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取决于眼光。本书兼具历史眼光与国际视野,将城乡社会的变化放到百年中国发展转型的背景,置于中国现代化程的大趋势中去理解把握。近代中国城乡转型的主题是“现代化”,而变革的两项内容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社会的组织化”。基于这样的思路,本书既真实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为何而变”,也深刻勾勒了中国社会“如何改变”。
售 价:¥
纸质售价:¥39.0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导 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史分析
二 史料的类型与方法的选择
三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危机意识下的乡村运动
第一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衰败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形成
第二章 教育救国与乡村生活的改造:晓庄学校与山海工学团的实验
第一节 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改造思想
第二节 晓庄学校的设立
第三节 晓庄学校与乡村改造
第四节 工学团与乡村改造新路
第三章 “江浙一带农村建设的模范”: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
第一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筹建
第二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经济建设
第四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教育事业
第五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保安事业
第六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路政、市政建设
第四章 政府主导下的乡村变革:江宁县政实验
第一节 江宁社会生态环境透视
第二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的建立及建设活动的初步展开
第三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县政建设的两大基础要政之一——户籍行政
第四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县政建设的两大基础要政之二——土地整理
第五节 以地方自治为中心的政治建设
第六节 以复兴农村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第五章 乌江实验:大学与政府合力下的乡村建设
第一节 乌江实验的缘起和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业改良与良种推广
第三节 合作事业
第四节 培育农民组织——乌江农会
第五节 乌江的卫生、教育及其他事业改进
第六章 模式与路径:比较视野下的双重检视
一 模式比较:动机、内容、效果
二 价值维度的考量:成败、意义
三 改造乡村:“传统”与“现代”博弈下的路径选择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