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后浪·传统文化大师经典(余秋雨高度评价,钱锺书、杨绛力荐,国学精粹,贯通古今!套装共4册。)电子书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成就。如此天才,一生都颠沛流离,但他却能超越个人的悲哀,既超脱现实,又有烟火气。这种旷达的态度也指引我们获得自己的快乐之道。 ◎余秋雨高度评价的传记经典,全新增订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直引用本书原文,并高度评价此书文字典雅,作者归结甚有见地。本书已出版近四十年,此次全新增订,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

售       价:¥

纸质售价:¥84.00购买纸书

197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李一冰,锺叔河,冯友兰,袁珂

出  版  社: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11-14

字       数:135.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br/>【推荐语】<br/>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成就。如此天才,一生都颠沛流离,但他却能超越个人的悲哀,既超脱现实,又有烟火气。这种旷达的态度也指引我们获得自己的快乐之道。   ◎余秋雨高度评价的传记经典,全新增订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直引用本书原文,并高度评价此书文字典雅,作者归结甚有见地。本书已出版近四十年,此次全新增订,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   ◎以诗词为主线,参考百余种书目,还原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诗言志,所以本书十之八九取材于东坡诗词,以触摸他内心的喜怒哀乐。此外,作者参考东坡文集和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考证坚实,笔触细腻,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典雅现代的装帧设计,四色彩插,极具典藏价值 典雅与现代并行的装帧风格,封面选用纹理极强的手揉纸,手工粘贴纹理温厚的环保幼棉,并烫金印鉴。四色彩插,采用100g细腻纯质纸印刷,直观展现苏东坡及其相关的画像、作品。  <br/>【作者】<br/>李一冰  1912—1991 原名李振华,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取笔名“李一冰”,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毕业于浙江私立之江大学经济系,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陆续于新文学重要刊物发表白话散文。李一冰熟读苏轼诗作,同时整理《东坡事类》等重要书籍并编订《苏轼年谱》,历时八年,写成《苏东坡新传》,共计七十余万字,于1983年以笔名出版。另著有《明末孤臣张苍水传》,后增补成《张苍水传》。<br/>
目录展开

总目录

苏东坡新传

寻找李一冰

目录

第一章 食蓼少年

一 蜀道难

二 宋之平蜀

三 世系

四 双亲

五 少年

六 但愿一识张益州

七 登进士第

八 母丧

九 南行

十 老苏的一官难求

十一 制策之试

第二章 变法与党争

一 初仕凤翔

二 怀乡念弟

三 陈希亮

四 亡妻·丧父

五 荆公变法

六 党争的发端

七 新政暴风

八 上皇帝书

九 遭诬

十 惘惘出都

第三章 马入尘埃

一 湖畔孤鸿

二 湖寺寻僧

三 监试乡举

四 相度堤岸工程

五 富春山行

六 红裙白酒

七 常润道中

八 别西湖

九 密州利病

十 超然台与盖公堂

第四章 黄楼

一 作客东园

二 谏用兵书

三 徐州大水

四 秦七黄九

五 黄楼之会

六 诗僧参寥

七 文同

八 重游江南

第五章 乌台诗狱

一 始作俑者——沈括

二 被台谏围剿

三 追捕

四 勘问

五 审理

六 论救

七 定谳

第六章 黄州五年

一 出狱赴黄

二 初到黄州

三 孤立于风雨沙洲

四 朋友

五 东坡

六 书斋生活

七 饮食生活

八 黄泥坂和赤壁

九 临皋·东坡·雪堂

十 老农忧国

十一 神宗的救赎

十二 别黄州

第七章 飘泊江淮

一 庐山纪游

二 访弟·殇子

三 金陵谒荆公

四 求田问舍

五 南都来去

六 阳羡一梦

第八章 风雨京华

一 元祐更化

二 从调和到冲突

三 不到中书不是官

四 老成凋谢

五 学士院风波

六 经筵与驱程

七 元祐党争

八 一士谔谔

九 试院抡才

十 金莲烛

十一 乞郡避谤

第九章 书斋内外

一 一家融融

二 苏门六君子

三 王巩

四 画友

五 文字生涯

六 书法

七 绘画

八 书斋文物

九 宴游和谐谑

十 重结西湖缘

第十章 杭州去来

一 储粮防灾

二 吏治

三 治六井·开西湖

四 僚友

五 方外交

六 救灾和水利

七 奉召还朝

八 破琴之梦

九 竹寺题诗案

十 东府感旧

第十一章 颍州·扬州·定州

一 颍水之鱼

二 颍扬之治

三 广陵生活

四 初和陶诗

五 二次还朝

六 再被围攻

七 丧偶

八 太后崩逝

九 守边定州

十 再遭谪逐

第十二章 惠州流人

一 远谪南荒

二 过岭

三 初到惠州

四 借刀杀人之计

五 劳己以“为人”

