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书名页
版权页
自 序
目录
绪 言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二节 常用治法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第一节 组方原则
第二节 组成变化
1.药味增减变化
2.药量增减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
第四章 剂型
第五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第一节 煎药法
第二节 服药法
第六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伤寒论》
2.桂枝汤《伤寒论》
3.九味羌活汤王好古《此事难知》卷上引张元素方
4.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小青龙汤《伤寒论》
6.止嗽散《医学心悟》
7.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
8.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第二节 辛凉解表
1.银翘散《温病条辨》
2.桑菊饮《温病条辨》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5.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6.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7.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
第三节 扶正解表
1.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2.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再造散《伤寒六书》
4.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5.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
第七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
1.大承气汤《伤寒论》
2.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3.大陷胸汤《伤寒论》
第二节 温下
1.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2.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3.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
第三节 润下
1.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2.济川煎《景岳全书》
3.麻子仁丸《伤寒论》
第四节 攻补兼施
1.黄龙汤《伤寒六书》
2.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3.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第五节 逐水
1.十枣汤《伤寒论》
2.禹功散《儒门事亲》
第八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
1.小柴胡汤《伤寒论》
2.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3.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
第二节 调和肝脾
1.四逆散《伤寒论》
2.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刘草窗方,录自虞摶《医学正传》
第三节 调和寒热
第四节 表里双解
1.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2.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3.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4.石膏汤《深师方》(录自《外台秘要》)
5.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九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1.白虎汤《伤寒论》
2.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第二节 清营凉血
1.清营汤《温病条辨》
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第三节 清热解毒
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2.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3.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5.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第四节 清脏腑热
1.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3.左金丸《丹溪心法》
4.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5.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6.清胃散《兰室秘藏》
7.玉女煎《景岳全书》
8.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9.白头翁汤《伤寒论》
10.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
第五节 清热祛暑
1.六一散(原名益元散,又名天水散)《伤寒直格》
2.桂苓甘露饮《宣明论方》
3.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4.清络饮《温病条辨》
5.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第六节 清虚热
1.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2.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3.清骨散《证治准绳》
4.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第十章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
1.理中丸《伤寒论》
2.吴茱萸汤《伤寒论》
3.小建中汤《伤寒论》
4.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第二节 回阳救逆
1.四逆汤《伤寒论》
2.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3.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三节 温经散寒
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2.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3.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第十一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
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4.玉屏风散《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
5.生脉散(又名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六版作《医学启源》(金·张元素)
6.人参蛤蚧散《御药院方》(元·许国祯)
第二节 补血
1.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归脾汤《济生方》
第三节 气血双补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
第四节 补阴
1.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2.左归丸《景岳全书》
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4.炙甘草汤《伤寒论》
5.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6.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7.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
8.益胃汤《温病条辨》
9.虎潜丸《丹溪心法》
10.二至丸《医方集解》
第五节 补阳
1.肾气丸《金匮要略》
2.右归丸《景岳全书》
第六节 阴阳双补
1.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2.龟鹿二仙胶《医方考》
3.七宝美髯丹《本草纲目》引邵应节方
第十二章 固涩剂
第一节 固表止汗
第二节 敛肺止咳
第三节 涩肠固脱
1.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四神丸《内科摘要》
3.桃花汤《伤寒论》
第四节 涩精止遗
1.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2.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3.缩泉丸《妇人良方》
第五节 固崩止带
1.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固经丸《丹溪心法》
3.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4.震灵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十三章 安神剂
第一节 重镇安神
1.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2.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
3.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
第二节 补养安神
1.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2.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3.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第十四章 开窍剂
第一节 凉开
1.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2.紫雪《外台秘要》
3.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行军散《霍乱论》
第二节 温开
1.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紫金锭(又名玉枢丹)《片玉心书》
第十五章 理气剂
第一节 行气
1.越鞠丸《丹溪心法》
2.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3.四磨汤《济生方》
4.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5.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6.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7.橘核丸《济生方》
8.暖肝煎《景岳全书》
9.良附丸《良方集腋》
10.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第二节 降气
1.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3.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4.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5.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十六章 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
1.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3.温经汤《金匮要略》
4.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5.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6.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丹参饮《时方歌括》
8.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9.七厘散《良方集腋》
10.大黄虫丸《金匮要略》
第二节 止血
1.十灰散《十药神书》
2.咳血方《丹溪心法》
3.槐花散《本事方》
4.小蓟饮子《济生方》
第十七章 治风剂
第一节 疏散外风
1.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5.玉真散《外科正宗》
6.消风散《外科正宗》
第二节 平熄内风
1.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2.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4.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5.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
第十八章 治燥剂
第一节 轻宣外燥
1.杏苏散《温病条辨》
2.桑杏汤《温病条辨》
3.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第二节 滋阴润燥
1.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2.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3.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4.琼玉膏《洪氏集验方》引申铁瓮方
5.增液汤《温病条辨》
第十九章 祛湿剂
第一节 燥湿和胃
1.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二节 清热祛湿
1.三仁汤《温病条辨》
2.连朴饮《霍乱论》
3.蚕矢汤《霍乱论》
4.茵陈蒿汤《伤寒论》
5.甘露消毒丹(一名普济解毒丹)录自《温热经纬》
第三节 利水渗湿
1.五苓散《伤寒论》
2.猪苓汤《伤寒论》
3.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第四节 温化水湿
1.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金匮要略》
3.真武汤《伤寒论》
4.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第五节 祛湿化浊
1.萆薢分清散《丹溪心法》
2.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3.鸡鸣散《证治准绳》
第二十章 祛痰剂
第一节 燥湿化痰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茯苓丸《指迷方》录自《是斋百一选方》
3.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第二节 清热化痰
1.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2.小陷胸汤《伤寒论》
3.滚痰丸《丹溪心法附余》引王隐君方
第三节 润燥化痰
第四节 温化寒痰
1.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2.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第五节 化痰熄风
第二十一章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滞
1.保和丸《丹溪心法》
2.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3.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
4.枳术丸《内外伤辨惑论》
第二节 健脾消食
1.健脾丸《证治准绳》
2.枳实消痞丸(失笑丸)《兰室秘藏》
3.葛花解酲汤《内外伤辨惑论》
第二十二章 驱虫剂
1.乌梅丸《伤寒论》
2.化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4.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二十三章 涌吐剂
1.瓜蒂散《伤寒论》
2.救急稀涎散《圣济总录》
第二十四章 痈疡剂
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2.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3.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4.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5.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
6.透脓散《外科正宗》
7.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