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中国经济学术基金丛书》编委会
课题组成员名单
总序
前言
总论篇
第一章 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
一、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概念及估计方法
(一)潜在增长率的概念
1.趋势产出
2.生产可能边界产出
3.效率和自然产出
(二)估计方法评估
1.估计方法简介
2.不同估计方法的评价
3.估计方法的选择标准
二、符合我国经济特征的潜在增长率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多部门生产函数的构造
1.第二产业生产函数的构造
2.第三产业生产函数的构造
3.第一产业生产函数
4.多部门生产函数的加总
(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的影响分析
1.能源约束对经济潜在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分析模型
2.环境约束对经济潜在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分析模型
(三)外需变动对潜在产出的影响分析
1.外需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机制
2.分析模型的构建
三、1992~2009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估计与不同估计方法的比较
(一)生产函数法
1.第二产业潜在增长率
2.第三产业潜在增长率
3.第一产业潜在增长率
4.经济总体潜在增长情况
(二)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三)多种滤波法
(四)多种估计方法的效果比较
1.生产函数法
2.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
3.单变量、多变量滤波法
四、未来十年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
(一)基于多部门生产函数的未来十年潜在增长率
1.第二产业潜在增长率
2.第三产业增长率
3.第一产业
4.整体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二)能源环境约束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
(三)外需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
(四)考虑外需与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后的经济潜在增长率
五、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专题篇
第二章 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基于分产业生产函数
一、引言
二、分产业生产函数的构造
(一)第二产业生产函数的构造
(二)第三产业生产函数的构造
(三)第一产业生产函数
三、潜在产出的要素贡献分析
(一)第二产业潜在产出要素贡献
(二)第三产业潜在产出要素贡献率
(三)第一产业潜在产出要素贡献率
(四)经济总体潜在增长情况
四、未来十年潜在增长预测
(一)第二产业潜在增长率
1.劳动年龄人口数
2.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
3.就业比重
4.资本存量
5.全要素生产率
(二)第三产业增长率
(三)第一产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产出缺口: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测算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
(一)模型简介
(二)代表性家庭
(三)最终产品生产厂商
(四)中间产品生产厂商
(五)货币政策当局
(六)资源约束
(七)去趋势模型系统
(八)自然产出(Natural Output)和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
1.消费者决策
2.厂商决策
3.经济的资源约束
4.自然产出
5.潜在产出
6.产出缺口
三、参数估计与产出缺口测算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产出缺口的滤波估计方法研究及评价
一、引言
二、变量与数据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使用
(二)数据样本与处理方法
(三)数据的预处理
三、产出缺口的估计方法
(一)QT滤波
(二)H-P滤波
(三)BP滤波(频谱滤波)
(四)UC不可观测成分法(单变量Kalman滤波)
(五)SVAR模型
四、产出缺口估计方法的比较
(一)描述性分析
(二)历史经济周期转折点比较
(三)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需求面因素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资本与投资
(二)劳动力与就业
(三)全要素生产率(TFP)
三、外需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中国的经济现象
四、计量模型
五、数据处理
六、计量分析结果
(一)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影响
(二)外需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外需对中国产出缺口的影响
(四)未来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预测
七、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自然资源约束、生产成本与经济增长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发展脉络
(二)“悲观论”与“乐观论”的争论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理论模型衍变
三、影响机理分析
(一)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
(二)影响路径分析
四、基准模型(生产效率、生产方式与经济增长)
(一)厂商
(二)消费者
(三)稳态
(四)校准与数值解
五、模型应用一(价格与经济增长)
六、模型应用二(自然资源进口与经济增长)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环境约束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评述
三、理论模型的设定
(一)环境作为投入要素进入生产函数的合理性分析
(二)环境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三)包含环境要素的生产函数模型的设定
四、实证分析
(一)估计方法和数据的选择
1.估计方法的选择
2.数据选择
(二)参数估计
(三)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
五、结论及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我国各省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
一、我国各省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方法
(一)各省经济潜在增长预测的基本方法
(二)省级行政区分类及其对照经济体的选定
1.城市型经济体
2.沿海发达经济体
3.内陆资源型经济体
4.中西部工业经济体
5.西部落后经济体
6.沿海服务业经济体
(三)对照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未来我国各省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
(一)对照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设定
1.香港和新加坡GDP增长趋势分析
2.日本、韩国和台湾GDP增长趋势分析
3.资源型国家GDP增长趋势分析
4.拉美国家GDP增长趋势分析
(二)未来我国各省经济潜在增长率出现下降“临界点”的预测
(三)未来我国各省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预测
三、未来十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预测:基于省际数据加总的分析
四、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经济高增长何时结束及政策建议
一、高增长经济放缓的国际经验
(一)高增长经济在中高收入阶段增长明显放缓是一个普遍现象
(二)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所致
(三)影响经济放缓出现时点的主要结构性特征
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速的可能性分析
三、结论
四、确定性因素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
(二)高储蓄率调整向下拉动潜在增长率约0.9个百分点
(三)劳动再配置效应减弱将使经济增长下降1.5个百分点
五、政策建议
附 录
第十章 典型国家增长率变动原因的案例分析
一、具有先行优势的老牌发达国家
(一)英国在二战后转入中速增长
(二)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内涵式增长
二、成功实现工业化赶超的国家或地区
(一)德国经济增速明显趋缓
(二)日本经济增长出现两次明显的“下台阶”
(三)韩国超过10000国际元仍保持高增长
(四)中国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速放缓
三、作为新兴市场代表的金砖诸国
(一)巴西从高增长到严重滞胀,再到高增长
(二)俄罗斯“休克疗法”后开始资源依赖型发展
(三)印度经济增长率在持续提高
四、拉美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
(一)阿根廷经济增长波动频繁
(二)智利高增长曾经在拉美“一枝独秀”
(三)马来西亚人均GDP超10000国际元
(四)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情况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中部地区潜在增长前景的调查分析
一、湖北省当前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经济增长显著加速
(二)湖北省目前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三)湖北在中部地区处于中间偏上的位置
二、湖北省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从广东发展经验看,湖北当前的经济高增长还可以保持5年左右
(二)从增长动力机制看,湖北保持高增长的难度较大
(三)从资源环境看,湖北省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强的制约
(四)从国内外发展环境看,湖北省面临很多新挑战
(五)湖北经济增长前景结论
三、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短期发展模式与措施
(二)长期发展模式与措施
附 录
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文献综述报告
一、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内涵界定
二、潜在产出的估计
(一)潜在产出的估计方法
(二)不同潜在生产率估计方法的评价
1.生产函数法与其他经济指标的匹配度最优
2.对过去通货膨胀变化的解释能力不同
3.样本外预测精度的差异较大
(三)估计方法的选择
1.估计结果要与经济事实相符
2.方法的估计过程要透明
3.方法要能够确定样本期末结构的变化
三、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预测
(一)我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二)我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方式
(三)预测我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主要依据
(四)预测我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使用的主要方法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