六 服食养生

七 朝云之死

八 惠州和陶

九 白鹤峰新居

十 又贬海外

第十三章 海外东坡

一 海南风土

二 食芋饮水

三 房屋风波

四 读书著作

五 家人朋友

六 采药与造墨

七 别海南

第十四章 北归

一 秦观之丧

二 广州·英州

三 韶州

四 虔州

五 归程何处是

六 染疾

七 逝世

八 浩气不亡

九 子孙

十 身后

后 记

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

附录 苏轼及宋大事年表

念楼学短

序言

自序

九一年自序

九八年自序

零一年自序

零二年自序

零四年自序

零九年自序

一七年自序

目录

论语十篇

师生之间

各言尔志 论语

逝者如斯

子在川上 论语

夺不走的

不可夺志 论语

什么最重要

子贡问政 论语

君臣父子

齐景公问政 论语

偏激和清高

必也狂狷乎 论语

忠不忠

论管仲 论语

何必使劲敲

荷蒉者 论语

阿鲤

陈亢问伯鱼 论语

疯子的歌

楚狂接舆 论语

孟子九篇

尴尬的王

王顾左右 孟子

暴君可杀

未闻弑君也 孟子

暴力无用

以德服人 孟子

偷鸡的故事

何待来年 孟子

有毛病

人之患 孟子

读书知人

友善士 孟子

杯水车薪

仁之胜不仁 孟子

不能尽信书

不如无书 孟子

民重于国

民为贵 孟子

檀弓十篇

死后别害人

成子高 檀弓

想起袁世凯

为旧君反服 檀弓

争接班

沐浴佩玉 檀弓

是不是蠢猪

工尹商阳 檀弓

孟姜女

杞梁妻 檀弓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 檀弓

人的尊严

齐大饥 檀弓

会讲话

善颂善祷 檀弓

犬马的待遇

仲尼使埋狗 檀弓

朋友之道

原壤母死 檀弓

左传八篇

怀璧其罪

虞公出奔 左传

政治与亲情

祭仲杀婿 左传

抗旱

臧文仲谏焚巫尪 左传

比太阳

贾季言赵衰赵盾 左传

冤大头

陈杀其大夫泄冶 左传

好有好报

晋侯谋息民 左传

品德更珍贵

不受献玉 左传

城门之战

鲁师败于阳州 左传

国语九篇

甲鱼太小了

文伯之母 国语

自家杀自家

惠公悔杀里克 国语

跟着走

文公遽见竖头须 国语

知难不难

郭偃论治国 国语

当头一棒

范文子被责 国语

父亲的心

范武子知免 国语

想快点死

文子知晋难 国语

逮鹌鹑

叔向谏杀竖襄 国语

只为多开口

范献子聘鲁 国语

战国策十篇

明白人难做

扁鹊投石 战国策

玉石和鼠肉

应侯论名实 战国策

辩士

为中期说秦王 战国策

送耳环

薛公献珥 战国策

邻人之女

齐人讥田骈 战国策

说客

子象论中立 战国策

听音乐

田子方谏文侯 战国策

牛马同拉车

公孙衍为魏将 战国策

狗咬人

白圭说新城君 战国策

不是时候

卫人迎新妇 战国策

庄子十篇

我是谁

梦为胡蝶 庄子

千万别过头

吾生有涯 庄子

选择自由

曳尾涂中 庄子

真能画的人

解衣盘礴 庄子

得心应手

捶钩者 庄子

没有对手了

郢人 庄子

儒生盗墓

诗礼发冢 庄子

无用之用

惠子谓庄子 庄子

寂寞

得鱼忘筌 庄子

少宣传

知道易勿言难 庄子

诏令十四篇

将许越成

告诸大夫 吴王夫差

约法三章

入关告谕 汉高祖

千里马

却献千里马诏 汉文帝

非常之人

求贤诏 汉武帝

关心低工资

益小吏俸诏 汉宣帝

给老同学

与严光 汉光武帝

对吴宣战

与孙权书 曹操

抚恤死者

军谯令 曹操

天灾人事

大水求直言诏 唐太宗

模范君臣

问魏徵病手诏 唐太宗

南下三条

敕曹彬伐南唐 宋太祖

不戴高帽子

上尊号不允 宋太祖

不杀读书人

戒碑 宋太祖

民国开篇

就职誓词 孙文

奏对十四篇

