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面向STEM的mBlock智能机器人创新课程电子书

目前已出版的《面向STEM的Scratch创新课程》已参加江苏省教育厅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比,目前已通过吴江区、苏州市教育局的评审,申报级别为省一等奖,目前省厅公示中。 STEM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参加基于问题、项目和活动的学习来体验源合作分享的创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参与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知识内化迁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售       价:¥

纸质售价:¥37.00购买纸书

10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周迎春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01

字       数:2.7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公司推出的机器人相似度极高,缺乏新创意的融。另外,很多公司壁垒性较强,发的软件界面各异,硬件各不兼容,配套的机器人说明书所述项目也普遍偏少,具有独特性的基于学生眼光的有趣案例更为缺乏。本书包含了20个层次不同的案例,师生可以在这个“课程超市”中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水平的案例行制作。 本书配套器材主要为Makeblock mBot Ranger游侠机器人,此机器人售价在千元左右,便于机器人教学的普及实施。以Scratch 2.0为内核的mBlock为编程软件,界面类似且仅增加机器人模块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机器人创新课程要提升学生STEM素养,要引领学生走人工智能,在本书的许多案例中增加了3D建模印环节,学生不再像机器人比赛一般拘泥于厂家所画的条条框框,传感设备可以运用RJ25转器,支架或传动机构可以3D建模印。因采用了Arduino源平台,故可以借助相关网络案例资源对自己的机器人设计行功能的拓展和完善。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融其中行二次发,设计制造出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如果你也想制作出属于你自己的让人目瞪口呆的智能机器人,请跟我来!<br/>【推荐语】<br/>目前已出版的《面向STEM的Scratch创新课程》已参加江苏省教育厅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比,目前已通过吴江区、苏州市教育局的评审,申报级别为省一等奖,目前省厅公示中。 STEM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参加基于问题、项目和活动的学习来体验源合作分享的创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参与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知识内化迁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br/>【作者】<br/>周迎春,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客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委员会专家委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STEM教育研究,曾有《数字化学习的几种模式及需注意的问题》、《定制STEM教育课程群,多维度助力学习力培养》、《创设STEM体验空间 激发创新造物火花》等四十余篇论文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等杂志发表。2016年出版专著《中小学生3D建模印教程》,2017年出版专著《面向STEM的SCRATCH创新课程》《面向STEM的mBlock智能机器人创新课程》,努力构建平民化的STEM创新课程群,区域推STEM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br/>
目录展开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课 走近Makeblock开源机器人

第2课 悬崖勒马

第3课 巡线机器人

第4课 走“8”字的机器人

第5课 避障机器人

第6课 “二郎神”避障机器人

第7课 手势控制机器人

第8课 红外线遥控机器人

第9课 追光族机器人

第10课 “会摇头”的避障机器人

第11课 跟屁虫宠物机器人

第12课 推杯子机器人

第13课 集装箱搬运机器人

第14课 智能灭火机器人

第15课 自动端茶机器人

第16课 智能识别序号搬运机器人

第17课 3D打印激光剑

第18课 自闭症机器人

第19课 3D打印四足机器虫

第20课 3D打印自动发球机

教学案例

教案1 红外线遥控机器人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案2 推杯子机器人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案3 自闭症机器人

第一课时(方案讨论、建模打印)

第二课时(组装实验试错)

第三课时(改进迭代完善)

附录

附录A 本书配套硬件清单

附录B 配套器材推荐及说明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