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国学常识电子书

“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谁所创造。

售       价:¥

纸质售价:¥22.00购买纸书

79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9

作       者:曹伯韩

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1-02-01

字       数:12.2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9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29条)
本书是向国学门者提供的*读本。全书内容全面,要完备,涵盖了国学概况、考证学、考古学、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科学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并包含其学术源流的变化发展,及其学术派别和代表人物的介绍。     本书条理清晰,体例严谨,首先叙述国学轮廓,使读者对国学有大概了解;其次介绍考证学与考古学的成果,使读者略知治学的工具和方法;再次以在国学中的地位,分述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并按时代次序排列,使读者知其演变迹象;*后略述科学与艺术,以示其在国学中的重要地位。概言之,本书实为向国学殿堂迈的曲径通幽之径,登堂室之阶。<br/>【推荐语】<br/>   一代国学大师曹伯韩先生心血力作     国宝级学术泰斗周有光先生推重的国学读本     民国以来系统性强、传阅率高、影响力大的国学启蒙教材     与章太炎《国学概论》、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足鼎立的文化经典     国学是什么?为何学国学?国学怎么学?   作为现代人,必须懂传统;作为中国人,必须知国学。 “四书”是指哪四本书?“五经”又是哪五部经书?为何还有“十三经”?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为何还有“二十五史”、“二十六史”? “诸子百家”究竟有没有百家?《四库全书》是否包括全部古书?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子?唐宋八大家又指哪八家? 什么是“散文”?什么是“骈文”?什么又是“八股文”? 什么是“传奇”?什么是“话本”?什么又是“元杂剧”? …… 翻阅本书,你将轻松地找到答案。<br/>【作者】<br/>曹伯韩(1897-1959),著名的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曾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汉字整理部副主任、第二研究室主任,兼《中国语文》编委等职。他学识渊博,勤勉有加,一生致力于语言研究和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著有20余部有关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通俗读物,为普通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国学常识》通俗流畅,深浅出,要完备,体例严谨,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的之书。<br/>
目录展开

第一章 概说

一 所谓国学

二 国学在清代

三 国学的分科

四 国学的派别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 语文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 所谓小学

一三 六书

一四 字形的演变

一五 字义的演变

一六 训诂学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 方言学

一九 字音的变迁

二○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 双声叠韵

二二 反切

二三 四声

二四 音韵学

二五 字母

二六 韵部

二七 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学

二九 殷墟发掘

三○ 甲骨之学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 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 书籍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 版本之学

三七 校雠之学

三八 章句之学

三九 目录之学

四○ 图书分类法

四一 辑佚及辨伪

四二 类书及丛书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 经学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 《易经》

四六 《书经》

四七 《诗经》

四八 三礼

四九 《春秋》

五○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 经之传授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 清代的经学

五六 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谓正史

五八 正史的内容

五九 编年史

六○ 纪事本末

六一 别史

六二 政书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 学术史

六五 史评

六六 地理

六七 历史哲学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第七章 诸子

七○ 诸子的学术派别

七一 儒家

七二 道家

七三 墨家

七四 别墨及名家

七五 法家

七六 兵家及其他

七七 王充之学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第八章 佛学

八○ 初期的佛教

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八三 小乘诸宗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八六 佛学与儒学

八七 因明学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第九章 理学

九○ 宋明理学的产生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九二 张载及二程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九五 浙东学派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九七 王阳明之学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九九 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一○○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第十章 诗赋词曲

一○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一○二 最早的诗总集

一○三 楚辞

一○四 赋

一○五 乐府

一○六 五言诗

一○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一○八 唐诗

一○九 李白、杜甫

一一○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一一一 词

一一二 重要词人

一一三 散曲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一一七 六朝文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一二○ 所谓古文义法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一二三 文艺论评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一三○ 宝卷、弹词、鼓词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一三五 数学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一三七 医学

一三八 应用技术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一四○ 艺术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一四二 音乐

累计评论(29条) 17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