脱祸求财

为书辞勾践 范蠡

不如卖活人

献书魏王 范座

反对坑儒

谏始皇 扶苏

请除肉刑

上书求赎父刑 淳于缇萦

自告奋勇

请使匈奴书 终军

疏还是堵

奏求治河策 平当

一把菜

谏妄与人官 陈蕃

攻其一点

上韦抱事 高堂隆

如何考绩

上言积粟 邓艾

魏与吴

谏伐孙权疏 赵云

不能看

请不取注记奏 魏谟

赏艺人

谏赐优伶无度疏 桑维翰

长乐之道

论安不忘危状 冯道

拜佛无用

谏事佛书 汪焕

箴铭九篇

低姿态

鼎铭正 考父

少开口

言箴 韩愈

后有来者

玉箸篆志铭 舒元舆

谁坑谁

秦坑铭 司空图

上天难欺

戒石铭 孟昶

抓住今天

劝学说 朱熹

廉生威

官箴 曹端

集句为铭

木瘿炉铭 陈继儒

第一清官

禁馈送檄 张伯行

书序十四篇

何必从严

循吏列传序 司马迁

孝与非孝

孝经注序 郑玄

写得漂亮

繁钦集序 曹丕

还当道士去

送张道士诗序 韩愈

酬唱之交

吴蜀集引 刘禹锡

强词夺理

非国语序 柳宗元

委曲求全

野人闲话序 景焕

诗人选诗

唐百家诗选序 王安石

诗与真实

闻鼙录序 陆游

题诗难

观潮阁诗序 叶适

当朝的史事

今言序 郑晓

今昔不能比

日知录前言 顾炎武

以笑代哭

笑倒小引 陈皋谟

文人打油

哑然绝句自序 曾衍东

文论九篇

忌迎合

韦苏州论诗 赵璘

意趣同归

书三绝句诗后 欧阳修

文章如女色

书林和靖诗 黄庭坚

同时异时

跋苏子美真迹 周必大

生气

高手画画 傅山

不相同才好

题目与文章 廖燕

新旧唐书

唐书 王士禛

竹轩

题榜不易 王士禛

文字狱

戴南山孑遗录 梁启超

诗话九篇

诗中用典

用事 王士禛

四句够了

意尽 王士禛

盛唐不可及

桃源诗 王士禛

雪里芭蕉

王右丞诗 王士禛

说苏黄

论坡谷 王士禛

多馀的尾巴

柳诗蛇足 王士禛

含蓄

贵有节制 王士禛

创作自由

评诗之弊 王士禛

得其神髓

勿袭形模 王士禛

世说新语十一篇

永恒的悲哀

木犹如此 刘义庆

才女

柳絮因风 刘义庆

从容与慷慨

广陵散 刘义庆

生死弟兄

人琴俱亡 刘义庆

妈妈的见识

赵母嫁女 刘义庆

一罐鲊鱼

陶母封鲊 刘义庆

林下风气

无烦复往 刘义庆

乘兴

雪夜访戴 刘义庆

酒给谁喝

公荣无预 刘义庆

“亲爱的”

王安丰妇 刘义庆

急性子

王蓝田 刘义庆

容斋随笔九篇

白氏女奴

乐天侍儿 洪迈

近仁鲜仁

刚毅近仁 洪迈

不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洪迈

简化字

字省文 洪迈

逢君之恶

魏相萧望之 洪迈

改地名

严州当为庄 洪迈

杀功臣

汉祖三诈 洪迈

同情者的诗

李陵诗 洪迈

保护伞

城狐社鼠 洪迈

老学庵笔记十篇

一副八百枚

大傩面具 陆游

不为人知

墓志增字 陆游

刺秦桧

不了事汉 陆游

炒栗子

李和儿 陆游

蔑视痛苦

鲁直在宜州 陆游

名字偏旁

时相忍忮 陆游

泥娃娃

鄜州田氏 陆游

放火三天

田登忌讳 陆游

地下黑社会

无忧洞 陆游

口头语

外后日 陆游

宋人小说类编十篇

之乎者也

朱雀之门 高文虎

敢言的戏子

不油里面 张仲文

不如狮子

员外郎 张师正

拍马屁

愿早就木 张师正

县太爷写字

东坡书扇 陈宾

皇帝的风格

九里松牌 陈晦

独乐园

只相公不要钱 俞文豹

朝云

一肚皮不合时宜 费衮

黑暗时代

必曰呜呼 孙宗鉴

傍人门户

争闲气 苏轼

南村辍耕录五篇

棒打不散

朝仪 陶宗仪

学者从政

征聘 陶宗仪

大国的体面

使交趾 陶宗仪

正室夫人

司马善谏 陶宗仪

“有气味”

病洁 陶宗仪

菽园杂记六篇

儿子岂敢

王侍郎 陆容

“凡是派”

