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吕仁和经验传承:创新思维诊治糖尿病与肾病实录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59.20购买纸书

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傅强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字       数:18.5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访谈、长期跟诊、处方挖掘等形式形成,生动还原名老中医本人学医及从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突出其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及临床诊疗专病的经验。吕老师从事一线临床工作多年,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丰富。中医学发展离不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而传承又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的传承,吕老师医道成长历程和医术思想经验都是我们后人宝贵的财富。本书依托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的2018年度国家重研发计划 “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展基于名老中医医案的系统研究,通过应用名老中医传承平台,利用多种技术挖掘每位名老中医“原汁原味”的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核心方药等名老中医经验研究。通过从“道术结合”的角度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行探索学习,希望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德术双馨的现代中医药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贡献。<br/>【作者】<br/>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学系常务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学科带头人与糖尿病肾病“微型症瘕”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内分泌副会长、中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医师分会理事。<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吕仁和经验传承——创新思维诊治糖尿病与肾病实录》编委会

《大医传承文库》顾问

《大医传承文库》编委会

总前言

前 言

上篇 大医之道

第一章 精神境界

第一节 求学玉汝于成

第二节 医道践行仁和

一、志存济世,六十年如一日

(一)勤奋学医,好学上进

(二)敬业爱岗,不断精进

(三)不忘初心,坚守一线

(四)忘我工作,奉献一生

二、关爱患者,着眼健康长寿

(一)热情服务,诲而不倦

(二)态度和蔼,受人爱戴

(三)心系患者,不计得失

(四)传授功法,教人有术

第三节 为师宽严相济

一、严格要求,诲人不倦

(一)用心教学,志在至善

(二)身教言传,授人以渔

二、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第四节 治学宗于岐黄

一、融汇百家,择善而从

二、博极医源,承古求实

三、精勤求索,纳新求知

第五节 淡泊以明其志

一、简朴以慰平生

二、躬行乐而忘忧

第二章 临证思维

第一节 阴阳平衡,治病求本

第二节 承古求用,纳新求好

一、结合中医古籍与现代研究成果定病名分病期

二、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病理研究创“‘微型癥瘕’形成”理论与活血散结治法

三、将现代医学成果融入中医治疗方案

(一)结合现代诊疗方案创“二五八”方案

(二)结合传统功法与现代运动医学创十八段锦

(三)结合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处方用药

第三节 学遵《内经》,联系实际

一、遵《内经》古训,阐释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演变

(一)饮食不节,伤在五味

(二)思虑太过,情志失调

二、注重医患沟通,创患者自我调治“三自如意表”

第四节 明辨标本,分期识病

一、本虚定证型、标实定证候

二、根据虚损劳衰病情进展,分阶段识病

三、糖尿病分期辨证思想

(一)脾瘅期

(二)消渴期

(三)消瘅期

下篇 大医之术

第一章 临证技法

第一节 治疗总则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二五八”方案

(一)“二”——2个治疗目标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良好

4.道德健康

(二)“五”——5项观察指标

1.血糖

2.血脂

3.血压

4.体重

5.症状

(三)“八”—— 8项治疗措施

1.3项基本治疗措施

2.5项选择措施

第二节 辨治方法

一、“六对论治”辨治方法

(一)对病论治

(二)对病辨证论治

1.慢性肾炎

2.糖尿病性心脏病

(三)对病分期辨证论治

1.糖尿病

2.糖尿病肾病

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四)对症论治

(五)对症辨证论治

1.糖尿病伴咳嗽

2.糖尿病伴腹泻

3.糖尿病伴便秘

(六)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1.狼疮肾血尿

2.紫癜肾血尿

3.IgA肾病血尿

4.急性肾盂肾炎血尿

5.多囊肾血尿

6.乳糜尿血尿

7.肾结核血尿

8.肾癌血尿

9.膀胱癌血尿

二、九种辨证论治方法

1.八纲辨证

2.病因辨证

3.气血津液辨证

4.脏腑辨证

5.十二经络辨证

6.六经辨证

7.卫气营血辨证

8.三焦辨证

9.体质辨证

第三节 诊疗技术

一、糖尿病患者自我调治“三自如意表”

(一)自查

(二)自找

(三)自调

二、运动与气功疗法

(一)运动总则

1.运动时间

2.运动力度

3.如何选择运动

4.运动强度

5.运动方式

(二)吕仁和“十八段锦”

