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优雅的辞职?(《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1.99
当我们在工作中缺乏价值或目标,从工作中获得的学习机会很少,或者忙碌工作一天下来感到身心交瘁时,我们就会对工作相当不满。无论因为什么工作不开心,都不必做出继续忍受工作或辞职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如果你已下定决心辞职,三要三不要原则助你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后印象”。


提高你的学习力(《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1.99
如何选到合适的人才,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无非是能力、资历、学历和经验这一套,尤其是能力一向被企业看重。但在今天,这种选拔标准已经过时。亿康先达国际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gon Zehnder)的研究表明:企业应以候选人的潜力为重,潜力是指有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并能持续成长和不断挑战新角色,它比智力、经验和能力都重要。管理者必须以五大关键指标衡量候选人是否具有潜力:正确动机、好奇心、洞见、参与和决心。


不炒股只投基,低风险赚出高收益(雪球「岛」系列)
¥1.99
不懂、不敢、没钱、没时间,理财小白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资深投资人张翼轸教你买基金的正确姿势:趋势投基,低风险赚出高收益! ★给投资新手:通用版定投策略,让你在暴跌中更安心; ★给投资老手:海龟法则+二八模型,跟随趋势,灵活操作赚更多; ★给所有人:构建属于自己的资产配置,财务自由不再遥不可及! 深入浅出,分享理财小白也能读得懂的投资干货;玩转基金的投资策略,让你只低风险不降收益。张翼轸老师在本书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多年来的心得,包含:定投策略,手把手教你何时买进、何时转场;海龟法则+二八模型详解,教你读懂大盘趋势,把握赚钱机会;做多白银并做空黄金的Long/Short策略、以及基金套利等进阶策略。


微服务文集(ThoughtWorks洞见)
¥1.99
微服务”这个术语在过去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是一种构建可独立部署服务套件的软件设计方式。虽然这样的架构风格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们在组织方式、业务能力、自动化部署、智能化终端以及对语言与数据的去中心化等方面具备共同的特征。


如何激励你的员工——激励员工的四大正确法则 很多人一上来就错了(《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1.99
"很多人试图通过向他人传导焦虑来激励他们。为人父母者经常用这招,经理人和管理者也经常这样做。他们为员工的糟糕表现感到焦虑,然后又把这种焦虑感传导给员工。这样,所有人都紧张和焦虑起来了。 把你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员工,只能推动他们去完成你想让他们完成的任务,却不能帮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水平。那么你该如何激励你的员工呢?以下几个激励员工的简单方法让你轻松得到预想结果。"


微服务文集2(ThoughtWorks洞见)
¥1.99
我们并不认为微服务风格是一个新颖或创新的概念,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Unix的设计原则。但是我们觉得,考虑微服务架构的人还不够多,并且如果对其加以使用,许多软件的开发工作能变得更好。


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中国故事·南方周末)(电子杂志)
¥2.99
就在三、四年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科技驱动的商业变革(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2.99
二十三年前,ThoughtWorks的创始人Roy Singham创立这家技术咨询公司的时候,软件技术还只是业务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的工具,不过他却一直把“推动IT变革”作为公司的使命。在这样的核心理念驱动下,ThoughtWorks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室汇集了许多热情而不安于现状的技术精英,跟客户一起实现着模式、产品、体验和流程的创新。


穷人的商机(《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2002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在其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金字塔底层”概念,即40亿每日收入不足2美元的人口群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援助机构、各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都试图消灭贫困,但收效甚微。


在成功中迷失?如何找回自我(《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事业有成的你,却在众人的掌声中, 发现自己不快乐,甚至觉得入错了行,方向迷茫,因而备感挫折。 为什么拥有高地位、高薪、高收入的管理者,却高兴不起来? 这是因为成就感不是突破别人设定的目标, 而是跨越你为自己设下的障碍。