御制大全 陆容

自称老臣

危素 陆容

染发

白发白须 陆容

画圣像

传写御容 陆容

乌桕树

桕 陆容

古今谭概五篇

心中无妓

两程夫子 冯梦龙

大袖子

盛天下苍生 冯梦龙

不怕杀头

仕途之险 冯梦龙

那两年靠谁

吴蠢子 冯梦龙

人之将死

此酒不堪相劝 冯梦龙

广东新语八篇

水流鹅

淘鹅 屈大均

狗与奴才

番狗 屈大均

瑶人美食

竹䶉 屈大均

何必引韩诗

龙虾 屈大均

金色的丝

天蚕 屈大均

香分公母

丁香 屈大均

夺香花

瑞香 屈大均

草木之名

步惊 屈大均

广阳杂记十一篇

洪太夫人

洪承畴母 刘献廷

谢客启事

参马士英 刘献廷

抬轿子

舆夫 刘献廷

小西门

天下绝佳处 刘献廷

春来早

长沙物候 刘献廷

看衡山

南岳 刘献廷

瑰丽的雪

雪景之奇 刘献廷

鸡公坡

门联 刘献廷

孤独的夜

舟泊昭陵 刘献廷

采茶歌

十五国章法 刘献廷

“双飞燕”

汉阳渡船 刘献廷

巢林笔谈十篇

悲哀的调子

笛音 龚炜

中秋有感

绝无佳景 龚炜

自作孽

名利两穷 龚炜

江上阻风

佳景如画 龚炜

黄连树下

琴声 龚炜

悼亡妻

壬午除夕 龚炜

微山湖上

大块文章 龚炜

惜华年

清明闲步 龚炜

暑中悬想

绿天深处 龚炜

画中游

置身画图中 龚炜

子不语八篇

虫吃人

炮打蝗虫 袁枚

死不松手

僵尸执元宝 袁枚

千佛洞

肃州万佛崖 袁枚

大榕树

楚雄奇树 袁枚

卖祖宗像

偷画 袁枚

装嫩

粉楦 袁枚

雁荡奇石

动静石 袁枚

砸夜壶

溺壶失节 袁枚

阅微草堂笔记八篇

两个术士

安中宽言 纪昀

自己不肯死

乩判 纪昀

老儒死后

边随园言 纪昀

鬼有预见

徐景熹 纪昀

报应

天道乘除 纪昀

死了还要斗

曾英华言 纪昀

狐仙也好

陈句山移居 纪昀

贪官下地狱

州牧伏诛 纪昀

扬州画舫录九篇

飞堶

叶公坟 李斗

僻静得好

桃花庵 李斗

茶楼酒馆

扑缸春 李斗

演法聪

二面蔡茂根 李斗

男旦

魏三儿 李斗

丝竹何如

知己食 李斗

以眼为耳

明月楼 李斗

同声一哭

珍珠娘 李斗

扬州泥人

雕绘土偶 李斗

两般秋雨庵随笔八篇

座右铭

吕叔简语 梁绍壬

不白之冤

不白 梁绍壬

警句

刘子明语 梁绍壬

蔡京这样说

丧心语 梁绍壬

女人之妒

吃醋 梁绍壬

借光

诗傍门户 梁绍壬

立威信

上舍 梁绍壬

夏紫秋黄

葡萄 梁绍壬

春在堂随笔八篇

夫妻合印

词场佳话 俞樾

百工池

非颠僧遗迹 俞樾

碧螺春

洞庭山茶叶 俞樾

又是一回事

谢梦渔 俞樾

纪岁珠

歙人妇 俞樾

甘露饼

勒少仲送饼 俞樾

封印

官府年假 俞樾

不说现话

赋七夕 俞樾

议论文十三篇

桃李不言

李将军列传赞 司马迁

怕不怕民众

民可畏论 唐太宗

不能不学

诲学说 欧阳修

儿子取名

名二子说 苏洵

谈人才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宽与严

治大国若烹小鲜 陈善

官与贼

龙门子论政 宋濂

一团熟猪油

小人犹膏 刘基

舆论一律

鸲鹆鸟 庄元臣

做不做官

论语难解 赵南星

谈读书

天下最乐事 张岱

说现在

题壁 孙奇逢

明不明

明初冤狱 龚炜

说明文十三篇

宫门的标志

阙 崔豹

煎鱼饼

饼炙 贾思勰

虎皮鹦鹉

桐花鸟 李昉

地理模型

木图 沈括

以虫治虫

养柑蚁 庄绰

凤凰不如我

寒号虫 李时珍

锄头的快口

锄镈 宋应星

灶王爷

灶神 谢肇淛

珍奇的书桌

琥珀案 钮琇

相爷的名片

严嵩拜帖 姚元之

乞巧

𥓍巧 顾禄

缩微玩物

小摆设 顾禄

巧合

北京城门 夏仁虎

抒情文十一篇

月下

杂题一则 李白

江上的笛声

李牟吹笛 李肇

习字

学书为乐 欧阳修

怨华年

长亭怨慢小序 姜夔

我爱独行

归程小记 归有光

日长如小年

此坐 张大复

夜之美

夜中偶起 叶绍袁

老年

失题 傅山

在秋风里

洞庭君山 方以智

燕子来时

念亡妻 蒋坦

一年容易

枣儿葡萄 富察敦崇

哀祭文十一篇

简短的悼词

祭房君文 韩愈

悼横死者

祭龚秀才文 杜牧

求止雨

祭城隍神文 欧阳修

悲愤的两问

祭吴先生履斋 季苾

无言之痛

祭蔡季通文 朱熹

不敢出声

祭朱元晦侍讲 陆游

无人对饮了

祭方孚若宝谟 刘克庄

送别老臣

祭靳贵 明武宗

生死见交情

刑场祭夏言 顾仲言

带笑而死

自祭文 王象晋

哭宋教仁

宋渔父哀辞 章炳麟

写景文十篇

石门山

与顾章书 吴均

徐知诰故居

寿宁寺 欧阳修

观泉

林虑记游一则 许有壬

龙关晓月

点苍山游记一则 杨慎

丽江木府

木公设宴 徐弘祖

寓山的水

水明廊 祁彪佳

招隐山

招隐寺题名记 王士禛

再上名楼

槜李烟雨楼 龚炜

荷花深处

