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戴逸文集·散文随笔(套装共6册)电子书

售       价:¥

29人正在读 | 1人评论 6.2

作       者:戴逸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字       数:137.3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条)
戴逸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在清史、中国近代史领域尤有专长,他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当代少有的贯通清代前后期历史的清史研究大家。同时,他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讨论,学术视野开阔。无论是以其个人学术成果开拓重要研究领域,还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中国清代历史研究的发展,他都卓有建树。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说:“戴逸先生和张卓元先生心怀祖国,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不追风,不赶潮,独立思考,令人敬佩,令人感动。” 戴逸先生治学多年,笔耕不辍,其中《中国抗战史演义》作于1951年,在全国刚刚解放、不少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这本普及型读物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中国近代史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先从思想理论角度撰写历史的近代史著作,梳理了整个近代史的脉络。从1978年起,戴逸先生用7年时间主持编写了70余万字的《简明清史》,摸清了清代历史的主要线索;在《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利用中、俄双方大量的官方档案和私人文献,再现了条约谈判的全过程,为中国政府处理中苏边境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和备要,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开创了中国研究清朝边疆史的先河。2003年1月28日,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戴逸先生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在纂修工作中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既要还原历史真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既要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学术创新,既要理清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避免主观臆断。要使新《清史》成为一部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史料丰富、文笔生动的高水平的史书,尽量使思想性与学术性达到完美统一,使新《清史》成为传世佳作。同时,在编纂新《清史》工作中,注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清史专家。 所以说,戴逸先生著作等身,他的著作对学界和非专业大众读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经久不衰。而戴先生从未有过文集出版,他的著述散见各处,没有经过系统整理编排,尤其是主持编纂《清史》以来的文章尚未经过系统整理,这一直是学界一大憾事。此次出版文集,系统整理了戴先生治学之初至今的全部著述。《戴逸文集》拟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著述,包括专著、文章(专论、随笔、序跋)、讲演、采访记等等,分门别类后、按照时间排序,精编成10卷本的文集,总规模约700万字。因此这部《戴逸文集》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既是戴先生多年治学的成果精华,也是后辈学人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之书。 《戴逸文集》对历史学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带有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属国内一流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学术影响。
目录展开

经史札记(外一种)

经史札记

小序

经学

史学

诸子读后

《资治通鉴》

《史记》

《盐铁论》

清史

满族的兴起,清朝对全国统治的确立

康雍乾时期的经济、政治、民族及对外关系

清朝的衰落,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

太平天国起义,清统治格局的变化

清统治危机的加深

清朝的覆亡

清朝的思想文化

清朝的历史地位

书评书序

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影印序[*]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档案丛刊”总序[*]

《清代人物传稿》序言[*]

《清通鉴》序言[*]

《午亭文编》序[*]

《李鸿章全集》序言[*]

《恽毓鼎澄斋日记》序言[*]

《清代浙东经史学派资料选辑》序[*]

《名臣奏表八十八篇》序言[*]

《尚氏中国古代通史》序言[*]

艰难的里程 深刻的教育[*]——读吴玉章同志的回忆录

研究清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推荐《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一部传记体裁的清史巨著[*]

《顾炎武论考》序言[*]

《李定国纪年》再版序言[*]

读李燕光、关捷的新著《满族通史》[*]

《清兵入关与中国社会》序言[*]

读《少年天子》[*]

《漂落异域的民族》序言[*]

《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序言[*]

《清代前期西部边政史论》序言[*]

《清帝东巡》序言[*]

龙庭亦是豪游地 海月边霜未觉愁[*]——《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序言

清代黑龙江将军与东北边疆治理[*]——《清代黑龙江将军传丛书》序

《明清史学术文库》序言[*]

《清人笔记随录》序言[*]

《考证学集林》序言[*]

《清集簿录》序言[*]

《中华明清珍档指南》序言[*]

《清代学术与文化》序言[*]

《汉宋之间:翁方纲学术思想研究》序[*]

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序言[*]

《翁同"传》序言[*]

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国史论文选》前言[*]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序言[*]

《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序言[*]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序言[*]

我国近代会党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

慷慨悲壮的历史画卷[*]

