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汲取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宏旨大纲,以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新学说“江河海—新丝路体系”“经济发展反空间”“金三角”“辐射扇”和“点切环”等系列理论为基础,以构建成渝城市群及成渝经济圈、构筑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推进大四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扩大西部对外开放为实例,对重庆、四川及其省会成都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地缘经济与地缘人文地位等诸多发展要素予以深度解析,对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规模扩张、品牌铸造、文化建树、经济崛起、管理营运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进行独特构思,对重庆市、新四川及大成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集聚西部特色产业集群提出独到见解,谋划了复兴“南方丝绸之路”和“北方丝绸之路”,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筑建“新天路”——“亚欧大陆桥”中欧国际高速铁路、国际高速公路,创立中西亚自由贸易区,寻求西部开放国际新口岸新通道,力促新十年西部发展与沿海同步等,形成了一整套的全新改革思路与一系列可操作的创新发展模式。
售 价:¥
纸质售价:¥22.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作者简介
自序
导言 同构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第1节 城市与区域之主体关系:城市群
第2节 城市对区域的主导功能:聚合与辐射
第3节 寻求突破:成渝崛起
第4节 创意新经济:激发继续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第一章 中国经济新体系与川渝关系解说
第1节 中国区域经济新体系:“江河海”与“新丝路”
1. 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主系统——“江河海体系”
2. 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副系统——“新丝路体系”
第2节 联动“江河海”,筑建“新丝路”,力促川渝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1. 构建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大西南龙尾起舞
2. 重振与复兴“南丝路”——构建南亚高速公路国际经济走廊
3. 贯通南北“新丝路”,筑建“新天路”,寻求西部开放新口岸
4. 筑建中欧国际铁路,连接亚欧非,打开中国西部出境新通道
第3节 独特而奇妙的双城群团:成渝椭圆城系
1. 全球罕有的“双核城际关系”——成渝同辉巴蜀
2. 共生互动的多维架构——双核椭球的六大定律
3. 双心椭球的引力与张力
第4节 中国西部大三角经济区:成渝西大版块
第二章 大重庆扩张新思路
第1节 市区地理环境解构:多中心型大都会
1. 地无三尺平
2. 各成小中心
3. 七十年沧桑巨变
第2节 走出山城:构建全域大重庆
1. 渝西“江八县”腹地广阔
2. 区域中心城市组团
3. 渝永经济一体化
第3节 产业六支柱:大工业、大物流、大农业、大地产、大旅游、大水电
1. 机电兵工前世今生——钢铁、机械、汽摩三足鼎立
2. 城市国资巨幅增值——大地产是城市经营的杠杆
3. 穿山越岭通江达海——构建水陆联运大物流西部交运副枢纽
4. 长江上游景观长廊——开发旅游丰满城市品牌形象
5. 山地农业天高水阔——大城市带动大农村
6. 涡轮之上的城市与山乡——阶段的辉煌与将来的转向
第4节 城市文化升位:从江埠开放到工商崛起
1. 巴文化中心
2. 野性码头
3. 工商聚市
第5节 城市个性推介:中国山水第一城
1. 重庆不仅是山城
2. 国际城市大品牌
第1节 城市街区形制:一中心型大都会
1. 上古规划制度与城市风水
2. 环状干线网状支线街道
3. “一中心型”街道格局
第2节 城市突围战略:超越平原,构建全域大成都
1. 山水环绕的园林城市和田园城市
2. 青羊肆(宫)三桥拜太阳
3. 大城区+大平原+环山区的全域城市
第3节 城市开发布局:一核心城、一大平原、一环山带
1. 马可·波罗的第一感觉
2. 成都是否要上山
3. 成都可上哪座山
4. 全国首个城市风景园林名胜体系规划
第4节 城市业态定位:中国西部“新四大产业中心”
1. 国际化的中国西部商贸中心
2. 国际化的中国西部金融中心
3. 国际化的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4. 国际化的体验旅游产业中心
第5节 城市功能分区:三大核心区+六大互动区
1. 中央商务区——CBD
2. 中央文化区
3. 中央办公区
4. 六个互动区
5. 都市工业与都市农业
第6节 城市交通突变
1. 城际交通绕站而行——快速通道网络系统
2. 市政交通消堵保畅——艰难而急迫的命题
3. 大西部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建设