消夏湾看荷花 顾禄

会稽山色

十里看山 李慈铭

题画文七篇

画飞鸟

书黄筌画雀 苏轼

李广夺马

题摹燕郭尚父图 黄庭坚

真与美

题章友直草虫 杨万里

动人春色

徽庙试画工 俞文豹

还是东坡

题东坡笠屐图 陆树声

残缺之美

书夏圭山水卷 徐渭

孤山夜月

题孤山夜月图 李流芳

记事文十三篇

种仇得仇

懿公之死 刘向

和圀

则天改字 张鷟

以饼拭手

宇文士及割肉 刘餗

人不如文

降为上计 刘餗

豺咬杀鱼

娄师德 李昉

有脾气

学士草文 欧阳修

献赋

丹凤门 龚鼎臣

树倒猢狲散

不依附 庞元英

巧安排

一举三役 沈括

父与子

曹彬曹璨 王君玉

须读书人

乾德铜镜 李心传

勿与钥匙

刺史避贼 陶宗仪

一览皆小

书匾额 易宗夔

记人物十三篇

吸脓疮

吴起为魏将 刘向

高下自见

祖阮得失 裴启

牛头马面

周兴残忍 张鷟

英雄本色

英公言 刘餗

听其自然

裴晋公 赵璘

靴价

冯道和凝 欧阳修

胡铨

斩桧书 罗大经

更快活

梅询 谢肇淛

洗马

杨文懿公 张岱

又哭又笑

御史反覆 王士禛

性情中人

严感遇 王士禛

不讲排场

戴金溪 易宗夔

送寿礼

陆稼书 易宗夔

记社会十三篇

市井无赖

蜀市人赵高 段成式

乐工学画

营丘伶人 王辟之

琴师

黄振以琴被遇 叶绍翁

一连三个

莫贺莫贺 郑晓

边唱边摘

唱龙眼 周亮工

咬屁股

车夫 蒲松龄

太行山

争山名 金埴

四十年河西

尚书 孙赵翼

愉快的事

十爱 张荩

讨厌的事

十憎 张荩

敬土地

土地公公生日 顾禄

妓女哭坟

南下洼 崇彝

吃瓦片

贵旗免问 夏仁虎

记言语十一篇

点上蜡烛

平公问师旷 刘向

答得好

法畅答庾公 裴启

手足情深

言为姊作粥 刘餗

我不会死了

笑对谐谑 刘肃

说蟹

一蟹不如一蟹 王君玉

披油衣吃糖

滑稽 王明清

救马夫

晏子讽谏 陶宗仪

人尽可夫

格言 谢肇淛

囊萤映雪

名读书 浮白主人

人情冷暖

钓叟慨言 钮琇

读常见书

临别赠言 易宗夔

苏轼文十篇

自己的文章

自评文 苏轼

读陶诗

书渊明诗 苏轼

惜别

书别姜君 苏轼

桃花作饭

书张长史书法 苏轼

过滩

书舟中作字 苏轼

黑不黑

书墨 苏轼

屠龙和踹猪

书吴说笔 苏轼

月下闲人

记承天夜游 苏轼

脱钩

记游松风亭 苏轼

知惭愧

书临皋亭 苏轼

陆游文十篇

岑参的诗

跋岑嘉州诗集 陆游

不如不印

跋历代陵名 陆游

信运气

跋中兴间气集 陆游

天风海雨

跋东坡七夕词后 陆游

忆儿时

跋渊明集 陆游

故都风物

跋吕侍讲岁时杂记 陆游

提个醒

跋前汉通用古字韵编 陆游

今昔不同

跋乐毅论 陆游

想鉴湖

跋韩晋公牛 陆游

无聊才作诗

跋花间集 陆游

张岱文十篇

不出名的山

越山五佚记序 张岱

出游通知

游山小启 张岱

二叔的笔墨

题仲叔画 张岱

考文章

跋张子省试牍 张岱

写景高手

跋寓山注 张岱

米家山

再跋蓝田叔米山 张岱

自题小像 张岱

人和狼

中山狼操 张岱

茶壶酒壶

砂罐锡注 张岱

他读的书多

不死亦难究 张岱

郑燮文十篇

对不住

前刻诗序 郑燮

鬼打头

后刻诗序附记 郑燮

不求人作序

家书自序 郑燮

胸无成竹

题画竹一 郑燮

文与画

题画竹二 郑燮

润格

板桥笔榜 郑燮

难得糊涂

题额 郑燮

雪婆婆

题印一 郑燮

郑为东道主

题印二 郑燮

博爱

画兰竹石 郑燮

王闿运日记

儿女读书

人日 王闿运

清明

三月十三日 王闿运

杀人与要钱

七月廿二日 王闿运

张之洞来信

八月廿九日 王闿运

祭奠亡妻

九月八日 王闿运

和合二仙

十月十六日 王闿运

做生日

十一月廿八日 王闿运

做年糕

十二月廿二日 王闿运

走夜路

十二月廿三日 王闿运

苏轼的短信

何必归乡

与范子丰 苏轼

田家乐

与章子厚 苏轼

黄州风物

答吴子野 苏轼

青灯

与毛维瞻 苏轼

谢寄茶

答毛泽民 苏轼

谢饭

与程正辅 苏轼

苦涩的孤独

与林天和 苏轼

邀饮茶

与姜唐佐秀才 苏轼

八载重逢

与米元章 苏轼

邀约的短信

不知会晴不

采菊帖 王羲之

人生如寄

与支遁书 谢安

且住为佳

寒食帖 颜真卿

请来奏琴

招素上人弹琴 简王维

一碗不托

与苏子容 欧阳修

邀住西山

寄四五弟 袁中道

去木末亭

简赵履吾 王思任

游秦淮

邀六羽叔泛秦淮 丁雄飞

莫负此清凉

与周栎园 张惣

一醉方休

简张船山 吴锡麒

明年再见

与孙星木 龚联辉

问候的短信

喜见手迹

与窦伯向书 马融

如何可言

与周益州书 王羲之

苦雨

与梅圣俞 欧阳修

悲士不遇

与马策之 徐渭

南京风景

与何彦季 陈衎

酒杯花事

与王元美 陈继儒

西风之叹

复张天如 陈际泰

寂寞

与徐文卿 莫是龙

举火不举火

