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两地书电子书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鲁迅作品中极“平凡”可爱的一本,详尽记录鲁迅和景宋(许广平笔名)于北京两地、厦门——广州、北平——上海,相识相伴的情感轨迹。  ●鲁迅好似一直被世人所知横眉冷对的形象,在与景宋的书信往来中,却让人看见他生活化的一面。《两地书》于鲁迅的全部作品并不占据主要位置,却实在是一部长期被忽视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了解景宋其人不可错过的重要作品。 

售       价:¥

纸质售价:¥45.0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4

作       者:鲁迅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9-01

字       数:13.4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两地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一九二九年六月的通信结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鲁迅的信件时常随复随毁,幸而与许广平的通信大多得以保留,后经鲁迅编辑整理,分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 第YI集,是师生之间对当局形势的往来讨论。 通信多讲的是学校风潮,是一个步学生向老师的请教。鲁迅坦诚而谈,没有师长的架子,景宋也没有因对方的身份一味附和,对先生的一些观,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第二集,是两人相伴后的通信。 1926年9月,为避军阀官僚迫害,鲁迅离京,任职厦门大学;景宋亦南下,任职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本集通信满溢出难得的日常氛围,所谈几乎围绕工作、健康、食睡、天气……彼此间的言谈不再拘谨,事无巨细幽默动人,锦言妙语层出不穷,成就了本书篇幅ZUI多的一集。 第三集,是景宋怀有海婴之时的书信言语。 南方流宕三年,二人暂居上海,为探望母亲,鲁迅再回北平,到达前门站即感叹“饱餐了三年未吃的尘土”。这一集风趣依旧,生活关怀依旧,却更多了几分寻常夫妻的柔意和关切。随着鲁迅行期在即,北平至上海半月间的通信,即为两地终曲。此后两人久居上海,直至鲁迅去世。<br/>【推荐语】<br/>●“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鲁迅作品中极“平凡”可爱的一本,详尽记录鲁迅和景宋(许广平笔名)于北京两地、厦门——广州、北平——上海,相识相伴的情感轨迹。  ●鲁迅好似一直被世人所知横眉冷对的形象,在与景宋的书信往来中,却让人看见他生活化的一面。《两地书》于鲁迅的全部作品并不占据主要位置,却实在是一部长期被忽视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了解景宋其人不可错过的重要作品。  ●《两地书》并不像所谓“情书”,因为通信之初,是师生之间对当局形势的讨论,并未对后来的关系有所预料;随着情感关系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日常分享才多了起来,有抱怨,发牢骚,互玩笑,平淡而有真趣。  ●这一百余封书信,细语谈情的部分绝少,“所讲的不外乎学校风潮,本身情况,饭菜好坏,天气阴晴……”  →聊到社会,有对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高光片段俯拾即是;  →聊到工作,互诉怨气,在“做事”和“不干了”之间反复游移;  →聊到人际,郁闷直言,金钱下呼吸,实在太苦,苦还罢了,受气却难耐;  →聊到日常生活,有关于省钱的争论,如何防蚂蚁的心得,南方新奇水果的见闻,和对厦门飓风天气、广州潮湿气候、北京尘土飞扬的闲谈……  ●以线条设计呈现复古装帧。民国时期鲁迅和景宋所穿的大褂、斜襟袄等,系有一字扣;封一和封底的两地即对应一字扣的两端,书脊仿若扣坨与扣带相系,鲁迅与景宋的名字列于书脊,联结其中。是为人分两地,情系一书。  ●本尺寸130mm*195mm,平装易携,单手可握;封面纸张竖纹纹理,米黄底色,似老式信纸;内页胶版纸,触感顺滑,白度柔和不伤眼;全书顺纹,柔软好翻。<br/>【作者】<br/>鲁迅(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曾经受过古典教育,也曾赴日求学,触当时的先思想。留学归国后,曾在各地学校先后任职。一九一八年五月,首次以笔名“鲁迅”发表第YI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风气之先。 著作颇丰,包含小说、杂文、散文、评论等,一生以笔代戈,有“民族魂”之称。 景宋(1898—1968) 本名许广平,广东番禺人。 出身仕宦之家,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北上,先后就读于天津、北京两地的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因联合发起“驱杨运动”,被斥为“害群之马”,这便是本书“害马”称呼的来源。 一九二五年始与鲁迅通信,后与鲁迅结为伴侣,长期协助鲁迅工作,鲁迅逝世后曾主持其著作出版工作。本人热衷参与社会活动,一生关心中国女性生存状况。<br/>
目录展开

序言

第一集 北京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第二集 厦门—广州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〇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五九

六〇

六一

六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六六

六七

六八

六九

七〇

七一

七二

七三

七四

七五

七六

七七

七八

七九

八〇

八一

八二

八三

八四

八五

八六

八七

八八

八九

九〇

九一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九六

九七

九八

九九

一〇〇

一〇一

一〇二

一〇三

一〇四

一〇五

一〇六

一〇七

一〇八

一〇九

一一〇

一一一

一一二

一一三

第三集 北平—上海

一一四

一一五

一一六

一一七

一一八

一一九

一二〇

一二一

一二二

一二三

一二四

一二五

一二六

一二七

一二八

一二九

一三〇

一三一

一三二

一三三

一三四

一三五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