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脑卒中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编委会
《大医传承文库》编委会
《大医传承文库》顾问
总前言
前言
王永炎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统一病名,明确病位,规范诊断
1.统一病名,明确病位
2.建立诊疗标准体系,开创病证规范先河
(二)探本求源,探究病因,发微病机
(三)创建“松静结合、形神合一”中风病康复理论
(四)明确“病络”概念,构建“络病理论”
三、临床特色
(一)治病求本,创制大法
1.化痰通腑
2.解毒通络
(二)临床经验方的整理与新药研制开发
四、验案精选
(一)化痰活络通腑法治疗验案
(二)息风降火、凉血开窍法治疗验案
(三)清肝泄热除痰法治疗验案
(四)清热化痰、通腑活络法治疗验案
(五)通腑化痰、泄热开窍法治疗验案
(六)心脑并治、攻补兼施法治疗验案
田维柱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师从名医、博采众长,开启中医之路
(二)在继承中创新眼针,在创新中发扬眼针
1.改进眼针的分区定穴方案
2.制定眼针国家标准
3.首次提出“八区八穴”理论
4.首创“眼针带针行走”
(三)形成“调气治神平阴阳,祛痰化瘀调五脏”的学术思想
(四)重视治“神”调“神”
三、临床特色
(一)辨证求本,分期论治中风病
1.中风先兆期
2.中风病急性期
3.中风病恢复期
4.中风病后遗症期
(二)调畅气机,理顺逆气治中风
(三)喜用虫类、重用龙牡治中风
(四)特色眼针疗脏腑、畅经络
1.眼针辨证论治中风病
2.眼针治疗中风病不同时期的优势特色
(五)多种针法联合,协同增效治中风
四、验案精选
(一)平肝潜阳、滋阴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法治疗验案
(三)健脾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验案
(四)祛风化痰通络法治疗验案
(五)平肝潜阳、通经开窍法治疗验案
(六)滋补肝肾法治疗验案
任继学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脑为元神之府,乃人身的最高统帅
1.脑髓的形与象
2.脑髓的功用
(二)破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
(三)提出中风病的三期分治
(四)制定中风病并发症的处理方案
(五)制定中风病治疗十法
1.开闭法
2.固脱法
3.豁痰法
4.潜阳法
5.化瘀法
6.理气法
7.填精法
8.止血法
9.渗利法
10.温阳法
三、临床特色
(一)阐释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
(二)治疗中风病特色疗法
1.针药配合,增强疗效
2.内外兼施,获效颇多
3.变化剂型,各取其长
(三)治疗中风病常用验方
1.理气反正汤
2.醒脑通脉散
3.活络化瘀散
4.益脑丸
5.潜阳息风煎
6.涤痰散
7.豁痰丸
8.两救固脱饮
(四)治疗中风病常用药
四、验案精选
(一)益气化瘀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化瘀息风法治疗验案
(三)祛湿化瘀通络法治疗验案
(四)潜阳息风法治疗验案
(五)祛瘀通络、填精补髓法治疗验案
(六)涤痰息风、活血通络法治疗验案
孙申田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注重辨证,强调手法,创新头针
1.针灸治病,辨证为先
2.重视经络,分经辨证
3.取穴精简,注重调神
4.强调手法,事半功倍
(二)以头针为主治疗中风
三、临床特色
(一)重视诊断,精确辨证
(二)斟酌病情,随机应变
(三)开拓创新,发挥头针治中风优势
四、验案精选
(一)滋养肝肾、通经活络法治疗验案
(二)通窍化痰、活血通脉法治疗验案
(三)平肝潜阳、醒神开窍法治疗验案
(四)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法治疗验案
(五)祛瘀化痰、息风通络法治疗验案(一)
(六)祛瘀化痰、息风通络法治疗验案(二)
李景华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溯本求源,从续命汤美方寻找思路
(二)注重气机的升降
1.气机升发太过
2.气虚无力升发
(三)辨治中风,注重痰瘀
(四)治痰不忘化瘀,治瘀须重化痰
(五)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症
三、临床特色
(一)注重阳气,擅用“续命类方”
(二)治疗中风,注重化痰、化瘀
(三)益气化瘀,用补阳还五汤
(四)擅用柴胡剂,以解脑卒中后抑郁症
(五)把临床经验与院内制剂开发相结合,创立一系列院内制剂
(六)临床宜忌不能忘
1.宜平和心态调畅,忌情绪过激
2.宜清淡饮食,荤素搭配,忌肥甘厚味
3.宜房事有节,忌劳欲无度
4.宜舒筋膏摩,忌静卧不动
5.宜图徐缓,忌急躁求成
四、验案精选
(一)温经通阳、祛风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扶正祛邪、清热疏风法治疗验案
(三)温经通阳、祛风通络法治疗验案
(四)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法治疗验案
(五)通腑泄热、活血化瘀法治疗验案
(六)和解少阳、清热化痰法治疗验案
谷世喆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推崇经典,博采众长
1.熟读经典,精研医理
2.博采众长,矢志临床
(二)法从《内经》,重点在针
1.基本思想,辨证施针
2.临床治疗,辨经取穴
(三)针刺手法补泻得气
1.针刺过程,首重得气
