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传播:路径嬗变与价值图景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65.50购买纸书

0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王颖

出  版  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字       数:13.6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研究交流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选择民间、官方和学术视野中的文学作品为案例,论述在新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路径转向和价值嬗变,横纵铺陈地分析了“放、融合、多维”的数码多维路径,展现了二十一世纪初文学的路径转向以及受变化。当代人通过对移动网络路径的日常化近用,沉浸于感知时间、诗意生活、媒介真实和审美式生存的体验。 数码文字路径、视媒路径和声媒路径三大传播路径之间互补而独立,阅听者在自我空间内重构了文学的“一私、一公、一过渡”价值——移动文字路径完成了“私场景”建构;视媒路径通过观看仪式,形成群体性活动和群体记忆,成为公共舆论和交往的文化背景;声媒路径对阅听人而言是一个可控的“人群阀”,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主体性和他性冲突的过渡空间。 本书的后探讨了新传媒情境中的文学价值图景,集中探讨了多路径并存带来的文学受价值的离散偏向和内爆裂变,文学阅听者通过多维路径的受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性体验和幻想式生存。 大众化文学倾轧高雅文学,审美价值不再是文学受的首要价值,情感价值取而代之。另外,超越性想象的作品受到青睐,想象力和故事性成为小说文体的重要受价值,现实主义文学行将没落。<br/>【作者】<br/>吉林大学博士,副教授,美国UIUC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约研究员。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新闻学专业。 博士考吉林大学,师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师张福贵教授,研究新媒体中的文学传播。毕业后职长春大学,从教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担任系主任;2018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研究数字媒体与传播心理。<br/>
目录展开

摘要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关于文学传播与文学价值的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1章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传播

1.1 新传媒发展综述

1.2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传播的嬗变与转型

第2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路径嬗变的表征

2.1 文学传播路径与价值嬗变的表征之一——同一文学作品的路径转向

2.2 文学传播路径与价值嬗变的表征之二——文学接受群体的路径选择变化

2.3 小结:开放、融合、多维的新型文学传播路径

第3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数码文字路径分析

3.1 数码文字传播路径概述

3.2 数码文学路径建构

3.3 文学的数码传播路径内容特征解析

3.4 数码文字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日常、夜间、成瘾

3.5 数码文字路径的接受价值特征

第4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视媒路径分析

4.1 影视媒体的路径建构

4.2 视媒路径依赖现象——文学的影视化与影视的文学化

4.3 文学的视媒路径内容特征

4.4 视媒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女性、娱乐、公共空间

4.5 视媒路径的文学价值特征:感官、时空与公共价值

第5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声媒路径分析

5.1 数字声媒传播路径建构

5.2 文学的数字声媒传播路径特征分析

5.3 声媒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男性、深夜、长时

5.4 声媒路径的文学价值特征:陪伴、心灵慰藉

第6章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价值嬗变:离散偏向

6.1 文学价值离散趋势的表象:多元裂变与偏向两级

6.2 文学当代价值要素中情感价值上升

6.3 超越性想象的偏向

6.4 表述危机与自我表征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