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绪论
研究史与当前研究动态
研究的立场、视角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论与实在论
二、关于传统的“发明”及文化再生产的理论
三、民俗主义思潮的新视角
四、公共民俗学领域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一、传统(Tradition)
二、国家(Nation State)
三、文化表述(Cultural Representation)
四、文化涵化(Culture Acculturation)
研究方法论
一、田野选点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端午节事象的调查
三、核心元素和变动元素的划分以及端午习俗基本分类的准则和可能性等问题
四、端午节在现代社会的变迁问题
资料来源及说明
一、前辈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古籍文献中的史料
三、地方志的民俗资料
四、田野调查记录和报告
五、报刊和网络等媒介资料
第一章 端午节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形成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期
第三节 隋唐至宋元时期:繁盛期
第四节 明清时期:普及期
第五节 端午符号系统的构建
第二章 端午习俗的事项类型
第一节 节日事项的共有、扩散和移借
一、共享性与地域性
二、节日事项的扩散形态
三、节日事项的移借现象
第二节 乏水地区过端午:厌胜、竞技与社会交往
第三节 临水地区过端午:竞渡、送瘟与画舫嬉游
第四节 港澳台地区的端午形态
第五节 其他国家的端午过节方式
第六节 核心元素与变动元素
第三章 少数民族与端午元素:文化多样性
第一节 文化涵化与少数民族端午
第二节 文化误读与少数民族五月节
第三节 苗族的龙船节:龙舟竞渡与向龙祈雨的信仰
一、施洞龙船节的起源传说
二、施洞龙船节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过端午”语境下涵化过程的三种模式
第四章 民族国家与端午节:现代性
第一节 “屈原”与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法定假日建构
一、历法改革后对端午节的继承与革新
二、1949年之后从迷信到文化资源的转化
第三节 端午申遗事件与大众媒体的表述
第四节 端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
第五节 文化民族主义的思考
第五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
第一节 湖北省“屈原故里”秭归的端午节再造
第二节 湖南省汨罗江畔的龙舟竞渡
第三节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神舟会”
一、仪式诸阶段
二、神舟会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三、政府的保护规划与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公共民俗的发展趋向
第六章 传统节日的民间叙事与民族国家的文化表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