2.得气补泻,强调治神
3.整体原则,贯穿始终
4.注重经络,强调辨证
(四)重视经络辨证诊断
1.强调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不同
2.明确经络辨证次第
三、临床特色
(一)针药结合
(二)颈三针和臀三针
(三)多种刺法,得心应手
1.毫针法
2.围刺法
3.阻力刺法
4.透刺法
5.火针法
6.拔罐疗法
7.头针疗法
8.三棱针疗法
9.皮肤针疗法
10.砭石疗法
(四)中风后遗症
1.方药
2.针灸
四、验案精选
(一)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调神通络,行气活血法治疗验案
(三)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验案
张伯礼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化痰清热,顾护阴津
(二)活血通络,益气填精
(三)调神安神,开窍益智
(四)个体化用药,防重于治
三、临床特色
四、验案精选
(一)益气温阳、化瘀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化痰祛瘀、息风通络法治疗验案
(三)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验案
陈学忠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肾虚血瘀理论的内涵诠释
1.肾为先天之本
2.生理性肾虚
3.血瘀
4.生理性血瘀
5.生理性肾虚血瘀
6.隐潜性肾虚血瘀证
7.老年性肾虚血瘀综合征
(二)肾虚血瘀的临床证候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三)肾虚血瘀理论的应用价值
1.肾虚血瘀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及衰老的病理学基础
2.补肾化瘀是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治则
3.补肾化瘀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治则
三、临床特色
(一)诊疗特色
1.体针治疗
2.灸法治疗
3.穴位注射
4.穴位埋线
5.耳穴埋豆
6.熏洗疗法
7.推拿治疗
(三)常用验方
(四)缺血性中风常用症型及处方
1.肾虚血瘀证
2.气虚血瘀证
3.风阳(火)上扰证
4.痰瘀阻络证
5.阴虚风动证
6.痰浊内阻
7.痰热腑实
(五)特殊药物剂量
(六)药物配伍
(七)特殊药对
四、验案精选
(一)补肾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验案
(三)补气活血法治疗验案
(四)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治疗验案
(五)疏风清热、养血活血治疗验案
(六)辛散温通、扶正祛风法治疗案
郑绍周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遵《黄帝内经》,重阳气,分清浊,升降相因
1.阳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源动力
2.阳气是脏腑气化功能的源泉
3.阳气发病与中风
(二)法《伤寒论》,辨六经,重枢机,灵活加减
(三)肾虚痰瘀致病学说
(四)析风辨治中风学术思想
1.析风求因
2.辨证析风
三、临床特色
(一)补肾化痰活血是基本治则
1.补肾
2.化痰
3.活血
(二)治疗中风病擅用虫类药
1.虫类药的作用
2.在应用虫类药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
(三)活血化瘀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1.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四、验案精选
(一)补肾通络法治疗验案
(二)益气开窍法治疗验案
(三)化痰通络法治疗验案
(四)补益肝肾法治疗验案
(五)补气通络法治疗验案
(六)通腑开窍法治疗验案
赵继福
一、医家简介
二、学术观点
(一)中风病发病的三大病因
(二)袪外风,息内风,袪痰活血
1.祛除外风救治中风
2.平息内风防治中风
3.重视病理产物“痰”的祛除
4.重视病理产物“血瘀”的祛除
(三)中风的辨治分型
1.血瘀肝火型
2.瘀热腑实型
3.痰瘀互结型
4.血瘀阴虚型
5.气虚血瘀型
6.气阴两虚型
(四)辨治中风六法
1.活血化瘀,清肝泻火法
2.化瘀通腑,釜底抽薪
3.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4.活血化瘀,益胃生津
5.益气活血
6.益气滋阴
三、临床特色
(一)注重脾胃在中风病中发病的地位
1.肝脾失调
2.脾胃自病
(二)重视通腑泄热法在治疗中的作用
(三)常用验方
1.脑梗死后遗症1方(五虫汤加减)
2.脑梗死后遗症2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3.脑梗死方(化瘀清散加减)
4.脑出血后遗症1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5.脑出血后遗症2方
6.化瘀清散汤合脑出血后遗症方加减
7.化瘀清散汤合豨莶草方
四、验案精选
(一)益气养阴通脉法治疗验案
(二)活血通脉法治疗验案
(三)滋补肝肾、活血通脉法治疗验案
(四)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法治疗验案
(五)活血化瘀、清肝泻火法治疗验案
(六)补气活血法治疗验案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