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绪 论
第一章 背景师承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二、 休养生息的大力推行
三、 思想文化的高压控制
四、 理学文风的持续昌盛
第二节 学术师承
一、 诸儒影响
二、 学术师承
第二章 理气心性
第一节理气心性仁诸范畴
一、 “理”之规定
二、 “气”之规定
三、 “心”之规定
四、 “性”之规定
五、 “仁”之规定
第二节 理气心性关系
一、 理气不离、理在气中
二、 心理不分、心与理一
三、 主敬存心、性分善恶
第三章 主敬穷理
第一节 主敬思想之来源
一、 发掘先贤主敬资源
二、 继承明初主敬思想
第二节 主敬之内容
一、 操持著意之谓“敬”
二、 主一无适之谓“敬”
三、 “敬”兼内外,“敬”贯动静
四、 主诚敬以存其心
五、 主敬之方法
第三节 格物穷理之方法
一、 博穷事理
二、 格物致知
三、 存养省察
第四章 易学哲学
第一节 “易”之性质及读《易》之方法
一、 变易之“易”与精微之《易》
二、 解《易》之方法
第二节 几微力行之道
一、 审察几微以为应事之要
二、 克治力行以尽成己之道
第三节 太极阴阳之理
一、 太极即理
二、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 一各生两,阴阳消长
四、 理气太极阴阳
五、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第四节 胡氏易学与周张程朱易学之比较
一、 精微之书、吉凶之理
二、 性始本善、诚神存几
三、 道体阴阳、显微无间
第五章 佛道批判
第一节 佛学批判
一、 “空无寂灭”与“此理实有”
二、 “作用是性”与“性即是理”
三、 “工夫相似”与“学风趋同”
四、 “心理二分”与“心与理一”
五、 “背理放其心”与“求放心即仁”
第二节 老庄批判
一、 “虚无不无”与“处下最奸”
二、 “弃灭礼法之自然”与“诚敬循理之自然”
第三节 功利、异端之学
一、 “中人之下”与“中人之上”
二、 “虚静空心绝理”与“敬谨存心循理”
三、 批判献章近禅
第六章 圣贤境界
第一节 尧舜气象
一、 为学圣贤
二、 “孔颜乐处”
第二节 希慕圣贤
一、 倡兴圣贤之道
二、 追慕先贤人物
第三节 评介诸儒
一、 未睹仁体与体用二分
二、 散为太虚与简易空虚
三、 所论巧凿与指陈朱陆
第七章 教育思想
第一节 创办书院
一、 兴学“礼吾”
二、 书院咏怀
第二节 兴复白鹿
一、 历史缘由
二、 兴复举措
第三节 读书方法
一、 为学总纲
二、 读书主张
第八章 伦理政治
第一节 君臣相契,道义为本
一、 君王之道,循理而行
二、 君臣功利,鲜有其终
三、 君子小人,不可共处
第二节 分田制井,寓兵于民
一、 分田制井,重农抑商
二、 寓兵于民,实行屯田
第三节 王霸义利,举才兴礼
一、 王霸之道与《春秋》大义
二、 以义制利与褒举贤才
三、 乡饮酒礼与安葬之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