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全面升级,本书在保留第1版经典内容(如四步测试策略制定法、产品质量评估模型、测试设计车轮图、风险分析检查清单、组合缺陷分析法等)的基础上,结合敏捷、DevOps等新的发模式及作者近5年新的心得和实践,依然围绕测试策略(即“测什么”和“怎么测”)对测试技术、方法、实践行深度解析,并基于新环境,为测试工程师向测试架构师跃迁规划发展路径。
售 价:¥
纸质售价:¥76.3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作者简介
推荐语
前言
第一部分 瓶颈:测试工程师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第1章 测试工程师的“三年之痒”
1.1 软件测试发展简史
1.2 敏捷开发模式下的软件测试
1.3 测试人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3.1 究竟是无用的测试,还是全能的测试
1.3.2 测试的困境和迷局
1.3.3 从质量守护者到产品赋能者
第2章 测试工程师的职业规划
2.1 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2.1.1 测试人员在管理上的发展
2.1.2 测试人员在技术上的发展
2.1.3 角色和段位
2.1.4 测试人员在质量领域的发展
2.1.5 测试人员在研发工程效能领域的发展
2.2 测试工程师职业规划建议
2.2.1 做管理还是做技术
2.2.2 关于跳槽
2.2.3 不断提升影响力
第二部分 突破:向测试架构师的目标迈进
第3章 测试架构师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3.1 测试架构师需要关注和不需要关注的事情
3.1.1 在需求分析阶段
3.1.2 在测试分析和设计阶段
3.1.3 在测试执行阶段
3.1.4 在测试质量评估阶段
3.2 像测试架构师一样思考
3.3 测试管理者可以替代测试架构师吗
3.4 系统架构师可以替代测试架构师吗
第4章 测试架构师的知识能力模型
4.1 测试架构师必备的能力和知识体系
4.1.1 测试架构师必备的6个关键能力
4.1.2 测试架构师的知识体系
4.2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
4.2.1 为什么深入理解质量对测试如此重要
4.2.2 软件产品质量的8个属性
4.2.3 功能性
4.2.4 兼容性
4.2.5 安全性
4.2.6 可靠性
4.2.7 易用性
4.2.8 效率(性能)
4.2.9 可维护性
4.2.10 可移植性
4.3 基于质量的测试方法
4.3.1 理解测试类型
4.3.2 如何通过质量属性来探索测试方法
4.3.3 通过质量模型来确定测试深度和测试广度
4.4 功能性测试方法
4.4.1 什么是“运行”
4.4.2 单运行正常值输入法
4.4.3 单运行边界值输入法
4.4.4 多运行顺序执行法
4.4.5 多运行相互作用法
4.5 可靠性测试方法
4.5.1 异常值输入法
4.5.2 故障植入法
4.5.3 稳定性测试法
4.5.4 压力测试法
4.5.5 恢复测试法
4.6 性能测试方法
4.6.1 基线性能测试法
4.6.2 影响性能的因子测试法
4.6.3 场景性能测试法
4.7 易用性测试法
4.7.1 一致性测试法
4.7.2 可用性测试法
4.8 安全性测试方法
4.8.1 权限测试
4.8.2 参数校验测试
4.8.3 传输安全性测试
4.8.4 拒绝服务攻击安全性测试
4.8.5 安全性测试工具介绍
4.9 基于车轮图的测试分析方法
4.9.1 测试分析不等于测试设计
4.9.2 测试点不等于测试用例
4.9.3 产品测试车轮图
4.9.4 在MM图中使用车轮图
4.9.5 使用测试分析设计表来进行测试分析
4.10 基于模型的测试设计技术
4.10.1 测试设计四步法
4.10.2 对测试点进行分类
4.10.3 流程类测试设计——路径分析法
4.10.4 参数类测试设计——输入-输出表分析法
4.10.5 数据类测试设计——等价类和边界值分析法
4.10.6 组合类测试设计——正交分析法
4.10.7 错误推断法
4.11 控制测试用例的粒度
4.11.1 测试点的组合和拆分
4.11.2 策略覆盖
4.12 影响测试设计效果的因素
4.12.1 有效澄清和确认需求
4.12.2 有针对性的可测试性需求
4.13 基于场景的测试方法
4.13.1 场景和场景测试
