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中医护理导论(中医特色护理精品系列)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35.90购买纸书

5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罗尧岳、李卫红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字       数:18.0万

所属分类: 教育 > 大中专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中医护理导论》是引导学生明确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框架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门阶段,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中医护理的专业素质,了解中医护理的内涵及特。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调研前期中医护理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本教材编写的出发是传承和创新。本教材具有四方面的特:一是突出中医基本理论在中医护理的运用,达到中医药理论与中医护理理论的有机结合;二是突出中医思维的培养和理论特色,设中医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章节,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写教材,行专题介绍;三是突出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关系,设中医药文化与中医护理章节,将儒道文化、传统护理伦理道德以及干支历法等写教材,行专题阐述;四是突出教材重要知识,运用大量图表对重要内容行梳理和呈现,且每章有学习目标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把握和思考理解。<br/>【作者】<br/>罗尧岳,男,教授,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研究》等课程教学及科研、临床工作18年,具备较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诊疗、教学及科学研究经验。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和著作4部,参编6部。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研究10余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湖南省科技步二等奖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以及省级教学成果奖1次。<br/>
目录展开

书名页

版权页

丛书编委会

前言

编写说明

绪 论

一、中医护理学概要

二、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护理学萌芽时期

2.中医护理学形成和发展时期

3.中医护理学渐趋独立时期

4.中医护理学蓬勃发展时期

三、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二)辨证施护

(三)独特技法

(四)未病先护

四、《中医护理导论》的主要内容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护理

第一节 儒道文化

一、儒道文化概况

(一)儒家文化

(二)道家文化

二、儒道文化在中医护理学中的体现

(一)儒家文化在中医护理学中的体现

1.儒家的人本观念与中医护理的科学精神

2.儒家的核心思想与中医护理的人文精神

3.儒家的哲学理念与中医护理思维方式

4.儒家的中庸思想与中医护理的平衡观念

5.儒家的天人合一与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

6.儒家的时空观念与中医护理的恒动观念

7.儒家的正名思想与中医护理学的脏腑命名

(二)道家文化在中医护理学中的体现

1.道家的“道在于一”与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2.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中医学的四气调神

3.道家养生观念对中医护理学的影响

4.道家道教思想与中医护理学的术语命名

第二节 传统伦理道德

一、传统伦理文化

1.国家伦理

2.家庭伦理

3.处事伦理

二、传统道德文化

(一)传统思想道德文化

(二)传统行为道德文化

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中医护理学中的体现

(一)传统医护伦理道德发展的历史沿革

1.医护伦理思想的形成

2.医护伦理思想的发展

(二)传统医护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局限

1.优良传统

2.历史局限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中医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基本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对性

3.阴阳的相关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消长平衡

(四)阴阳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1.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之目

2.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1.指导养生

2.确定护治原则

3.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基本特性

1.木的特性

2.火的特性

3.土的特性

4.金的特性

5.水的特性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归类推演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相乘与相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概括五脏的生理特点

2.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2.相克关系的传变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1.控制疾病的传变

2.确定护治法则

3.指导精神疗法和情志护理

第三节 中医思维方式

一、中医思维方式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一)整体思维

(二)形象思维

(三)辩证思维

三、中医思维方式在中医护理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思维与中医护理

1.阐明疾病的病因病机

2.指导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3.指导疾病的防护与养生

(二)形象思维与中医护理

1.指导辨证施护

2.指导中药的命名、归经、功效和炮制

(三)辩证思维与中医护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第一节 藏 象

一、五脏

(一)心

1.主要生理功能

2.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二)肺

1.主要生理功能

2.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脾

1.主要生理功能

2.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1.主要生理功能

2.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1.主要生理功能

2.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二、六腑

(一)胆

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二)胃

1.主受纳、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为和

(三)小肠

1.主受盛化物

2.泌别清浊

3.主液

(四)大肠

1.传化糟粕

2.主津

(五)膀胱

1.贮存尿液

2.排泄尿液

(六)三焦

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

三、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2.心与脾

3.心与肝

4.心与肾

5.肺与脾

6.肺与肝

7.肺与肾

8.肝与脾

9.脾与肾

10.肝与肾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

2.肺与大肠

3.脾与胃

4.肝与胆

5.肾与膀胱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气的运动

(四)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五)气的分类

1.元气

2.宗气

3.营气

4.卫气

二、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1.濡养作用

2.化神作用

三、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输布

3.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1.气对血的作用

2.血对气的作用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对津液的作用

2.津液对气的作用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血对津液的作用

2.津液对血的作用

第三节 经 络

一、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的临床应用

二、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

2.躯干部

3.四肢部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五)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表里经脉的交接

2.同名阳经的交接

3.阴经的交接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流注

(七)十二经脉的循行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三、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命名与分布概况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统帅、主导作用

2.沟通、联络作用

3.蓄积、渗灌作用

(三)督脉、任脉的循行

1.督脉

2.任脉

四、其他

1.十五络脉

2.十二经别

3.十二经筋

4.十二皮部

第四节 体 质

一、体质概述

二、体质的形成

1.先天因素

2.生理因素

3.环境因素

4.饮食因素

5.情志因素

6.疾病因素

三、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的分类与特征

1.阴阳三分法

2.九分法

四、体质理论在中医护理中的运用

(一)体质与病因病机

1.体质与病因

2.体质与发病

3.体质与病机

(二)体质与辨证

(三)体质与施护

1.平和质

2.气虚质

3.阳虚质

4.阴虚质

5.痰湿质

6.湿热质

7.血瘀质

8.气郁质

9.特禀质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中医学的病理观

第一节 病 因

一、外感病因

(一)六淫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3.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二)疠气

