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产业转型升级的C3 模式:中卫体系经验与大陆实践》借鉴了台湾中卫发展中心在台湾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全国经济百强县昆山的产业集群实践,以丰富的案例剖析了自行车、数控机床、电子、汽车以及服务业等多种类型产业集群的成功模式,从实践到理论阐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如何实现协同研发、共同步,实现从产业聚集(Cluster)到聚合(Cooperation),*后到聚变(Coevolution)的升级飞越。在系统阐述中卫体系实务操作的基础上,提炼出构造产业集群的C3 模式,探索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的过程中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升级聚变之路。
售 价:¥
纸质售价:¥30.8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
引言
第一篇 C3模式之聚集篇(Cluster)——中卫体系形态结构
第一章 中卫体系剖析
一、台湾中卫体系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一)台湾中卫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二)台湾中卫体系的特点
二、中卫体系的概念
(一)中卫体系的定义
(二)中卫体系推动形态
(三)中心厂及卫星厂的职责分工
第二章 中卫体系与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
二、中卫体系与产业集群
(一)强化上、中、下游伙伴联结
(二)体系优质化整合
(三)构建跨产业合作创新网络
(四)提高产业价值链综效
第二篇 C3模式之聚合篇(Cooperation)——中卫体系黏合剂
第三章 中卫体系(垂直)运作方法
一、中卫体系的基本做法
二、中卫体系的推动方法一
(一)中卫体系整体运作流程
(二)中卫体系的登录及建立
(三)中卫体系联谊会运作
(四)展开体系推动计划
三、中卫体系的推动方法二
(一)中卫体系辅导架构
(二)中卫关键辅导技术
(三)卫星厂联合辅导
(四)功能辅导
第四章 合作体系(水平)推动做法
一、合作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网络观点
(二)产业网络组织分析
(三)交易成本分析
(四)合作体系构面分析
二、合作体系的推动方法
(一)推动效益
(二)运作功能
(三)产业经理机制
(四)合作体系的合作架构剖析
(五)提升价值链的做法
(六)中卫体系的发展方向
三、合作体系的推动经验
四、协同商务管理的推动模式
(一)协同商务产生的理论背景
(二)台湾产业协同商务活动发展的历程
(三)协同商务的定义及营运模式
(四)发展协同商务的意义
(五)结论
第三篇 C3模式之聚变篇(Coevolution)——从实务经验看中卫体系目标的实现
第五章 工业制造业中卫体系发展经验
一、自行车产业A-Team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台湾自行车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台湾自行车产业中卫制造体系的建立
(三)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再升级——A-Team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四)小结与展望
二、裕隆汽车集团如何打造高效供应链实务
三、台湾电子业集团与供货商相扶相成的实务经验
四、中卫专家关于中卫制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建议
第六章 商业服务业中卫体系发展经验
一、中国台湾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二、台湾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案例——白河莲花产业
第七章 中卫体系在昆山:刚刚开始的实践
一、台湾知识服务业的转型与登陆
二、中卫体系对大陆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
三、中卫体系在昆山的实践
(一)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与中卫体系
(二)中卫体系在昆山的辅导实践
四、未来,台湾中卫体系能否在昆山扎根发展
结语 从3T到3聚(C3)——C3模式及其含义
一、产业体系与精益生产
二、从3T到3聚(C3):从精益生产到创建产业生态体系
三、C3模式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附录A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群科学发展
二、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
三、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推动要素聚集和价值提升
四、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集群
五、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七、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附录B 中小企业促进法
附录C 中卫体系在昆山的辅导实践
一、总体情况
二、辅导开展
三、辅导效益
后记 没有唯一,哪来第一——台湾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参访记行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年)
四、经济转型时期(自1986年以来)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