(三)糖尿病分期保健操

1.脾瘅早期保健操

2.脾瘅中期保健操

3.脾瘅后期保健操

4.消渴期保健操

(四)气功疗法

1.气功练习原则

2.糖尿病的气功康复疗法

三、注重食疗

(一)辨病用膳

(二)辨病分期用膳

1.脾瘅初期

2.脾瘅中期

3.脾瘅后期

(三)辨证用膳

1.糖尿病辨证用膳

2.肾病辨证用膳

(四)辨症用膳

四、心理调护

第四节 用药特点

一、善于标本同治

二、巧用“药对”“药串”

(一)补气活血药对——黄芪、当归

(二)肝胃同调药对——香橼、佛手

(三)宽中消痞药对——枳实、枳壳

(四)行气活血药对——乌药、香附

(五)理气散结药对——橘核、荔枝核

(六)清热利水药对——石韦、金钱草

(七)滋阴益肾药对——女贞子、墨旱莲

(八)凉血养阴药对——玄参、生地黄

(九)调补阴阳药串——龟甲、鹿角、玫瑰花

(十)凉血活血药串——丹参、牡丹皮、赤芍

(十一)活血利水药串——桃仁、红花、水红花子

(十二)利水渗湿药串——泽泻、泽兰、茯苓、猪苓

(十三)解毒利水药串——白花蛇舌草、倒扣草、葎草

(十四)补肾强督药串——狗脊、木瓜、杜仲、续断

(十五)清热解毒药串——金银花、连翘、黄芩

(十六)祛外风药串——荆芥、防风、栀子、蝉蜕

(十七)搜内风药串——乌梢蛇、全蝎、僵蚕、蝉蜕

三、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一)一味猪苓分期用,利水能扶正

(二)灵芝神仙草,高原红景天,益气活血散癥瘕

(三)羌活益智类激素,通阳理劳有奇功

(四)桑树一身都是宝,妙用颇多

(五)内金山楂三七粉,降脂祛瘀可化浊

第五节 核心方药

一、红太灵丹

二、脊瓜汤

三、补血二丹汤

四、加味茵陈蒿汤

五、加味四逆散

六、止消系列方

(一)止消通脉宁

(二)止消温肾宁

(三)止消保肾宁

第二章 验案分析

第一节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一、糖尿病

(一)2型糖尿病肝肾阴亏、湿热血瘀案

(二)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肝胆湿热案

(三)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肝胃气滞案

二、糖尿病肾病

(一)糖尿病肾病湿热血瘀案

(二)糖尿病肾病肝肾不足、湿热血瘀案

(三)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肾络瘀热、水湿内停案

(四)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痰热内结案

(五)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瘀阻案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五、糖尿病足

(一)糖尿病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案

(二)糖尿病足肝肾亏虚、瘀血阻络案

六、糖尿病性心脏病

七、糖尿病脑血管病

(一)糖尿病脑血管病阴虚阳亢、痰热腑实、清窍不利案

(二)糖尿病脑血管病气机郁滞、湿热内阻案

八、糖尿病胃肠病(胃轻瘫)

九、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十、糖尿病合并感染

(一)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肾气亏虚、肝郁血瘀、湿热内蕴案

(二)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证案

第二节 肾脏疾病

一、慢性肾炎

(一)IgA肾病气虚血瘀、水湿内阻案

(二)IgA肾病气虚血瘀、湿浊内停案

(三)IgA肾病湿热内扰案

(四)IgA肾病湿邪内阻、气虚血瘀案

(五)IgA肾病肾气亏虚、血瘀湿阻案

二、肾病综合征

(一)肾病综合征脾肾亏虚、瘀阻水泛案

(二)肾病综合征肾失封藏、水湿内阻案

(三)肾病综合征风热蕴毒、水停瘀阻案

三、继发性肾脏疾病

(一)高血压肾损害阴虚肝旺、湿浊伤肾案

(二)痛风性肾病肝经郁热、湿热下注案

(三)紫癜性肾炎风热夹瘀案

(四)紫癜性肾炎邪毒内陷,血脉不通证

四、尿路感染

(一)难治性尿路感染气血亏虚、风热伤肾案

(二)慢性肾盂肾炎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案

(三)尿路感染气滞血瘀,湿热下注证

五、慢性肾衰竭

(一)慢性肾衰竭气血虚衰、血瘀水停案

(二)慢性肾衰竭脾肾虚衰、血脉失活案

(三)慢性肾衰竭心肾虚衰、血脉欠活案

第三节 杂 病

一、睡眠障碍痰湿瘀互结、血脉不活案

二、代谢综合征胃肠湿热、气阴亏虚案

三、高血压头痛肝火夹瘀案

四、脑发育不全肾精不足、肝风内动、瘀浊阻滞案

五、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少阳火郁、阳明实热案

六、斑秃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案

七、阳痿湿热内蕴、精关不固案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