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朱丹溪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3.00购买纸书

298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潘桂娟,杜松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01

字       数:13.9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中医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生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卒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镇人。元代著名医家,滋阴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其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称“金元四大家”。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等。朱丹溪援理医,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将“气、血、痰、郁”作为临床辨证的纲领。朱丹溪之后受众者甚广,其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不仅对明清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促了日本江户时代汉医后世派的形成与发展。本书内容,包括朱丹溪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后世影响等。【作者】<br/>杜松,女,1 978年出生,辽宁省丹 东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所副研究员,医学博士,中医基础 理论专业;从事中医诊法理论研究、中 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现代重大疾病的 中医诊疗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结构研究。参编《温病大成》《中医学 导论》。《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 编委。<br/>
目录展开

前言

凡例

内容提要

编写说明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医学背景

(三)家族背景

二、生平纪略

朱丹溪年谱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现存著作

(一)朱丹溪本人所撰著作

1.《格致余论》

2.《局方发挥》

3.《本草衍义补遗》

(二)朱丹溪门人整理的著作

1.《丹溪心法》

2.《金匮钩玄》

3.《丹溪手镜》

4.《丹溪医按》

5.《脉因证治》

二、亡佚著作

1.《外科精要发挥》

2.《伤寒论辨》

3.《宋论》

4.《风水问答》

三、托名朱丹溪的著作

1.《脉诀指掌图》

2.《胎产秘书》

3.《怪疴单》

四、与朱丹溪相关的著作

1.《脉诀指掌》

2.《产宝百问》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师从许谦,学习理学

(二)研读经典,融会贯通

(三)集金元诸家之长

二、学术特色

(一)阳有余阴不足论

1.阳有余而阴不足与气有余而血不足

2.从老幼论阴阳平衡——阴精难成而易耗

3.提倡“滋阴降火”

4.重在辨证论治

(二)相火论

1.“相火论”之源流

2.“相火论”之内容

(三)“气血痰郁”学说

1.气血

2.痰证

3.郁证

(四)养生理论

1.茹淡饮食,使味不偏

2.推崇“倒仓”,清除郁积

3.房中养生,注重节欲

4.正心收心,养性为要

(五)批评《局方》之弊

临证经验

一、诊治法则

(一)诊法要领

1.司外揣内,四诊合参

2.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重视问诊,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1.治病求本,重在审因

2.顾护胃气,不可妄攻

3.主张王道,反对攻邪

4.善治未病,未病先防

(三)特色治法

1.滋阴降火

2.祛痰法

(四)组方特点

1.寒热并用

2.升降并行

3.正邪兼顾

4.专病专方

二、杂病诊治

(一)痰证

1.提出“百病多兼有痰”

2.治痰以顺气为先,治脾为本

3.倡“窠囊”之说,痰瘀并治

4.以二陈汤为“治痰要药”,辨证加减

(二)中风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鉴别诊断

5.预后

6.方剂

7.医案举隅

(三)痛风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鉴别诊断

5.方剂

6.医案举隅

(四)脾胃病

1.呃逆

2.噎膈

3.吞酸吐酸

4.恶心

5.嘈杂

(五)鼓胀

1.病名

2.病因病机

3.辨证治疗

4.方剂

5.医案举隅

(六)咳嗽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特殊治法及方剂

5.医案举隅

(七)哮喘

1.病名

2.病因病机

3.辨证治疗

4.方剂

5.医案举隅

(八)疟疾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方剂

5.医案举隅

(九)痿证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方剂

5.医案举隅

(十)泄泻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方剂

5.医案举隅

(十一)诸痛证

1.头痛

2.眉眶痛

3.胁痛

4.心脾痛

5.腹痛

6.腰痛

(十二)眩晕

1.病因病机

2.辨证治疗

3.方剂

4.医案举隅

(十三)黄疸

1.病因病机

2.辨证治疗

3.方剂

4.医案举隅

(十四)血证

1.咳血

2.呕血

3.吐血

4.咯血

5.衄血

6.溺血

7.下血

(十五)水肿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治疗

4.方剂

5.医案举隅

(十六)痈疽

(十七)妇科诸病候

1.月经病

2.崩漏

3.产前调治

4.产后病

5.带下病

6.医案举隅

(十八)儿科诸病候

1.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喂养

2.小儿发病与母体密切相关

3.儿科常见病证诊治

4.医案举隅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一)丹溪学派的形成

(二)朱丹溪的弟子

三、后世发挥

(一)对“滋阴学说”的发挥

(二)对“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发挥

(三)对“气血痰郁”四伤学说的发挥

四、国外流传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