第7节 旅游资源团团围合: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3. 蜀国多仙山,中有大成都——变经过地为出发地和目的地
第8节 宜居城市:时代新概念
1. 成都房地产市场半径
2. 成都是否真宜居
3. 城市宜居诉求不断升级
第9节 城市营销攻略:西部文化第一城
1. 上古中古文化空前开放——文化是成都的姓名
2. 生活休闲与经济繁荣——文化是成都的本位
3. 文化积淀最深的城市——文化第一城当之无愧
第四章 大四川发展新创想
第1节 天府之国变革之路:从四个跨跃到五个提升
1. 天府美名由来
2. 四个跨跃
3. 五个提升
第2节 交通引擎:中心·枢纽·网络·节点
1. 省域交通格局巨变——一中心枢纽三级网络八城节点大体系
2. 全川客货运体系——一主两环六射二十二点和四港八园
3. 拉近全国距离——中西部4小时交通圈、东西部8小时交通圈
4. 城际铁路、城际轻轨——区域中心城市与特大中心城市同步
5. 天路新跨跃——四川国际铁路和国际公路直通欧洲大陆
6. 第二条“天路”正在艰难而勇毅延伸
第3节 能源动力:努力筑建西部新能源产业高地
1. 西电东送——“水电大省”的尴尬与忧思
2. 燃煤短缺——四川陷入水电煤电恶性循环怪圈
3. 新型能源——四川最具潜力优势
4. 筑建高地——四川新能源产业如何最佳布局
5. 外向拓展——川企应投资省外境外新能源产业开发
第4节 经济强省:产业版块、产业集群与产业支柱
1. 省域经济“三大版块效应”——政府口径
2. 县域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专家视点
3. 产业政策“三个一工程”与40余个产业集群
4. 省域5个经济区
第5节 工业强省:营建园区凝聚集群铸造航母旗舰
1. 工业布局位移倾向集中
2. 老国企大工业新机遇
3. 沿海轻工小商品制造业平台向西部转移
第6节 农业强省:从自给自足到国际订单
1. “猪米之乡”还是“鱼米之乡”
2. 现代大农业必由之路
第7节 茶业大省:三足鼎立的茶业经济带
1. 全球全国全川茶业历史、现状与前景概观
2. 川西引领川南、川北茶业生态经济,创百亿产业
3. 规划“双千工程”,推广“四个模式”,打造“三带”“三体”
4. 疾呼省部联合设立“中国西部茶叶产品出口质量检测中心”
第8节 旅游强省:倾力打造九大旅游走廊
1. 四川旅游,从散点式开发、环线式经营到走廊式发展
2. “九大旅游走廊”解读
3. 构建“两圈两群九走廊”大旅游复合产业体系
4. 几个重点景区如何打造
5. 四川旅游界的传奇
6. “十二五”期末翻两番,四川争创年旅游收入30000亿元
第9节 文化强省:开拓文化创意产业新路
1. 打造几个百亿文化产业工程
2. 营建几大文化产业博览园及文化主题乐园
3. 构筑几大影视城及明星梦工厂
4. 造就几支传媒与出版集团军
5. 布局几个文化创意产业试点城市
6. 完成一批传统文化抢救工程
第10节 省管县、强县扩权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
1. 裁撤地级市,消除“诸侯经济”现象
2. 省直管县、强县扩权的措施与模式
3. 未来四川新区划1+3+3+1模块设想
4. 并举发展城市群、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
第11节 策划西昌:中国休斯敦,东方日内瓦
1. 阳光与流水垄断、鲜花与稻麦簇拥的府库天堂
2. 中国西部冬季度假体验旅游胜地
第12节 策划遂宁:川中新枢纽
1. 观音故里
2. 船山意象
3. 川渝中点
第13节 策划大川北:川北陕南经济一体化
1. 川北与陕南——融入“西三角”
2. “一城一山一关”——川北与陕南联动的关键区域
3. 大川北与成渝双核对接的焊接点
第14节 策划新川南: “内自泸宜”一体化
1. 龙城盐都嬗变
2. 酒城泸州与酒都宜宾
3. “内自泸宜”金三角城市组团经济再造
第15节 策划川西南:“雅西攀”一体化
1. 攀枝花优势领先
2. 雅安的前世今生
3. “雅西攀”“三点一线”与“七星点斗”经济发展新趋向
第16节 策划大成都“成德绵—成眉乐—成资”一体化
1. 成都经济区——“成绵德眉乐资”六城市一体化
2. 城际经济区各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铸造攻略
3. “成德绵资眉乐”城市组团与“成三角”经济区域
第17节 灾后重建,举国援手,逆势崛起
1. 四川在危机中崛起
2. 中央及全国各省市的推助
3. 灾后重建是四川经济发展的拐点
4. 文化重建催生文化产业新经济
第五章 纵深: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新考辨
第1节 理论并非灰色:创新是国家发展之原动力
1. 什么是GDP
2. 霍夫曼系数的时代变迁
3. 基尼指数的由来
4. 关于恩格尔系数
5. 区域发展指数之缘起
6. 区域经济反空间
7. 交通工程学的发展
8. “成渝城市群”概念及“成渝椭圆城系”假说
9. 统筹城乡发展领域
10. 《国富论》与“经济人假定”
第2节 开放开拓:孕怀“金三角”“辐射扇”“点切环”新理念
1. “金三角区域”理论,否定“两点一线”的“线段论”
2. “辐射扇”“点切环”VS“同心圆”
第3节 新旧思维博弈:从城市出发
1. 城市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主干
2.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支点和中心
第4节 西部再开发:新10年与沿海同步
1. 第2个10年西部再开发战略
2. 西部大开发“四个深化”
3. 第10届“西博会”的成果与伏笔
4. 新10年大西部直追沿海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