复王于一 杜濬

告罪

与光缵四哥 郑燮

节序怀人

复钱绳兹 许思湄

赠答的短信

毋相忘

致问春君 奉

橘子三百枚

奉橘帖 王羲之

几张字

与卢仓曹 颜真卿

达头鱼

与梅圣俞 欧阳修

谢赠酒裘

答张太史 徐渭

两件棉衣

与三好安宅 朱之瑜

谢赠兰

与王献叔 沈守正

谢赠墨

与陈伯玑 宋祖谦

笋和茶

与康小 范胡介

故乡的酒

与黄济叔 周圻

谢送花

答韵仙 朱荫培

倾诉的短信

不失自我

与所亲书 张裔

刀与绳

与杨彦明书 顾荣

一口气

答寇子惇 康海

梦想

与友人 莫是龙

不要脸

答朱子强 陈孝逸

相知就好

与吴来之 卓人月

吃惯了苦

与洪戴之 卓发之

难忘的月光

与宋比玉 黄虞龙

孤臣孽子

寄黄石斋 范景文

他得先来

答因树屋主人 黄经

妻死伤心

寄邹论园 吴锡麒

文友的短信

小巫见大巫

答张纮书 陈琳

哀乐由人

献诗启 杜牧

难得洒脱

与石曼卿 范仲淹

以诗会友

与梅圣俞 欧阳修

不欲作

与周淀山 归有光

请删削

与清甫表侄 皇甫汸

以泪濡墨

与吴冠五 宋祖谦

选诗

与龚野遗 顾梦游

谈作诗

与蒋虎臣 施闰章

刻《文选》

与顾修远 王士禛

读书之味

与陆三 朱幼清

说事的短信

说写字

草篆帖 颜真卿

说挨整

与孟简书 吴武陵

说苏洵

与富郑公书 欧阳修

说果木

与程天侔 苏轼

说雅俗

答宋殿直 黄庭坚

说大伯

与人帖 米芾

说借书

与王子敬 归有光

说交友

与陈眉公 钟惺

说借钱

与去来君 松尾芭蕉

说荻港

柬奚铁生 吴锡麒

说官司

复友人 李石守

劝勉的短信

赶快走啊

自齐遗文种书 范蠡

阿房即阿亡

与李斯书 冯去疾

积极与消极

与挚伯陵书 司马迁

戒阿谀奉承

口授答侯霸 严光

绝交

与刘伯宗绝交书 朱穆

勿禁渔

与庾安西笺 王胡之

难为兄

与王昕王晖书 邢臧

请宽心

勉林学士希逸 文天祥

不可与同游

答李伯襄 王思任

交好人

与吴介兹 段一洁

敬恕二字

与鲍春霆 曾国藩

家人的短信

实至名归

与弟超书 班固

注重人格

诫子书 司马徽

为子求妇

与弟书 虞翻

勿求长生

戒兄子伯思 陈惠谦

将人当作人

遣力给子书 陶潜

人与文

诫当阳公大心书 萧纲

不可不守

与绪汝书 颜真卿

贺侄及第

与史氏太君嫂 苏轼

缓缓归

与夫人书 钱镠

维君自爱

与夫子 周庚

怎样习字

字谕纪鸿 曾国藩

临终的短信

不要造大墓

遗令戒子 郝昭

记恨街亭

临终与诸葛亮 马谡

生离

别郗氏妻 王献之

死别

与径山维琳 苏轼

义无反顾

临终遗子书 韩玉

朝闻夕死

甲申绝笔 朱之冯

切勿失信

遗书 史可法

嬉笑赴死

字付大儿 金人瑞

中国哲学简史

自 序

英文版编者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1.1 哲学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

1.2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它的精神

1.3 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的方式

1.4 语言的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2.1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2.2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2.3 《上农》——农业的价值

2.4 “反者道之动”

2.5 对自然的理想化

2.6 家族制度

2.7 入世和出世

2.8 中国的艺术与诗歌

2.9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2.10 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

2.11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3.1 司马谈与六家

3.2 刘歆及其诸子由来的学说

3.3 对刘歆学说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4.1 孔子与六经

4.2 教育家孔子

4.3 “正名”

4.4 “仁”与“义”

4.5 “忠”与“恕”

4.6 “知命”

4.7 孔子的心灵修养

4.8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5.1 墨家的社会背景

