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根本恶与自由意志的限度:一种基于文本的康德式诠释电子书

本书沿着康德本人的逻辑一步思考,对人类处境下道德之恶提出了一种康德式的诠释。与学界的传统观相反,本书认为根本恶概念不仅和先验自由与道德责任是完全兼容的,还大大拓展了人类自由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为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朝向善的前划定了一个无法绕的起和一个不可逾越的终。

售       价:¥

纸质售价:¥59.00购买纸书

3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7

作       者:吕超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1

字       数:54.7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基于近几十年英语学界和德语学界的主要成果,对《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书中的根本恶理论展了一种系统研究,并沿着康德本人的逻辑一步思考,对人类处境下道德之恶的单一本质、多重表现和最终根据,提出了一种康德式的诠释。与学界的传统观相反,本书认为根本恶概念不仅和先验自由与道德责任是完全兼容的,还大大拓展了人类自由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为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朝向善的前划定了一个无法绕的起和一个不可逾越的终。通过揭示人类自由内部的这—黑暗深渊,康德也以一种未言明的方式,引导读者把关于如何实现“建立公正社会”和“培养良善国民”这两大启蒙理想的思考,重新调整到一种更为现实主义的方向上。<br/>【推荐语】<br/>本书沿着康德本人的逻辑一步思考,对人类处境下道德之恶提出了一种康德式的诠释。与学界的传统观相反,本书认为根本恶概念不仅和先验自由与道德责任是完全兼容的,还大大拓展了人类自由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为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朝向善的前划定了一个无法绕的起和一个不可逾越的终。<br/>【作者】<br/>吕超,女,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和德国古典哲学。已发表的论文包括“Like Devils ,But still Humans :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and Moderate Defense of Kant ' s View of(Quasi-) Diabolical Evil”、《人类自由作为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存在论结构——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存在论解读》、“A New Quas i-Transcendental approach to Kan t' s Theory of Radical Evil”、《自爱的空洞性与悉的无穷表现——一种康德式的诠释》、《自由、价值与存在的高贵化》等,其中《人类自由作为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存在论结构——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存在论解读》获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第七届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br/>
目录展开

从纯粹的学问到真实的事物 ——“纯粹哲学丛书”改版序

序 “纯粹哲学丛书”

作者的话

康德著作名称缩写与概念翻译

导论 根本恶与人类自由概念的扩展

Ⅰ.背景介绍

Ⅱ.主要内容

Ⅲ. 术语说明

Ⅳ. 方法论

第一卷 恶的单一本质 ——被置于道德之上的“悖逆的自爱”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幸福、他律——重释康德对恶的早期观点(1)

引言 康德对恶的理解的前后连续性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

第二节 幸福的经验理念

第三节 他律 (32)

第二章 自爱与自负——重释康德对恶的早期观点(2)

引言 第二批判中的自爱与自负概念

第一节 自爱与自负——“前-道德的”与“在道德上是恶的”

第二节 自负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 自负——“指向自我”还是“指向他者”?

第四节 自爱与自负——质料与形式

小结 受经验限制的实践理性的三个环节

第三章 悖逆的自爱——康德在《宗教》中对恶的成熟定义

第一节 恶位于自由任意的准则之中

第二节 恶的本质——将自爱置于道德之上

第三节 机械性的自爱与比较性的自爱

第二卷 恶的多重表现 ——“悖逆的自爱”对任何对象的自由附着

第四章 “悖逆的自爱”对任何对象的自由附着

引言 如何架通“一”与“多”之间的鸿沟

第一节 安德森-葛尔特对康德自爱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 从自爱的先验规定到自爱的经验规定

第三节 对激情的个案研究作为考察新诠释的试验

第五章 一切激情的形式规定和质料规定

第一节 一切激情的形式规定

第二节 一切激情的质料规定

第六章 由生而具有的偏好产生的激情

第一节 由生而具有的偏好产生的激情和由获得的偏好产生的激情的质料规定

第二节 由生而具有的偏好产生的激情和由获得的偏好产生的激情的形式规定

第三节 性激情

第四节 对外在自由的激情

第五节 对复仇的激情

第七章 由获得的偏好产生的激情

第一节 作为激情的求名欲

第二节 作为激情的占有欲

第三节 作为激情的统治欲

本卷小结

第三卷 恶的最终根据 ——普遍的趋恶倾向

第八章 善的原初禀赋

引言

第一节 善的原初禀赋概览

第二节 动物性禀赋 (18)

第三节 人性禀赋

第四节 人格性禀赋

小结

第九章 趋恶倾向 (1)

引言

第一节 在族类层面解释趋恶倾向

第二节 在个体层面解释趋恶倾向

第十章 意念与对趋恶倾向的新诠释 (1)

第一节 康德关于意念的论述

第二节 善的意念与作为本体的德性

第三节 道德修行

第四节 对趋恶倾向的新诠释

第十一章 对“人从本性上是恶的”的准-先验论证

第一节 证明“人从本性上是恶的”的三条路径

第二节 “人从本性上是恶的”的确切含义

第三节 对“人从本性上是恶的”的证明中的先天推理结构

第四节 准-先验论证的几个隐藏预设

第五节 从“现实性”到“潜在性”的先天推理的各个步骤

第十二章 对“人从本性上是恶的”的准-先验论证中的人类学要素

引言 趋恶倾向的三个层次对证明“人从本性上是恶的”的重要性

第一节 康德学界对趋恶倾向中三个层次的讨论

第二节 道德之恶与人心之颠倒

第三节 重释脆弱、不纯正与颠倒

小结

结语

附录:貌似魔鬼,仍为人类——对康德关于魔鬼之恶与类-魔鬼之恶的观点的系统考察与温和辩护 (1)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