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前 言
绪 言
第一章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二)老龄化速度加快
(三)长寿但不健康
(四)老年人健康问题加重了社会经济医疗负担
二、现有健康养老服务工作的不足
(一)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
(二)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护服务需求
(三)医疗机构难以提供细致的健康养老服务
(四)健康养老服务面临的机制、机构、政策性障碍
三、全面加强健康养老服务的重大意义
(一)维护老年健康是治政之要
(二)健康养老是国家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
第二节 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一、中医药在传统健康养老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医药防治老年病有特色和优势
(二)古代重视老年人养生
1.老年人养生养老理念
2.老年人养护之术
二、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有助于老年人树立健康观念
三、发展中医药有利于减轻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医疗费用负担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是最有后劲发展的新兴产业
五、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文化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第二章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优势与特点
第一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社会基础广泛
一、中医药学历史悠久
二、民间广泛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
三、中医药适宜老年人体质的健康管理
第二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契合健康需求
一、中医药学是重视人的健康医学类别
二、中医药提倡“治未病”,强调养生保健作用,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三、中医护理的“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更适用于老年人健康护理
第三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手段简便易行
第四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疾病防治优势明显
第五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效费比低廉
第三章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现状及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现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的发展历史
二、地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探索
第二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制约因素分析
一、中医药参与老年健康服务政策、法规、机制不健全
二、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且缺乏中医药的内容
三、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中医药服务机构不健全、覆盖面不够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主体不明,实现形式不清
五、缺乏中医特征的老年人群的健康数据管理和健康促进平台
六、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缺乏
七、中医药健康教育规范化程度不够,深入基层不够
八、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需加大推广力度
九、高附加值的中医药保健产品缺乏
第四章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
第一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战略目标
1.加强领导、部门联动
2.整合资源、突出主体
3.深化改革、放开市场
4.改善结构、突出重点
5.健康管理、预防为主
6.需求导向、分类指导
第二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一、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理论创新
(一)树立老年人个体化服务的中医健康管理理念
1.健康管理
2.中医健康管理
(二)提倡中医药理论、技术与方法指导下的健康、亚健康生活自理老人的自我养生保健理念,养成科学的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饮食养生
2.起居养生
3.运动养生
4.精神养生
5.房事养生
6.四季养生
7.中药养生
8.音乐养生
(三)创建针对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老年人提供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一站式的中医药全领域干预服务理念
1.慢病中医药防治
2.重大疑难疾病的中西医临床协作治疗
3.疾病恢复期后的中医药康复服务
4.临终关怀的中医药服务
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创新
(一)养老服务体系和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1.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2.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趋势
1.大力发展以社区(乡村)为依托的居家健康养老服务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基础
2.推动中医养生与社区居家养老融合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
3.坚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公益性质
4.倡导以孝道为伦理的家庭养老
(三)创新以中医药服务为主、西医药服务协同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1.创建集中医药养生保健、慢性病管理及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服务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2.创建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治疗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三)创建老年人疾病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三、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一)健康养老发展模式分析
1.城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
2.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
3.“养生养老型”养老模式
(二)中医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探析
1.“中医养生养老型”模式
2.“中医医疗养老型”模式
3.“中医康护养老型”模式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创新
(一)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中医养生保健“县、乡、村”一体管理体制
(三)放宽对立中医养生保健人员的准入
(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养老服务发展
(五)加大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六)构建以中医治未病为主的支撑体系
(七)建立将慢病管理作为优先支持的政策
(八)完善纳入养老机构的分级诊疗制度
(九)制定促进培养更多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养老护理人才的政策
(十)推进重大任务落实并与信息化相融合
第五章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主要举措
第一节 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一、加强集中医药养生保健、慢性病管理及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服务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1.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升级版实施。
2.实施中医医院治未病工程
3.加强老年病科等临床相关科室建设
4.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办养老院或护理院
5.以二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联合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联合体
6.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养生保健示范科建设,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以中医药理念为指导的慢病管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干预治疗,与中医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为老年人提供重大疾病上转和接受老年人康复护理等任务
7.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8.在居家养老层面,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
9.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0.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中医护理院、疗养院和养生保健机构
二、加强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治疗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1.加强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平台建设
2.支持中医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服务驿站)等建立老年人重大疾病就医绿色通道
3.加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重大疾病紧急呼叫机制建设
4.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由一所三级中医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组成)
三、加强老年人疾病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1.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
2.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举办养老康复机构
3.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专门的中医康复科室
4.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特色康复医院
5.支持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康复护理中心
6.在各级中医医院建立临终关怀科及病房
7.探索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家庭—社区—医护人员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
8.建立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第二节 推广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一、“中医养生养老型”模式(双养模式)
二、“中医医疗养老型”模式
三、“中医康护养老型”模式
第三节 创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流程
一、服务内容
1.饮食调理(吃)
2.运动调理(动)
3.医疗旅游(行)
4.医疗保障(医)
5.健康管理(养)
6.康复护理(护)
7.健康教育(学)
8.自然环境服务(住)
9.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乐)
二、服务方式
1.中医医疗机构
2.养老机构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4.家庭门诊、家庭病房等上门服务
5.医疗咨询热线服务
6.学习平台(学习)
7.健康会所(体验)
三、服务流程
1.“未病先防”流程(养生保健服务、慢病干预服务两个方面)
2.“既病防变”服务流程(预约挂号、门诊和住院治疗)
3.“病后防复”服务流程
第四节 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科技创新与发展
一、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研究
二、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创新
三、加强中医药保健产品和器材研发
四、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智能化系统研发
五、加强中药生产技术及设备的研发
第五节 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撑产业集群
1.养生保健服务业(特色养生商业)
2.度假旅游业
3.中药种植业(生态农业)
4.生物医药业(中药工业、养生设备制造)
5.日常生活用品业
6.食品饮料加工业(养生产品加工业)
7.体育运动业
8.餐饮服务业
9.教育培训业
第六节 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文化
一、提高老年人(中医)健康素养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敬老氛围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和知识宣传
第七节 打造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云平台
一、发展趋势
二、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1.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2.中医药+智慧健康养老
3.老年中医药健康服务信息平台
第六章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 中医药法律法规建设
一、完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人员、技术、产品准入制度
二、建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
第二节 中医药管理体制建设
一、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领导体制和多部门协作机制
二、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机构
三、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事业
四、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中医药标准规范建设
一、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标准制定
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标准应用推广
第四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健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二、推进中医老年病重点学科建设
第五节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一、加大政府财政支持
二、吸引民间资本,减免税收
三、医保政策
四、土地政策
五、人才政策
六、制定中医医疗机构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政策
附录一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附录二 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分析
附录三 典型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