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元伦理学教材系列之一种。元伦理学以一种更具一般性和反思性的方式来审视伦理,着重探讨的不是伦理领域内部各种特定的规范性问题,比如,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抑或哪些事物有价值或者无价值,而是与伦理领域整体相关的一些非常抽象的问题。当一个词加上“元”(meta)这一前缀,指向的话题就包含对这个词所命名的那个主题的反思。因此,元伦理学意味着反思伦理的本质。
售 价:¥
纸质售价:¥88.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致谢
中文版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元伦理学
1.2 写作思路
1.3 元伦理学理论图示
1.4 为什么研究元伦理学?
1.5 提醒与鼓励
第2章 伦理有统一的主题吗?
2.1 最小实在论
2.2 最小实在论对分歧的解释
2.3 破坏性分歧与破坏性怀疑
2.4 麦凯的分歧论证
2.5 开放问题论证
2.6 言说者相对主义
2.7 黑尔式的翻译论证
2.8 小结
第3章 道德认识论与伦理理论的经验非充分决定性
3.1 经验非充分决定性
3.2 融贯性是最终标准吗?
3.3 还原论自然主义
3.4 随附性
3.5 直觉主义
3.6 进化论会颠覆直觉知识吗?
3.7 关于综合先天知识的怀疑论
3.8 最佳解释推理
第4章 道德的实践性与理由和动机的休谟主义观点
4.1 内在主义种种
4.2 几种重要的内在主义的理据
4.3 内在主义同关于道德的其他可信主张相冲突
第5章 错误论
5.1 支持错误论的论证
5.2 错误论与“不容商榷”的承诺
5.3 基于宽厚原则的一种质疑及若干回应
5.4 认识论与指称
5.5 错误论欠缺一种关于错误的理论
5.6 几个重要问题:错误、真、假与适真性
5.7 小结
第6章 简单主观主义
6.1 简单主观主义的优势
6.2 简单主观主义的代价
6.3 小结
第7章 承袭简单主观主义的认知主义:理想观察者理论与理想能动者理论
7.1 扩展主体集合
7.2 理想化策略
7.3 反应依赖理论以及与颜色的类比
7.4 相对主义式与绝对主义式的理想观察者理论
7.5 何种态度?
7.6 理想能动者理论
7.7 小结
第8章 承袭简单主观主义的非认知主义
8.1 两个否定性主张
8.2 非认知主义对主观主义的改进
8.3 道德分歧
8.4 对基本解释的系统性扩展(弗雷格—吉奇问题)
8.5 非认知主义与开放问题论证
8.6 自然主义
8.7 道德/动机判断内在主义作为非认知主义的理论动机
8.8 能动者内在主义、准实在论与不道德的判断
8.9 回应对主观主义的模态反驳
8.10 道德认识论
8.11 小结
第9章 虚构主义
9.1 诠释型虚构主义与错误论
9.2 为什么接受诠释型虚构主义?
9.3 从抽象策略到实质模型
9.4 变革型道德虚构主义
9.5 对道德虚构主义的反驳
9.6 小结
第10章 外在主义的反驳
10.1 菲莉帕·富特对非认知主义和内在主义的挑战
10.2 分析悖论与开放问题论证
10.3 大卫·布林克的外在主义论证
第11章 科学自然主义之一:康奈尔派实在论
11.1 康奈尔派实在论
11.2 康奈尔派实在论与因果道德语义学
11.3 实在论式的道德认识论与因果效力
11.4 康奈尔派实在论与道德/动机和道德/理由外在主义
11.5 道德孪生地球反驳
第12章 科学自然主义之二:道德功能主义与网络式分析
12.1 非显见的分析性
12.2 通过网络式分析定义理论词项
12.3 内在主义与网络式分析
12.4 从实现功能性角色到元伦理自然主义
12.5 置换问题
12.6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与网络式分析
12.7 一点回顾
第13章 非自然主义与反还原论
13.1 截然不同的动机
13.2 令人悲观的归纳?
13.3 对非自然主义解释的一种一般性质疑
13.4 解释随附性
13.5 道德认识论、可靠性与非恰巧性要求
13.6 内在主义
13.7 非自然主义、反还原论与静默论?
第14章 余论
14.1 从元伦理学到元规范性
14.2 超自然主义
14.3 建构主义与契约主义
14.4 理性主义与理由
14.5 结论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