企业不能没“文化”(《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文化是什么? “文化”。这个词仿佛位于人类大脑曲折沟壑的深处,让我们如神经反射般顺从地使用它,而全然不为其晦暗不清而感到丝毫的困扰。 现在,当我们给这个词加上“企业”这个神奇的前缀,毫不奇怪,我们就又拥有了一万条称颂造富机器的赞辞,也拥有了一万种揭露变态监狱的视角,而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万种逃避责任的借口。


经济学泰斗的管理思路(《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19
"诺贝尔奖一直很难预测,不论是大众参与感更高的文学奖,还是高深莫测的物理学奖、化学奖,终的获奖者总是与热门预测不符。而预测经济学奖的难点在于,不仅提名名单保密,而且候选人的学术研究涵盖气候变化、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等众多领域。 同样,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都会引发大家的猜疑。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埃文斯?罗斯(Alvin E. Roth)和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两位经济学奖得主都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文章。"


拯救你的注意力(《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注意力是商品,是逐利资本争夺的对象。注意力是工具,是创造者实现突破的利器。注意力也是一面碎在地上的镜子,映照出当代人的存在本质上的稀薄和涣散。但正因为如此,注意力同时也是礼物,是希望,是面向拯救开放的空间。


拒绝成为愚蠢的老好人,要做聪明的“给予者”(《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世界上多数成功人士在教导后辈时,都会强调“助人为乐”!调查统计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大学毕业演讲均以助人为乐为主题,这些功成名就的演讲者坚信,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经验,切实帮助别人,也会让自己的事业、生活更圆满。相关研究也支持助人为乐,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在其著作《施与受》中,有一个重要结论:相比自私的索取者和从不白帮忙的对等者,给予者可以给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


并购成功&生存法则(《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尽管并购是促进成长的诱人战略,而且在心理上令CEO十分满足,但多数并购都以付出高昂成本的失败收场。怎么会这样?答案简单得出奇:如果公司只关心自己能从收购中得到什么,而不关心在收购中可以给予什么,收购就很难成功。但如果买方企业本身拥有能让被收购公司更具竞争力的要素,将会是另一番光景。只要收购本身或其他可能买主无法提供这一优势,从中获益的就将是你,而非卖方。


大胆创新,大胆试错(《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电子杂志)
¥3.99
彼得·德鲁克的名言“不创新,就灭亡”广为人知。其出处虽有争议,但对于这句话的内涵,没有人存有异议: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遭淘汰。


特朗普家族“逃税门”(纽约时报特辑)(电子杂志)
¥3.99
唐纳德·特朗普以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的形象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他长期以来一直坚称,他的父亲、传奇的纽约建造商弗雷德·C·特朗普(Fred C. Trump)几乎没有给他提供任何经济帮助。但《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发现,特朗普总统在上世纪90年代采取了一些可疑的避税方案,包括一些完全属于欺诈的做法,从而大大增加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财富。


双11背后的秘密(《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电子杂志)
¥3.99
中国消费者的疯狂程度也一次次震惊了世人。为什么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一方面,可以从人类进化史上找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你需要知道其实你无处可逃。


如何在职场中赢得尊重(《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电子杂志)
¥3.99
我们极度渴望受到重视,而这来自于领导、同事以及公司。遗憾的是,很多员工在工作上感受不到受尊重;超过一半(54%)的员工称无法经常得到领导的尊重。如果再算上同事和公司因素,感觉不受尊重的百分比会剧增。


聪明人如何做决策(《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在个体的梦幻中,生存的焦虑是一切元素之中基础的。在焦虑与恐惧的时刻,“我竟然存在着”这一事实本身超越了所有日常,命定的选择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这是决断的时刻。


打造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哈佛商业评论》增刊)(电子杂志)
¥3.99
当苹果公司推出iPod时,它不仅仅是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而是把新技术与优秀的商业模式结合了起来。它设计的商业模式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体,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并为自己创造了巨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