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华饮食文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文化常识系列电子书

    中国人素来重视饮食。相应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的丰富。但是,很多人一听到饮食,都只是想到了烹饪饮食。其实,我国饮食文化不仅于此,它还包括了茶文化、酒文化等多方面。《中华饮食文化》由赵荣光著,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上述饮食文化,以及饮食礼仪文化。敬请中华饮食文化爱好者阅读,或想在此方面增长见识的人阅读。

售       价:¥

纸质售价:¥36.00购买纸书

34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赵荣光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11-01

字       数:10.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华饮食文化》由赵荣光著,这是一本介绍我国饮食文化的通俗读物。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具体内容涉及素雅清高的茶文化,热情温馨的酒文化,形神美和的烹饪文化以及温文尔雅的食礼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br/>【推荐语】<br/>    中国人素来重视饮食。相应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的丰富。但是,很多人一听到饮食,都只是想到了烹饪饮食。其实,我国饮食文化不仅于此,它还包括了茶文化、酒文化等多方面。《中华饮食文化》由赵荣光著,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上述饮食文化,以及饮食礼仪文化。敬请中华饮食文化爱好者阅读,或想在此方面增长见识的人阅读。<br/>【作者】<br/>     赵荣光(1948- ),中国饮食史、饮食文化学科拓人,国际知名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1993),从事学科研究与教学累30年,有约200篇学术论文发表,出版《中图古代庶民饮食生活》、《赵荣光食文化论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满汉全席源流考述》、《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中国饮食文化史》、《〈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等十余部专著。长期以来其多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为海内外学界所高度关注。现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br/>
目录展开

序 认识中国的标志

中华饮食原料文化

中华饮食原料

中华面食文化

麦饭的历史

粉食之始

面粉酵法技术

点心的由来

“汤饼”与面条

馄饨与饺子

胡饼

河漏

中华稻米文化

中国人的粒食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粒食品种

稻米食品的历史形态

中华饮食文化区域性

中华饮食的文化区位类型

中国饮食文化圈的历史成因

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

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

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概况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

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

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

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

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

素食文化圈

中华饮食民俗与礼仪

中华饮食民俗

诞生礼食俗

冠笄礼食俗

婚事食俗

结婚三日食俗

寿庆食俗

丧事食俗

中华节令饮食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节

腊八节

送灶节

中华筷子文化

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筷子文化的民族认同

筷子的功能

用筷礼仪与禁忌

中华饮食礼仪

中国食礼的起源

宴客的延请礼仪与请柬

筵宴座次

现代宴席上的礼仪

进食礼仪

中华饮食文化十大历史伟人

燧人氏

灶君

神农氏

仪狄

伊尹

孔子

刘安

陆羽

李白

袁枚

中华烹饪技术与调味文化

中华烹饪技术

主食品特色

副食品特色

中国传统烹调方法

中华调味文化

咸味调料

酸味调料

甜味调料

苦味调料

辛香味调料

鲜味调料

涩味

中华饮食文化十美风格

中华茶酒文化

中华茶文化

茶文化的肇始与形成

茶的种类与制茶

茶水

茶器

烹制

品饮

中华酒文化

黄酒

白酒

葡萄酒

啤酒

酒礼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