1.疠气的基本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二、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2.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二)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三)劳逸过度

1.过劳

2.过逸

三、其他病因

(一)痰饮

1.痰饮的形成

2.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1.瘀血的形成

2.瘀血的致病特点

3.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第二节 病 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2.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2.邪去正虚

3.邪胜正衰

4.邪正相持

5.正虚邪恋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2.阴偏胜

(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2.阴偏衰

(三)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2.阳盛格阴

(五)阴阳转化

1.由阴转阳

2.由阳转阴

(六)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三、气血津液代谢失调

(一)气的失常

1.气虚

2.气机失调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2.血行失常

(三)津液失常

1.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四)气与血的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

2.气虚血瘀

3.气不摄血

4.气随血脱

5.气血两虚

(五)气与津液、血与津液的关系失调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与辨证基础

第一节 诊 法

一、望诊

(一)整体望诊

1.望神

2.望色

3.望形态

(二)局部望诊

1.望头部

2.望五官

3.望躯体

4.望皮肤

5.望排出物

6.望小儿指纹

7.望舌

二、闻诊

(一)听声音

1.语言

2.呼吸

3.咳嗽

4.呕吐

5.嗳气

6.呃逆

7.叹息

(二)嗅气味

1.病体气味

2.排出物气味

3.病室气味

三、问诊

(一)问一般项目

(二)问主诉和病史

1.主诉

2.现病史

3.既往史、生活史、家族史

(三)问现在症

1.问寒热

2.问汗

3.问疼痛

4.问饮食与口味

5.问二便

6.问睡眠

7.问经带

8.问小儿

四、切诊

(一)脉诊

1.脉诊的临床意义

2.诊脉的部位

3.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正常脉象

5.病理性脉象

(二)按诊

1.按肌肤

2.按手足

3.按胸腹

4.按腧穴

第二节 辨 证

一、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1.表证

2.里证

3.半表半里证

4.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表5-6)

(二)寒热辨证

1.寒证

2.热证

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表5-7)

(三)虚实辨证

1.虚证

2.实证

3.虚证和实证的鉴别

(四)阴阳辨证

1.阴证

2.阳证

3.常见证候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1.气虚证

2.气陷证

3.气滞证

4.气逆证

(二)血病辨证

1.血虚证

2.血瘀证

3.血热证

4.血寒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辨证

1.津液不足证

2.水液停聚证

三、脏腑辨证

(一)肝与胆的辨证

1.肝火上炎证

2.肝气郁结证

3.肝阴虚证

4.肝阳上亢证

5.肝血虚证

6.寒凝肝脉证

7.肝胆湿热证

8.胆郁痰扰证

(二)心与小肠的辨证

1.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

2.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

3.心脉痹阻证

4.心火亢盛证

5.痰火扰心证

(三)脾与胃的辨证

1.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

2.中气下陷证

3.脾不统血证

4.寒湿困脾证

5.湿热蕴脾证

6.胃寒证

7.胃热证

8.胃阴虚证

9.食滞胃脘证

(四)肺与大肠的辨证

1.风寒犯肺证

2.风热犯肺证

3.燥热犯肺证

4.痰湿壅肺证

5.肺气虚证

6.肺阴虚证

7.大肠湿热证

(五)肾与膀胱的辨证

1.肾阳虚证

2.肾阴虚证

3.肾精不足证

4.肾气不固证

5.肾不纳气证

6.膀胱湿热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1.心肾不交证

2.肝火犯肺证

3.肝胃不和证

4.肝肾阴虚证

5.心脾两虚证

6.肺脾气虚证

四、经络辨证

(一)十二经辨证

1.手太阴肺经病证

2.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3.足阳明胃经病证

4.足太阴脾经病证

5.手少阴心经病证

6.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7.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8.足少阴肾经病证

9.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10.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11.足少阳胆经病证

12.足厥阴肝经病证

(二)奇经八脉辨证

1.督脉病证

2.任脉病证

3.冲脉病证

4.带脉病证

5.阴脉、阳脉病证

6.阴维脉、阳维脉病证

五、其他辨证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中医护理及养生原则

第一节 中医护理原则

一、护病求本

(一)正护法

1.寒者热之

2.热者寒之

3.虚则补之

4.实则泻之

(二)反护法

1.寒因寒用

2.热因热用

3.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四、标本缓急

(一)急则护其标

(二)缓则护其本

(三)标本兼护

五、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一)同病异护

(二)异病同护

六、三因制宜

七、预防为主

第二节 中医养生原则

一、中医养生的概念及特点

(一)中医养生的概念

(二)中医养生的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以和谐适度为宗旨

3.以预防为核心

4.适用范围广泛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1.顾护正气

2.天人相应

3.动静结合

4.辨因施养

5.综合调养

6.持之以恒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

1.情志养生

2.起居养生

3.饮食养生

4.运动养生

5.药物养生

6.传统养生技术

【复习思考题】

附录一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附录二 干支历法

参考文献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