4.13.2 使用场景测试模型来进行测试分析
4.14 探索式测试
4.14.1 什么是探索式测试
4.14.2 探索式测试的基本思想:CPIE思维模型
4.14.3 选择合适的探索式测试方法
4.14.4 开展探索式测试
4.15 自动化测试
4.15.1 关于自动化测试的经验和教训
4.15.2 自动化测试分层
4.15.3 自动化测试框架
4.15.4 如何有效开展自动化测试
4.15.5 如何评估自动化的收益
4.15.6 自动化测试成熟度模型
第5章 测试架构师的软能力修炼
5.1 沟通和协商
5.1.1 知识的诅咒
5.1.2 产品测试中的沟通原则
5.1.3 通过沟通来获得对产品测试有用的信息
5.2 写出漂亮的测试用例
5.2.1 统一测试用例编写风格
5.2.2 测试用例编写风格指导
5.2.3 如何编写测试用例案例集
5.3 组织和管理测试用例
5.3.1 测试用例模板
5.3.2 基于特性树组织测试用例
5.3.3 维护测试用例
5.4 持续学习和探索
第三部分 修炼:测试架构师的核心技能
第6章 如何制定测试策略
6.1 什么是测试策略
6.1.1 测试的核心是什么
6.1.2 测试策略与测试方针
6.1.3 测试策略与测试计划
6.1.4 测试策略与测试方案
6.2 四步测试策略制定法
6.2.1 基于产品质量的测试策略
6.2.2 基于产品特性价值的测试策略
6.2.3 四步测试策略制定法
6.3 产品质量评估模型
6.3.1 测试覆盖度分析
6.3.2 测试过程分析
6.3.3 缺陷分析
6.3.4 在测试全流程中使用产品质量评估模型
6.4 组合缺陷分析技术
6.4.1 组合缺陷分析模型
6.4.2 缺陷趋势分析
6.4.3 缺陷密度
6.4.4 缺陷修复率
6.4.5 缺陷年龄分析
6.4.6 缺陷触发因素分析
6.4.7 产品缺陷趋势预判技术
6.5 特性价值分析技术
6.5.1 你知道测试的产品是如何赚钱的吗
6.5.2 从价值角度来对特性进行分类
6.5.3 基于特性价值来确定测试重点
6.6 风险分析技术
6.6.1 风险识别
6.6.2 风险评估
6.6.3 风险应对
6.6.4 历史/继承特性分析
6.7 不同研发模式下的测试分层技术
6.7.1 瀑布模式
6.7.2 敏捷模式
6.7.3 DevOps
6.7.4 瀑布下的测试分层
6.7.5 敏捷模式下的测试分层
6.7.6 敏捷转型下的测试分层
6.8 测试方案模板
第7章 制定基于产品质量的测试策略
7.1 项目背景
7.2 制定总体测试策略
7.2.1 确定特性的质量目标
7.2.2 对项目整体进行风险分析
7.2.3 确定测试优先级
7.2.4 确定测试深度和广度
7.2.5 确定研发模式和测试分层
7.2.6 确定关键测试活动的出入口准则
7.2.7 预判产品缺陷趋势
7.2.8 回顾
7.3 制定测试设计策略
7.3.1 在测试设计时考虑测试深度和广度
7.3.2 给测试用例划分等级
7.3.3 有效的测试设计评审
7.3.4 回顾
第8章 产品质量评估和测试策略调整
8.1 确认和计划的偏差
8.1.1 尽量避免小瀑布迭代
8.1.2 如何补救延期、阻塞和返工等问题
8.1.3 如何处理实际交付的内容和计划的偏差
8.1.4 在适应变化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版本迭代节奏
8.2 选择测试用例
8.2.1 选择接收测试用例的策略和原则
8.2.2 选择不同阶段的测试用例的策略和原则
8.2.3 选择回归测试用例的策略和原则
8.3 测试过程跟踪
8.3.1 测试执行顺序和策略覆盖
8.3.2 确定缺陷修复的优先级
8.3.3 非必现缺陷处理
8.3.4 缺陷预判和调整测试策略
8.4 产品质量评估
8.4.1 质量指标分析
8.4.2 建立特性质量档案
8.4.3 组合缺陷分析
8.4.4 非测试用例发现缺陷的原因分析
8.4.5 遗留缺陷分析
第9章 基于价值的测试策略
9.1 再谈测试策略
9.2 不同产品阶段下的测试策略
9.3 探索式测试策略
9.3.1 根据不同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探索式测试方法
9.3.2 将基于价值的测试策略和基于产品的测试策略组合起来
9.3.3 启发式测试策略模型
9.4 自动化持续测试策略
9.4.1 持续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9.4.2 自动化持续测试策略
9.4.3 将自动化持续测试和产品发展阶段相结合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