5.2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5.3 兼爱

5.4 “天志”与“明鬼”

5.5 表面上的矛盾

5.6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6.1 早期道家与隐者

6.2 杨朱的基本思想

6.3 杨朱思想举例

6.4 《老子》与《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6.5 道家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7.1 性善说

7.2 儒墨两家的基本分歧

7.3 政治哲学

7.4 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 家

8.1 名家和“辩者”

8.2 惠施的相对性理论

8.3 公孙龙的共相说

8.4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9.1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9.2 道,无名

9.3 自然的不变规律

9.4 为人处世

9.5 政治理论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10.1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10.2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10.3 政治与社会哲学

10.4 感情和理性

10.5 达到至乐的途径

10.6 有限的观点

10.7 更高层次的观点

10.8 更高层次的知识

10.9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11.1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11.2 关于“辩”的讨论

11.3 “兼爱”辨

11.4 为“兼爱”辩

11.5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12.1 六种术数

12.2 《洪范》所描述的五行

12.3 《月令》

12.4 邹衍

12.5 一种历史哲学

12.6 《易传》中描述的阴阳原则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13.1 人的地位

13.2 关于人性的学说

13.3 道德的起源

13.4 关于礼乐的学说

13.5 关于逻辑的理论

13.6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14.1 法家的社会背景

14.2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

14.3 法家的历史哲学

14.4 治国之道

14.5 法家与道家

14.6 法家与儒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15.1 事物之“理”

15.2 万物生成之“道”

15.3 万物变易之“道”

15.4 “中”与“和”

15.5 “庸”与“常”

15.6 从启蒙到止于至善——明与诚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16.1 秦朝统一中国前的中国政治情况

16.2 中国的统一

16.3 《大学》

16.4 《荀子》中的折中倾向

16.5 《庄子》中的折中倾向

16.6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17.1 阴阳家和儒家的合流

17.2 宇宙论

17.3 人性论

17.4 社会伦理学说

17.5 政治哲学

17.6 历史哲学

17.7 对《春秋》的解释

17.8 社会进步的三个阶段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18.1 思想的统一

18.2 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

18.3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分歧

18.4 扬雄和王充

18.5 道家与佛家

18.6 政治和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19.1 名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19.2 对孔子的重新诠释