《山海集》序言[*]

《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序言[*]

《湖湘文化传统与湖南维新运动》序言[*]

序《谭嗣同与晚清士人交往研究》[*]

《梁启超评传》序言[*]

投身革命 调适佛儒[*]——荐《黄宗仰传论:出世入世间》

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中国留学教育的光辉道路[*]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统研究》序言[*]

近代开发西部的历史足迹[*]——读《西部开发历史回顾》

早期革命史上的瑰丽诗篇[*]——读张惠芝《“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

翔实·公允·清新[*]——评《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上册

《海外侨团寻踪》序言[*]

《百年浮沉》序言[*]

《学与思的足迹》序言[*]

《国耻备忘录》序言[*]

《清史镜鉴》序[*]

展示中华文明的瑰丽画卷[*]——读十卷本《中华文明史》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序[*]

《东瀛义士——川喜多大尉传奇》序言[*]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序《台湾同胞抗日五十年纪实》

《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的真相》序言[*]

《齐良迟花鸟画集》序[*]

历史巨人的足迹[*]——读《开国总理周恩来》

《中华美德贤文》读后感[*]

以碑说史[*]——《中国百年历史名碑》读后

《常熟市志》序言[*]

名城佳志 历史见证[*]——《重修常昭合志》评介

《常熟历史文化研究》序[*]

《江阴历史名人漫记》序言[*]

《北京安徽会馆志稿》序[*]

《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序言[*]

《近代京华史迹》序言[*]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传略》序[*]

东北地域文化论[*]——《东北历史与文化论丛》序

中国经济的千年态势与复兴之路[*]——读安格斯·麦迪森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义和团廊坊大捷[*]

百年奋斗的历程[*]

学界记往

纪念郑天挺老师[*]

与胡华同志相处的岁月[*]

悼念尚钺同志[*]

睿智的学者 勇猛的斗士[*]——忆黎澍同志

吴晗同志和我谈清史编纂[*]

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光明大道[*]——在纪念吴晗同志诞辰七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哲人其萎 风范长存[*]

纪念陈垣教授[*]

纪念范文澜同志[*]

融学术、哲理、诗思于一身[*]——纪念翦伯赞同志

邓拓与历史科学[*]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

纪念罗荣渠同志[*]

回忆金应熙同志[*]

纪念马奇同志[*]

怀念陆荫乔(戈平)学友

回忆北京大学孑民图书室的草创[*]

罗髫渔同志的风雨征程[*]

忆交大学风[*]

初进北大[*]

我选择了历史专业[*]

我的处女作——《中国抗战史演义》[*]

我走上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道路[*]

我的学术生涯[*]

借来斋记[*]

我和清史[*]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

金田起义出大湟[*]

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几位新兵[*]

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纪念周口店中国猿人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

总结经验 攀登高峰[*]

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

纪念鸦片战争 弘扬爱国精神[*]

纪念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纪念太平天国 研究中国农民[*]

纪念郑成功[*]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

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

尊老崇文 抒写新篇[*]——在纪念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第三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

在“王朝宫廷比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清史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感言[*]

致季老(羡林)[*][2001年3月27日]

致茅海建[*][2002年3月]

致郭成康、陈其泰[*][2003年]

致祁龙威[*][2004年2月4日]

答传记组同志问[*][2004年2月16日]

写给魏玮小朋友的一封信[*][2004年2月23日]

致杨国强[*][2004年5月10日]

致陈祖武[*][2004年5月23日]

致张海军[*][2004年6月7日]

致柯愈春[*][2004年7月29日]

致任老(继愈)[*][2004年8月27日]

致潘振平[2005年1月14日]

致李文海[2005年1月18日]

致吴建雍[*][2005年2月16日]

致徐和雍[*][2005年2月27日]

致祁龙威[*][2005年3月10日]

致潘振平[*][2005年3月25日]

致卞孝萱[*][2005年5月20日]

致蒋寅[*][2005年5月27日]

致程歗[*][2005年8月1日]

致严云绶[*][2005年8月10日]

致朱诚如[*][2005年8月19日]

致郭成康、赫治清[*][2005年9月5日]

