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特大城市批发市场的物流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丛书)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1.20购买纸书

11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潘裕娟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05-01

字       数:11.3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汽车与交通运输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以广州为案例地,从“结—流—网络”角度揭示了批发市场的物流活动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形成机制。本研究有助于加强经济地理学中物流活动空间和批发业区位的研究,并能为特大城市批发业和物流业的优化方向、未来相关规划与空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br/>【作者】<br/>曹小曙,博士,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所长。西北城镇化与国土环境空间模拟重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交通运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规划、历史地理、物流地理等领域的研究。 潘裕娟,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现任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主任、规划专业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物流地理等方面的研究。<br/>
目录展开

出 版 说 明

前 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理论背景

(一)批发市场的物流活动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地理学对流通现象的研究有限

二、 实践背景

(一) 广州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流通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 物流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 批发业的经营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一) 批发市场的物流空间格局特征

(二) 物流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

(一) 城市物流

(二) 批发市场

(三) 物流空间

二、 理论基础

(一) 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二) 经济基础理论

(三) 社会网络理论

(四)场论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框架

(二) 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一) 多尺度空间分析

(二) 实地调查

(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四) GIS空间分析、遥感影像解译

三、 资料来源与数据评估

(一) 文献资料

(二) 批发市场资料

(三) 货物流动及批发市场物流运营情况资料

(四) 二手资料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国内外批发业的发展

一、 美国

(一) 20世纪以前

(二)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三) 20世纪40~70年代

(四) 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二、 日本

(一) 20世纪50~60年代

(二) 20世纪70~80年代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三、 中国

(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二) 1978~1984年

(三) 1985~1999年

(四) 2000年以后

第二节 批发业空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一、 国外研究

(一) 20世纪30~40年代依附于区位论的批发业区位研究

(二) 20世纪40~60年代受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影响,学者流行用与批发贸易相关的指标来测量城市中心性

(三) 20世纪70~90年代文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对批发业区位进行研究,并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程度加深;二是通过研究批发业来探讨城镇体系

(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物流管理方式和物流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发展,批发业跟现代物流业的结合日益重要,学者更多地关注批发业的空间优化

二、 国内研究

(一) 批发市场的空间布局及其区位因素

(二) 批发市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三) 批发市场的辐射力

第三节 物流空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一、 国外研究

(一) 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港口及港口体系研究

(二) 20世纪60~80年代,货流空间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关注货运及仓储设施的布局

二、 国内研究

(一) 20世纪80~90年代初侧重省级区域间的货物运输联系

(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注港口体系的研究

(三) 踏入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化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批发业和物流业在广州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广州流通业发展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广州批发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广州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一、 物流业规模

二、 物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 生产要素

(二) 需求条件

(三) 相关及支持产业

(四) 政府支持

第四节 小 结

第四章 广州批发市场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批发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批发市场的空间演变

一、 演变历程

(一) 20世纪80年代

(二) 20世纪90年代

(三) 2000年以来

二、 演变轨迹

(一) 理论模型

(二) 计算结果

三、 演变特征

(一) 城市中心布局偏好突出

(二) 从城市中心沿交通干道扩展

(三) 集聚和扩散作用同时发生

第三节 不同类型批发市场的空间格局

一、 类型划分

二、 空间布局

三、 空间演变

(一)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二) 纺织品批发市场

(三) 文体用品批发市场

(四) 皮材皮具批发市场

四、 集聚与扩散

(一) 茶叶批发市场

(二) 玩具礼品、批发市场

五、 批发市场群

(一) 交通指向性明显

(二) 地域集中性突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广州批发市场物流网络格局

第一节 供应物流网络格局

一、 研究方法

(一) 构建2—模网络

(二) 网络中心性分析

二、 货物流动的结构特征

(一) 外向型供应为主

(二) 主要供应流突出

(三) 城市内部不均衡的集货格局

三、 网络分析

(一) 珠三角、省外城市和白云区是物流网络的核心供应地

(二) 流花服装和中大布匹批发市场群是物流网络的核心接收地

(三) 南沙区、黄埔茅岗批发市场群等是物流网络的边缘结点

第二节 销售物流网络格局

一、 研究方法

(一) 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划分法

(二) 因子分析方法

二、 货物流动的结构特征

(一) 出现批发贸易功能与物流功能的空间分离,但比重不大

(二) 以基本经济活动为主,并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珠三角和省外城市为重要支点的星形流动格局

(三) 非基本经济活动网络格局

三、 流场识别

(一) 销售场

(二) 供应场

(三) 基本活动场与非基本活动场

第三节 不同类型批发市场群的物流网络格局

一、 网络中的供应地与销售地

(一) 供应地

(二) 销售地

二、 网络格局特征

(一)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群

(二) 纺织品批发市场群

(三) 皮材皮具批发市场群

(四) 建材批发市场群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批发市场物流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批发市场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 自发性

二、 政府行为

三、 市场因素

四、 交通条件

五、 土地资源

六、 人口因素

第二节 货物流动格局的影响因素

一、 源地推力因素

(一) 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 地方政府的推动

二、 目的地拉力因素

(一) 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 目的地的需求

三、 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和保障力因素

第三节 综 合 机 制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一、 批发市场的布局演变过程中,集聚与扩散作用同时发生

二、 城市物流网络空间特征明显,货物以外向型流动为主,城市内部呈现西强东弱、南北低的格局

三、 关于批发市场物流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

参 考 文 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