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中国的。 中医药走向世界系列教材——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World Textbook Series for Chinese Medicine Core Curriculum)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World Textbook Series for Chinese Medicine Core Curriculum)丛书总主编为张伯礼院士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医妇科学》由罗颂平教授和齐聪教授主编,国际知名中医专业英语翻译和英语语言专家联合翻译、编校。这是一套基于《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的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具有国际性、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可供世界各国、地区中医教育机构受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海外学生,以及国内中医院校留学生使用,亦可为双语教学师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提供参考。
售 价:¥
纸质售价:¥96.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编纂翻译委员会
《中医妇科学》编委会
编写说明
前言
目 录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源流与发展
一、 重视生殖, 优生优育
二、 妇科理论与妇科医生的出现
三、 专科设置, 世界领先
四、 当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 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
一、 外生殖器
二、 内生殖器
(一) 胞宫
(二) 阴道
第二节 女性生殖生理
一、 月经生理与调节
(一) 月经的生理现象
(二) 月经产生与调节机制
(三) 月经周期节律
二、 带下生理
三、 妊娠生理
(一) 妊娠机制和条件
(二) 妊娠的生理现象
四、 临产与产褥生理
(一) 临产的生理现象
(二) 临产的调护
(三) 影响分娩的因素
(四) 产褥期生理
五、 哺乳生理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 环境因素
二、 情志因素
三、 生活因素
四、 病理因素
五、 体质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 脏腑功能失常
二、 气血失调
三、 冲任损伤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诊法
第一节 妇科疾病的四诊
一、 问诊
二、 望诊
三、 闻诊
四、 切诊
第二节 妇科常用检查
一、 妇科双合诊/ 三合诊
(一) 基本要求
(二) 妇科检查的方法
(三) 妇科检查记录
二、 盆腔超声检查
(一) B 型超声检查
(二)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三、 妊娠试验
(一) 血HCG
(二) 尿HCG
四、 阴道分泌物检查
(一)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技术
(二) 生殖道脱落细胞的临床应用
五、 基础体温测定
六、 内分泌激素测定
(一) GnRH 刺激试验
(二) 氯米芬试验
(三) FSH 和LH
(四) PRL
(五) 雌激素测定
(六) 孕激素测定
(七) 雄激素测定
(八) HCG 测定
七、 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
(一) 一般诊断性刮宫
(二) 分段诊断性刮宫
(三) 诊刮时注意事项
八、 输卵管通液术、 子宫输卵管造影
(一) 输卵管通液术
(二) 子宫输卵管造影
九、 内镜检查(宫腔镜、 腹腔镜)
(一) 宫腔镜
1.适应证
2.治疗
3.禁忌证
(二) 腹腔镜
1.适应证
2.治疗
3.禁忌证
4.并发症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
第一节 内治法
一、 调理脏腑
(一) 滋肾补肾
(二) 疏肝养肝
(三) 健脾和胃
二、 调理气血
(一) 补益气血
(二) 理气行滞
(三) 活血化瘀
(四) 温经散寒
(五) 清热凉血
(六) 祛湿化痰
三、 调理冲任
(一) 补益冲任
(二) 固摄冲任
(三) 通利冲任
(四) 镇安冲任
四、 周期疗法
第二节 针灸推拿治法
一、 针法
(一) 针法的作用
(二) 常用针法
(三) 注意事项
二、 灸法
(一) 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二) 常用灸法
(三) 注意事项
三、 推拿治疗
(一) 推拿手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二) 注意事项
四、 拔罐治疗
(一) 常用拔罐法、 作用及适应证
(二) 注意事项
第三节 外治法
一、 外阴熏洗
二、 阴道冲洗
三、 阴道纳药
四、 宫腔注入
五、 肛门导入
六、 外敷热熨
七、 药物离子导入
第四节 心理治疗
第六章 预防与保健
第一节 月经期保健
一、 行经期间的预防与保健
二、 经期保健常见误区
第二节 妊娠期保健
一、 妊娠期保健指导
二、 产前保健指导
第三节 产褥期保健
一、 产褥期保健指导
二、 产后第1 周保健指导
三、 产后第2 周保健指导
四、 产后第3 周保健指导
第四节 哺乳期保健
第五节 绝经前后保健
一、 围绝经期
二、 围绝经期保健
各论
第七章 月经病
第一节 月经先期
【病因病机】
1.气虚
2.血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虚证
(1) 脾气虚证
(2) 肾气虚证
2.血热证
(1) 阳盛血热证
(2) 阴虚血热证
(3) 肝郁血热证
【案例分析】
第二节 月经过多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虚证
2.血热证
3.血瘀证
第三节 经期延长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虚证
2.虚热证
3.血瘀证
第四节 经间期出血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肾阴虚证
2.肾阳虚证
3.湿热证
4.血瘀证
【临证思路】
【案例分析】
第五节 崩漏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1) 肾气虚证
(2) 肾阴虚证
(3) 肾阳虚证
2.脾虚证
3.虚热证
4.实热证
5.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六节 月经后期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2.血虚证
3.血寒证
(1) 虚寒证
(2) 实寒证
4.气滞证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七节 月经过少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2.血虚证
3.血寒证
4.血瘀证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八节 闭经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肾气亏虚证
2.气血虚弱证
3.阴虚血燥证
4.气滞血瘀证
5.痰湿阻滞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九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肝郁证
2.肾虚证
【案例分析】
第十节 痛经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2.寒凝血瘀证
3.湿热瘀阻证
4.气血虚弱证
5.肾气亏损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转归】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十一节 月经前后诸证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经行乳房胀痛
(1) 肝气郁结证
(2) 肝肾阴虚证
2.经行头痛
(1) 阴虚阳亢证
(2) 血瘀证
(3) 血虚证
3.经行口糜
(1) 阴虚火旺证
(2) 胃热熏蒸证
4.经行浮肿
(1) 脾肾阳虚证
(2) 气滞证
5.经行泄泻
(1) 脾虚证
(2) 肾虚证
6.经行风疹块
(1) 血虚证
(2) 风热证
7.经行情志异常
(1) 肝气郁结证
(2) 痰火上扰证
【案例分析】
第十二节 经行吐衄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肝经郁火证
2.肺肾阴虚证
【案例分析】
第十三节 绝经前后诸证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证
2.肾虚肝郁证
3.心肾不交证
4.肾阴阳两虚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八章 带下病
第一节 带下过多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脾虚证
2.肾阳亏虚证
3.湿热下注证
4.阴虚夹湿证