致吴建雍[*][2005年9月17日]

致郭成康[*][2005年11月2日]

致郭成康等典志组专家[*][2006年2月12日]

致马楚坚[*][2006年2月13日]

致章开沅[*][2006年2月]

致程歗[*][2006年9月19日]

致马自毅[*][2006年9月24日]

致朱育礼[*][2006年9月26日]

致汪敬虞[2006年10月31日]

致郭成康[*][2007年6月27日]

致孙燕京、宝音[*][2007年7月11日]

致赫晓琳、赵晨岭[*][2007年10月16日]

致缪廷杰[*][2007年11月29日]

致程必定[*][2007年12月]

致罗老(哲文)[*][2007年12月]

致汤志钧[*][2008年1月14日]

致杨遵道[*][2008年8月]

致马大正[2008年9月17日]

致典志组[2008年10月]

致典志组各位专家[2009年4月9日]

致郭成康等专家[2009年5月5日]

致潘振平等专家[2009年10月28日]

致周远廉[2010年6月1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4日]

致沈秋农[2011年10月23日]

致编审组[2011年11月6日]

致周琦珍[2011年12月26日]

致编委会各主体组[2011年12月31日]

致潘振平[2012年3月29日]

致郭成康、宋元强、陈铮[2012年4月9日]

致郭成康[2012年11月3日]

致郭成康[2013年5月11日]

致谢俊美[2013年6月1日]

致主任办公会议、项目中心、各业务组[2013年7月9日]

致潘振平[2013年8月14日]

致陆文灏[2014年3月6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2015年3月12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感言[2016年7月24日]

致成崇德、郭成康、刘仲华[2018年1月22日]

文史随感

抗清英雄瞿式耜[*]

曹雪芹与平郡王福彭[*]

关于香妃和容妃[*]

圆明园今昔[*]

圆明园与大观园[*]

清代文字狱[*]

清代宣南士文化[*]

“宣南文化”小议[*]

北京的庙会[*]

清代开发西部的历史借鉴[*]

边疆开发活动中的人和环境[*]

林则徐与近代新疆开发[*]

论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

一座展示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

百年苦难 哀鸿遍野[*]

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祭[*]

雪洗国耻后的反思[*]

知耻而后勇[*]

改革大潮中的历史沉思[*]——戊戌变法90周年感言

在治理整顿中发扬爱国主义[*]

回顾近代历史 弘扬爱国主义[*]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香港回归与爱国主义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继承传统美德 建立文明社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大力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和现代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河洛文化的四个问题[*]

河洛文化与中华文明[*]

从历史展望未来[*]

《四库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而作

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

引进外国智力的历史经验[*]

中西文化的抉择[*]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

千年历史的启示[*]

继往开来 熔古铸今[*]

面向廿一世纪的华人文化[*]

世纪反思 卧薪尝胆[*]——从2005年我国GDP达18﹒2万亿元说起

历代职官机构的名称和别称[*]

论“清官”[*]

弹指兴亡三百载 都在清文吟唱中[*]——清代诗文简论

清代书法浅论[*]

孙中山与北京平安大街[*]

访港见闻[*]

提倡学术上的相互批评[*]

文史知识与素质教育[*]

研精覃思 知远识微[*]

成才之路[*]

清史编务

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1]

《清史》编纂规划(草案)[1]

关于组织人力编纂《清史》的建议(草稿)[1]

编纂《清史》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条例[1]

一代盛事 旷世巨典[1]——关于大型《清史》的编纂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构建新世纪标志性文化工程[1]——清史编纂工程启动感言

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1]——新修《清史》通纪内容要旨

问题和疑难[1]——在北京龙泉山庄会议上关于《清史》体裁体例的讲话

在两岸《清史》纂修研讨会上的讲话[1]

在台湾宜兰佛光大学谈《清史》纂修[1]

在台北《清史》纂修座谈会上的讲话[1]

关于《清史》目录的几点说明[1]

在典志组第一批委托项目立项会议上的讲话[1]

在《清史》传记样稿研讨会上的讲话[1]

在图录组图片征集会议上的讲话[1]

