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早上四,晚上三电子书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自述传奇人生,阿城感叹他的文字“文章一到了风度,就学不了啦” ☆ 陈丹青、贾樟柯、姜文、李梦、王德威、张艾嘉、张大春诚挚推荐 ☆ 抗战逃难,金门服役,拜叶嘉莹为师,就职联合国,与张艾嘉情同父女……“最后的老嬉皮”生前绝响 ☆ 老顽童自有真性情:人生就是这样,相聚一场,欢欢乐乐,然后曲终人散 ☆ 回望百年烟云,抗战中奔波养家的升斗小民,绑架自行车的台湾黑帮,特殊年代的躁动不安……感知大时代中的细节和温度

售       价:¥

纸质售价:¥56.60购买纸书

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6

作       者:张北海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7-01

字       数:9.1万

所属分类: 文艺 > 文学 > 随笔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张北海在八十高龄时,始书写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动物早上四,晚上三”,谜底即是“人”,这本书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 抗战时期,父亲不愿向日本人投降,母亲不得已带着几个孩子从天津向后方撤离,跨过黄河,抵达西安,最后一家人在重庆团聚;少年桀骜不驯、被父亲赶出家门,见证了台湾五十年代光怪陆离的社会;二哥是宋美龄的专机飞行员,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女儿,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张艾嘉;成为联合国官员,在世界各地工作周游,拥有独一无二的见闻经历;及至暮年,重回山西老家,探寻故里人情;在风烛之年与初恋重逢。 人生就是这样,相聚一场,欢欢乐乐,然后曲终人散。这些简洁平静的文字含有洞明世事的豁达与幽默,也是一位老顽童留给世间最后的礼物。<br/>【推荐语】<br/>☆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自述传奇人生,阿城感叹他的文字“文章一到了风度,就学不了啦” ☆ 陈丹青、贾樟柯、姜文、李梦、王德威、张艾嘉、张大春诚挚推荐 ☆ 抗战逃难,金门服役,拜叶嘉莹为师,就职联合国,与张艾嘉情同父女……“最后的老嬉皮”生前绝响 ☆ 老顽童自有真性情:人生就是这样,相聚一场,欢欢乐乐,然后曲终人散 ☆ 回望百年烟云,抗战中奔波养家的升斗小民,绑架自行车的台湾黑帮,特殊年代的躁动不安……感知大时代中的细节和温度<br/>【作者】<br/>张北海,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长在台北,工读洛杉矶,任职联合国,退隐纽约,著作随缘。 1970年代起,张北海的家成了初抵纽约的华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必到之地。阿城、陈丹青、张大春、王安忆、李安、张艾嘉、罗大佑、李宗盛等人,都是从他的客厅里认识纽约的。1990年代,从联合国退休后,张北海转而虚构《侠隐》,写尽出生地老北京的无限风情。文笔老道,笔下风流,既透露出他骨子里的中国气质,又显示出十足的洋派作风。这部小说被姜文改编为电影《邪不压正》。 2022年8月,张北海仙逝于纽约。<br/>
目录展开

自序:我的故事

去后方

重庆三年:飞虎队、原子弹和风雪夜归人

从北京到台北美国学校

赶出家门

龟驮碑事件

自以为聪明

我脑海中的五十年代台湾

一笔没有还的债

那年秋天我在溪边

金门与我

太平洋乐园

蓝宁

“瓦瓷”和“瓦瓷塔”

哥本哈根

巴基斯坦两天半

东非事件

那年东非夏夜

五台山上,五台山下

五台山下金岗库

一个十字街口

我的初恋

小妹儿

附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