5.热毒蕴结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二节 带下过少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肝肾亏损证
2.血枯瘀阻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转归】
【案例分析】
第九章 妊娠病
第一节 妊娠恶阻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
2.肝胃不和证
【临证思路】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二节 妊娠腹痛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血虚证
2.气滞证
3.虚寒证
4.血瘀证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三节 胎漏、 胎动不安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2.气血虚弱证
3.血热证
4.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转归】
【案例分析】
第四节 滑胎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2.脾虚证
3.血热证
4.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五节 胎萎不长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脾肾不足证
2.气血虚弱证
3.阳虚宫寒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六节 子肿、 子晕、 子痫
【病因病机】
一、 子肿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脾虚证
2.肾虚证
3.气滞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二、 子晕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阴虚肝旺证
2.脾虚肝旺证
3.气血虚弱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三、 子痫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肝风内动证
2.痰火上扰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文献选录】
第七节 子满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
2.气滞湿郁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八节 子淋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心火偏亢证
2.湿热下注证
3.阴虚津亏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十章 产后病
第一节 产后腹痛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 急症处理
(二) 分证论治
1.血虚证
2.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转归】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二节 产后恶露不绝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虚证
2.血热证
3.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转归】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三节 产后发热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 急症处理
(二) 分证论治
1.感染邪毒证
2.外感风寒证
3.外感风热证
4.外感暑温证
5.血虚证
6.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四节 产后乳汁异常
一、 缺乳
【病因病机】
【辨证要点】
【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证
2.肝郁气滞证
3.痰浊阻滞证
【其他疗法】
【临证思路】
【预后与转归】
【预防与调摄】
【文献选录】
二、 产后乳汁自出
【病因病机】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虚失摄
2.肝经郁热
【预后与预防】
【临证思路】
【文献选录】
第五节 乳痈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第六节 产后身痛
【病因病机】
【鉴别诊断】
1.与痹证的鉴别
2.与痿证的鉴别
【辨证论治】
1.血虚证
2.风寒证
3.血瘀证
4.肾虚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文献选录】
第七节 产后自汗、 盗汗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气虚证
2.阴虚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八节 产后小便异常
一、 产后小便不通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气虚证
2.肾虚证
3.气滞证
4.血瘀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二、 产后小便淋痛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2.肾阴亏虚证
3.肝经郁热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第九节 产后大便难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血虚津亏证
2.气虚失运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十节 产后郁证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心脾两虚证
2.瘀血内阻证
3.肝气郁结证
【案例分析】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第十一章 妇科杂病
第一节 不孕症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肾气虚证
2.肾阴虚证
3.肾阳虚证
4.肝郁证
5.痰湿证
6.血瘀证
7.湿热证
8.血虚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文献选录】
一、 超促排卵至黄体支持阶段的中药辅助运用
二、 辅助生殖技术实施后的常见合并症及其不良结局的中医药对策
(1) 肝郁血瘀证
(2) 阴虚痰瘀证
(3) 阳虚湿蕴证
第二节 慢性盆腔痛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2.气滞血瘀证
3.寒湿凝滞证
4.气虚血瘀证
5.肾虚血瘀证
(1) 中药研粉调敷
(2) 中药穴位敷贴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西医观点】
第三节 子宫肌瘤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2.痰湿瘀结证
3.肾虚血瘀证
【临证思路】
【案例分析】
【预后与预防】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 子宫腺肌病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2.寒凝血瘀证
3.瘀热互结证
4.痰瘀互结证
5.肾虚血瘀证
【其他疗法】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第五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2.脾虚痰湿证
3.气滞血瘀证
4.肝经郁火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案例分析】
【西医观点】
第六节 乳癖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 主证型
1.肝气郁结证
2.气郁痰凝证
(二) 兼证型
1.兼肾阴虚证
2.兼肾阳虚证
【案例分析】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第七节 阴痒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肝经湿热证
2.湿虫滋生证
3.肝肾阴虚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第八节 阴疮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论治】
1.热毒证
2.寒湿证
【临证思路】
【预后与预防】
附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
综合索引(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参考文献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