在清史档案整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

在传记人物名单讨论会上的讲话[1]

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1]

清史工程与修史人才[1]

在图录组2004年总结会上的讲话[1]

读《教育志》《天文志》《朴学志》《摊丁入地》大纲样稿的意见[1]

读策凌、赵翼、长庚传记书后[1]

在主体类项目阶段性成果评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1]

在清史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评估工作会上的讲话[1]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在通纪撰写大纲(一、二、三卷)研讨会上的讲话[1]

在“桐城派名家文集汇刊”项目组座谈会上的讲话[1]

在通纪第四卷(乾隆朝)讨论会上的讲话[1]

在通纪第五卷(嘉庆、道光朝)讨论会上的讲话[1]

在《清史》史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在通纪项目(卷四至卷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在传记组关于传记编写若干问题的讲话[1]

在典志组会议上的发言[1]

在通纪“戊戌变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

解决项目超期的问题[1]

在史表组汇报会上的讲话[1]

在传记组汇报会上的讲话[1]

在图录组会议上的讲话纪要[1]

在编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要[1]

在通纪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

关于图录大纲调整的意见[1]

在典志经济类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

在《地理志》、区域六志及其他重要问题会议上的讲话[1]

关于清史工程审改工作的第一次讲话[1]

史表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1]

典志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1]

在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上的讲话[1]

在图录编纂研讨会上的讲话[1]

在审改办法讨论会上的讲话[1]

听取有关审改工作情况汇报时的讲话[1]

关于审改工作的讲话[1]

如何进行审改工作[1]

在《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1]

在编委会主任办公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

读中介公司对清史工程的评估报告[1]

关于通纪第四卷的审改意见[1]

自我评估,加速前进[1]

在第七次编纂委员会上的讲话[1]

关于通纪第一卷的评估意见[1]

如何把握乾隆盛世[1]——关于通纪第四卷修改工作的讲话

在通纪第五卷审改讨论会上的发言[1]

通纪第八卷读后意见[1]

在审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

认真检测文字,杜绝抄袭[1]

读稿印象和今后工作[1]

《清史》三审合成阶段的工作展望[1]

关于《清史》编纂的下一步工作[1]

在编委会全体专家会议上的讲话[1]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

在各组工作汇报会议上的讲话[1]

在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

在编委会组长会议上的讲话[1]

史论纵横

写群众的历史 为群众写历史[*]

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关于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问题的几点看法[*]

批判极左思潮 推动研究工作[*]

历史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

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

爱国主义和历史科学[*]

巨大的支持 英明的预见[*]——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革命的教导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在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谈学术自由[*]

历史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史学发展的关键[*]

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要走出书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及其对国史研究的重要启示[*]

《清史稿》的纂修及其缺陷[*]

谈《清史稿》的编纂[*]

加强对清史的研究[*]

谈清史研究[*]

清史研究要有世界眼光[*]

开展清史研究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如何深入[*]

要重视学习中国近代史[*]

进一步重视太平天国史的研究[*]

开展边疆史地研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加强边疆开发史的研究[*]

近代会党史研究的新课题[*]

加强社会史的研究[*]

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

开展满学研究的意义[*]

研究炎黄文化 建设现代文明[*]

开展中国文化史研究 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

研究北京文化史的重要意义[*]

十年来清代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

中国档案与历史研究[*]

明清历史档案的价值和特点[*]

历史的轨迹 文化的瑰珍[*]

谈清代书籍和史料的整理[*]

谈清代的典籍文献[*]

古籍整理的几点建议[*]

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同繁荣史学事业与档案事业[*]

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日记

漫谈“口述历史”[*]

一谈《续修四库全书》[*]

二谈《续修四库全书》[*]

三谈《续修四库全书》[*]

四谈《续修四库全书》[*]

五谈《续修四库全书》[*]

六谈《续修四库全书》[*]

谈《李鸿章全集》的编纂[*]

再谈《李鸿章全集》的编纂[*]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

治史四要素[*]

历史学家的过去与现在[*]

资料 思想 文采 道德[*]——对历史学家的四项要求

读新编中学历史教材有感[*]

新闻和历史[*]

累计评论(1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