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自序
导论
一、时代呼唤中国管理哲学
二、走“综合创新”之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文化资源
四、中国管理哲学的基本特征
五、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和管理模式
第一编 管理与人性
第一章 中国管理与人性假定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与孟子的性善论
二、荀子的性恶论与“宽猛相济”、“礼法合一”
三、韩非的“自为”人性论与法家的“循法而治”
四、“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与道家的“无为而治”
第二编 自我管理
第二章 儒家“三达德”思想与管理者的人格塑造
一、“儒商”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智、仁、勇”的君子人格论
三、塑造具有“四商”品格的现代儒商
第三章 孔子的“三忘”思想与管理者的精神境界
一、“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
二、“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
三、“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第四章 老子的“上善若水”与塑造管理者的“圣人”品格
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二、“居善地”(“处众人之所恶”)
三、“心善渊”与“与善仁”
四、“言善信”与“正善治”
五、“事善能”与“动善时”
第五章 道家的“自胜者强”与管理者的“无为”品格
一、“知雄守雌”
二、“和光同尘”
三、“四不”之德
四、“我有三宝”
五、“不言之教”
第六章 兵家的“为将之德”与管理者的理想人格
一、“利国保民”与管理者的价值取向
二、“为将五德”与管理者的理想人格
三、“将有五危”与管理者的大将风度
第三编 立身行事
第七章 孔子的“义以为上”与管理者的价值理念
一、“义以为上”
二、“见得思义”(“见利思义”)
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第八章 儒家的“君子谋道不谋食”与管理者的快乐人生
一、快乐是一种价值选择
二、物质快乐是一种“减法哲学”
三、精神快乐是一种“加法哲学”
第九章 儒家的“孝悌之道”与管理者的道德人生
一、“孝”的基本内涵
二、“家和万事兴”
三、百善孝为先
四、事业的成功与“亲情”的失落
第十章 儒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圆满人生
一、知识人生
二、道德人生
三、智慧人生
第十一章 道家的“有无相生”与管理者的创新思维
一、否定思维与企业创新
二、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三、“虚实相资”与填补、创造市场
四、“行使管理权于无形之中”
五、“给人生留下空白”
第十二章 道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潇洒人生
一、“身重于物”与“淡泊名利”
二、“少私寡欲”与“知足常乐”
三、生死寿夭如昼夜交替
第十三章 道家的“形神双修”与管理者的健康人生
一、“精气”理论与气功疗法
二、“顺其自然”与自然医学
三、“养神”理念与心理疗法
四、“人生价值论”与“意义治疗学”
五、“不合理信念”与“认知疗法”
第十四章 《孙子兵法》与管理者的经营谋略(上)
一、“避实击虚”与寻求卖点
二、“兵贵神速”与“抢先半步”策略
三、“奇正之术”与企业的制胜之道
第十五章 《孙子兵法》与管理者的经营谋略(下)
一、“迂直之计”与企业的迂回战术
二、“攻心夺气”与企业的心理战术
三、“因粮于敌”与企业的借助策略
第十六章 法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经营之道
一、“舍小取大”与“利益双赢”
二、开拓市场与名人效应
三、“审名”思想与名牌商标
四、“竞和”理念与出奇制胜
第四编 有为而治
第十七章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管理者的柔性管理(上)
一、“正己正人”与“自我管理”
二、“为政以德”与“形象管理”
三、“三贵之道”与礼仪文明
第十八章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管理者的柔性管理(下)
一、“仁爱管理”与“德主刑辅”
二、“以和为贵”与“协调管理”
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定位管理”
第十九章 儒家的诚信之道与管理者的信用管理
一、树立信用意识,防止信用流失
二、精心培育企业员工的信用资源
三、实施企业信用工程
第二十章 儒家的性情论与管理者的情感管理(上)
一、儒家论情感
二、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三、以情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十一章 儒家的性情论与管理者的情感管理(下)
一、以情构建系统的激励机制
二、学会以情用人
三、“容人伤尊”与“容人之私”
第二十二章 法家的“以法治民”与管理者的刚性管理
一、“以法为本”与现代制度化管理
二、建构企业多元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三、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王熙凤以法协理宁国府
第二十三章 法家的“以术治吏”与管理者的控制管理
一、“臣主之异利”
二、“察奸之术”
三、“防奸之术”
四、“除奸之术”
五、全面评价韩非的“术治”
第二十四章 兵家的“宽严相济”与现代企业管理艺术
一、“将能而君不御”与管理者的“分身术”
二、“文武兼施”与管理者的管理艺术
三、“陷之死地然后生”与“危机管理”
第五编 无为而
第二十五章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内涵
二、管理者要“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四、“不争之德”与“蓝海战略”
第二十六章 儒家的“无为而治”与“黑箱”管理艺术
一、儒家“无为而治”的内涵和特点
二、“德修于己”与“人自感化”
三、“逸于得贤”与“黑箱”管理艺术
四、“行其所无事”与“自动化管理”
第二十七章 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
一、天道“自然”,人道“有为”
二、“明主治吏不治民”
三、“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四、“虚静以待”的“自神之术”
第二十八章 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与“因循”管理之道
一、“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二、“治大者不治小”
三、“君无为而臣有为”
四、“因材质而用众”
第六编 管理境界
第二十九章 中国管理的四种境界
一、“管理实践”境界
二、“管理科学”境界
三、“管理道德”境界
四、“管理智慧”境界
第1版后记
第2版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