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任主编罗大伦博士跨界新作。 ★这是一本未被今人参透的“家长规”,一本教你和孩子成“人”成“功”的国学经典。 ★这不仅仅是一本如何教育你和孩子守规矩的国学经典,更是一本从医学、心理学、国学全视角深度解析,帮你从小到大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的现代积极心理学范本。
售 价:¥
纸质售价:¥24.3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前言 一路有善,无所不能
1.父母呼,应勿缓
培养孩子的良好社会关系要从“父母呼,应勿缓”开始
思维习惯有这么重要吗?可能国外的心理学家的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它。
互动的好习惯,能在方方面面帮你大忙
不懂规矩的人,生活中会欺软怕硬
2.父母命,行勿懒
《弟子规》的真正意思是“父母规”
懒都是惯出来的
勤劳,才是父母送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成功的不二法门:多为大家做事
3.父母教,须敬听
做什么事都要明白“目标,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结果”
人生的大格局从“敬”开始
成功的人容易看到别人好处,不幸福的人最擅长挑别人的错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敬的态度,都可以让我们进步
从小不学会敬人敬事,长大后做什么都被人看不起
4.父母责,须顺承
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爱你
无论父母正确与否,都要先考虑父母的感受
对父母的批评,应该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
学会顺势而为,一生从容不迫
5.冬则温,夏则凊
“冬则温,夏则凊”并不是让小孩子去暖被窝
如果你只会观察别人的“恶”,最后一定深受“恶”害
不要奢谈感恩,感恩也是需要能力的
6.晨则省,昏则定
心中有对父母的爱就行了吗
把善的意愿表达给他人,这是生活的一种能力
养成善的习惯,生命就会少很多负能量
你怎么做,你的孩子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7.出必告,反必面
父母对我们的担心是一辈子的
活在“关爱的网络”里,我们才可能从优秀到卓越
不会与家庭成员良好互动的人,在社会上也会失道寡助
8.居有常,业无变
父母的很多病,都是为孩子担心出来的
空间稳定的人更容易成功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9.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人性的一大弱点:过分关注“大”,嫌弃“小”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说法害人不浅
做事任意妄为,势必害人害己
为什么抱孩子的人特别难打车
《弟子规》里面,其实讲的都是现代心理学的道理
10.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自己私欲的过程
与人分享是人生快事
自私的人,最终都是失败
与人分享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
“不要责怪贪官”
11.亲所好,力为具
“平静的海面上永远锻炼不出伟大的航海家”
对孩子的希望,一定不要过度和方向不明
不努力成才,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哪些事做儿女的要替老人做主
为老人养心的事情,我们是否“力为具”了
12.亲所恶,谨为去
从小斩断恶习,长大才有出息
人生最骄傲的事,莫过于调理好父母的身体
待人接物,随时注意不要侵犯他人利益
那么,为什么要协调呢?我举个例子。
13.身有伤,贻亲忧
如果我们身体受伤,等于给父母平添了痛苦
一定要学会成为家人的健康保护神
14.德有伤,贻亲羞
你做的任何事,都会回馈到你和你家人的身上
如果一个人在团队里肆意妄为,结果会让大家都蒙羞
不要因为自己德行的问题,伤害到大家赖以生存的整体
15.亲爱我,孝何难
孝道还需要教吗
每一个孝顺的人,身上都有“神”的光彩
16.亲憎我,孝方贤
恨孩子,主要责任在父母身上
面对负面刺激,我们很容易学会逆来顺受
不管别人如何发出不良信息,我们都要秉持内心的善良
17.亲有过,谏使更
丧失什么也别丧失童心
养育孩子,是我们重新提升自己的机会
像孩子一样纯净,我们就不会活得那么累
18.怡吾色,柔吾声
不好好说话,再合理的事都不合理
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19.谏不入,悦复谏
做再难的事,都要抱持愉悦的心情
快乐做事才会很快成功
20.善巧劝,终无怨
进步就是不断找到身边的榜样,然后克隆他
有效沟通的秘密:尊重对方的观点、思想体系、人生规划
21.亲有疾,药先尝
别把有病的身体全部交给医生
不懂医学知识,可能伤害家人健康
医生“尝药”是为患者负责
22.昼夜侍,不离床
时刻关注父母的身体才能掌握重要的治疗信息和依据
疾病在一天里面,有着明显的发病规律
父母生病了,很多人都不会照顾
23.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孝父母,百善先,仁之本,莫等闲)
对待逝去的老人,尽礼要像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
保有对亲人的感恩,莫等闲
唯有善,让我们一天天强大
后记 人生遇到困难时,看看《弟子规说什么》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