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实性与事实性作为语言推理机制,不仅是语法问题,同时也涉及语义、语用以及逻辑问题。从理论思考到实践应用,本书多方位地展示了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的研究成果。本书兼具学术性、前沿性和引领性,适合语义学、语用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也可供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的学者、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考和借鉴。
售 价:¥
纸质售价:¥68.40购买纸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出版前言
总序
前言1
第一章 叙实性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1.1 Kiparsky & Kiparsky(1970)对叙实性问题的提出
1.2 Karttunen(1971)对谓词蕴涵性的研究
1.3 英语谓词的叙实性类型研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动词叙实性的理论探索
2.1 动词叙实性分类观念的介绍与引进
2.2 叙实性概念的演变过程及重新梳理
2.3 汉语叙实性动词的系统性差别和判别标准3
2.4 关于叙实性的其他理论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3.1 “知道”的叙实动词身份及其叙实功能
3.2 降级操作与“知道”的叙实功能
3.3 主语语义特征与“知道”的叙实功能
3.4 疑问句与“知道”的叙实功能
3.5 情态动词与“知道”的叙实功能
3.6 条件句与“知道”的叙实功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1
4.1 反叙实动词共有的句法语义特征
4.2 “假装”类动词宾语的真假分化及其语法条件
4.3 “假装”类动词宾语真假分化的动因解释
4.4 “假装”类动词宾语真假的频率偏向和复杂表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5.1 “感觉”类动词的语义特点及其非叙实语义功能
5.2 主语的语义特征与“感觉”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
5.3 状语与“感觉”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
5.4 “感觉”类动词叙实性漂移的不同层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名词的叙实性及其句法语义后果
6.1 名词的叙实性及其论证方法
6.2 名词补足语小句和名词的叙实性现象
6.3 名词的物性角色和叙实性的检验与分类
6.4 名词叙实性特征的语义基础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反事实表达与反事实思维1
7.1 语句意义的事实性分野
7.2 反事实条件句及其语法特性
7.3 反事实思维的激发、生成和功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汉语母语者的反事实表达及其思维1
8.1 关于汉语母语者反事实思维能力的争论
8.2 汉语反事实条件句的形式和意义特点
8.3 汉语学者对反事实条件句的认识
8.4 从汉语反事实表达看其反事实思维的特点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从汉英韩对比看汉语反事实条件句的形态特征1
9.1 引言
9.2 英语开放条件句与假设条件句的区分
9.3 假设条件句的狭义概念——替代条件句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反事实推理的逻辑机制和语用特点1
10.1 中国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调查
10.2 对成功的反事实句的结构、功能和情绪分析
10.3 未成功的反事实句的激发因素和内容构成
10.4 反事实推理的逻辑机制
10.5 反事实推理的认知和语用特点
10.6 反事实推理的作用和局限性
10.7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愿望表达与反事实思维1
11.1 现代汉语中反事实的愿望表达及其句法形式
11.2 愿望表达的反事实意义与复句形式
11.3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汉日语愿望的事实性意义及其表达特点1
12.1 愿望的表达形式及事实性意义
12.2 汉日语愿望表达中模糊的事实性意义及其解决方案
12.3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法庭反事实表达的论辩研究1
13.1 法庭反事实表达的结构与功能
13.2 法庭反事实表达的论辩效果
13.3 反事实表达在法庭论辩中的策略操控
13.4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叙实性与事实性的语言推理机制
14.1 叙实性表达背后的交互主观性和推理指引
14.2 反事实表达背后的因果推理及其动力学机制
14.3 叙实性和命题态度与言语行为
14.4 英汉反事实推理的两个小插曲
14.5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叙实性与事实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未来议题
后记
参考文献
推荐文献
索引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