19.3 向秀和郭象

19.4 道是“无”

19.5 万物的“独化”

19.6 典制与道德

19.7 有为和无为

19.8 知识与模仿

19.9 齐万物

19.10 终极的自由与快乐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20.1 风流与浪漫精神

20.2 “杨朱的乐园”

20.3 率性的生活

20.4 感情

20.5 情爱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21.1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1.2 佛教的基本观念

21.3 二谛义

21.4 僧肇的哲学

21.5 道生的哲学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22.1 禅宗起源的旧说

22.2 第一义不可说

22.3 修禅的方法

22.4 顿 悟

22.5 无成之功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23.1 韩愈和李翱

23.2 周敦颐的宇宙论

23.3 精神修养的方法

23.4 邵雍的宇宙论

23.5 事物演化的规律

23.6 张载的宇宙论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24.1 程颢对“仁”的认识

24.2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

24.3 程颐的“理”的观念

24.4 陶冶感情的方法

24.5 寻孔颜乐处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25.1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5.2 “理”或原理

25.3 太极

25.4 “气”

25.5 性和心

25.6 政治哲学

25.7 修心养性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26.1 陆九渊关于“心”的概念

26.2 王守仁的“宇宙”概念

26.3 “明德”

26.4 “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

26.5 “正事”

26.6 “用敬”

26.7 对佛学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27.1 反对更新的儒学的思潮

27.2 孔教运动

27.3 西方思想的传入

27.4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28.1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28.2 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

28.3 哲学的性质

28.4 人生的境界

28.5 形而上学中的方法论

译后记

出版后记

中国神话通论

目 录

自 序

概论之部

一 从《山海经》谈起

二 神话的起源

三 神话与宗教

四 神话与仙话

五 历史人物的神话

六 通向文学的神话

七 中国神话发展的途径

八 零散的中国神话

九 中国神话的散亡与整理

一◯ 中国神话的特色

一一 少数民族的神话

一二 研究神话的初阶

分论之部

一 世界的构成

二 造物主

三 盘古与盘瓠

四 女娲的功绩

五 婚姻之神的女娲

六 女娲与伏羲

七 天梯

八 伏羲与燧人

九 廪君与盐水女神

一◯ 填海、追日

一一 断首、触山

一二 归墟五神山

一三 发现药草的神农

一四 炎帝和他的后裔

一五 炎帝诸女

一六 黄帝和昆仑山

一七 视肉、离朱

一八 神国最高统治者

一九 黄炎之争

二◯ 炎帝与灶神

二一 战神蚩尤

二二 黄帝神话的仙话化

二三 黄帝制器

二四 蚕桑的神话

二五 牛郎织女

二六 牛女神话的近亲和旁支

二七 少昊鸟国

二八 少昊神话的西移

二九 颛顼“绝地天通”

三◯ 人神之间的颛顼

三一 疫神帝颛顼

三二 “《山海经》所有怪物”

三三 帝俊的出现

三四 创造发明者

三五 “使四鸟”

三六 帝俊、帝喾和舜

三七 始祖的诞生

三八 尧射日及其他

三九 沉湮的丹朱神话

四◯ 舜服野象

四一 “鸟工”“龙裳”

四二 舜的亲属

四三 羿射日除害

四四 “十日”始末

四五 羿“射河伯,妻雒嫔”

四六 河伯杂评

四七 嫦娥奔月

四八 西王母

四九 仙人不死

五◯ 逢蒙杀羿

五一 尧洪水

五二 神国的叛逆者

五三 禹承父业

五四 禹逐共工

五五 助禹治水的诸神

五六 无支祁

五七 涂山氏

五八 禹游历九州万国

五九 大人国和小人国

六◯ 长寿国

六一 异形国和异禀国

六二 神性英雄的堕落

六三 益与启的斗争

六四 有穷后羿

六五 孔甲畜龙

六六 空桑中的婴儿

六七 成汤伐夏

六八 桀与妺喜

六九 傅说星

七◯ 羑里之囚

七一 太公遇文王

七二 武王伐纣

七三 纣与妲己

七四 穆王西游

七五 徐偃王

七六 “檿弧箕服”

七七 苌弘之死

七八 仙人王子乔

七九 老子与关令尹喜

八◯ 眉间尺

八一 韩朋鸟

八二 鲁班的传说

八三 秦始皇

八四 蜀开国者

八五 杜宇与鳖灵

八六 五丁开路

八七 李冰斗江神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