收协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所称“科研机构”指的是什么?

78.税收协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规定的教学、讲学或研究怎么理解?

79.税收协定关于学生和实习人员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80.税收协定关于股息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81.税收协定关于利息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82.非居民个人如何适用特许权使用费或者技术服务费协定待遇?

83.如何理解“特许权使用费”?

84.在服务合同中,如何界定特许权使用费的范围?

85.在转让或许可专有技术使用权过程中,如果技术许可方派人员提供有关支持、指导,收取的服务费属于特许权使用费吗?

86.税收协定关于艺术家和运动员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87.艺术家和运动员条款涉及的演艺人员活动包括哪些?

88.艺术家和运动员条款涉及的运动员活动包括哪些?

89.以演艺人员或运动员身份开展个人活动取得的所得包括哪些?

90.在适用税收协定时,演出活动发生国如何对演艺人员或运动员的所得征税?

91.什么是税收协定中所称的“受益所有人”?

92.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缔约对方居民在什么情况下可直接认定为“受益所有人”?

93.如果申请人是通过代理人或者指定收款人代为取得所得,对“受益所有人”身份认定会有什么影响?

94.非居民个人在我国如何享受税收协定待遇?

95.扣缴义务人收到《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信息报告表》,应如何处理?

96.非居民个人享受协定待遇需要留存备查哪些资料?

97.非居民纳税人在申请协定待遇时,有关资料可以提供复印件吗?

98.非居民纳税人在申报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时需要作出什么声明?

99.非居民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责任如何划分?

100.非居民个人发现不应享受而享受了协定待遇并少缴或未缴税款的,或可享受但未享受协定待遇而多缴税款的,应该怎么办?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