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电子书

《北京的人力车夫》作者又一力作;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叶文心、季家珍推荐。

售       价:¥

纸质售价:¥113.3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美]史谦德, 译者 李兆旭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8-01

字       数:43.6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巧妙地抓住了当时“每天必会,会必演说”的现象,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陆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们的身份、地位、际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的一是,演说在他们的政治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新生的民国陷于运转不良的困境,演说本身及其带来的反响也可能有种种问题,但政治领袖对民意基础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民成为政治权威的来源,说明共和的价值取向已经深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只是在当时尚未完成。<br/>【推荐语】<br/>《北京的人力车夫》作者又一力作;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叶文心、季家珍推荐。<br/>【作者】<br/>史谦德(David Strand) 美国狄金森学院政治学教授。197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关注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城市与自然等。除本书外,还著有《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等。 李兆旭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二级翻译,中国翻译协会会员。202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体育史。<br/>
目录展开

致 谢

引言 共和的中国 (1)

第一章 扇向宋教仁的耳光

革命长路上的政治行者

流动的时代

中山先生到北京

扇向宋教仁的耳光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演说

无声的中国和有声的中国

孔子公开演说吗?

演说者的听众

演说的读书人:对同侪演说,也对民众演说

“要唤起国魂”

政治舞台上的公演

语言的障碍

“登台演说不易”

公开演说的女性

第三章 女性的共和

有“咏絮之才”的女革命家

“烽烟看四起”

“非先有女子参政权不可”

“新红楼梦”

凯莉·查普曼·卡特的中国行

“难道‘国民’这两个字,划开女子单就男子讲的吗?!”

第四章 国民的视角

浮萍般的共和

共产党员、女权运动者、银行家、会计或护士的修养

革命买卖

“大公无我”

“国民看见了什么?”

第五章 下不来台

“不怕过于欧化”

“手提公文包”

总理陆徵祥

在南京和北京开会的参议院

动荡和碰撞中的政党

下不来台的陆徵祥

“时、地、人”

第六章 孙中山最后的演说

“谈革命”

“孙大炮”

孙中山归国之后

最后的演说

老人争取新人

与民众鼻子贴鼻子

总结 领导与被领导

参考文献

索 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