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迈向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第二版)
迈向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第二版)
王利明
¥29.88
本书是对我党的依法治国宏观战略蓝图、顶层设计和实施路线的全面、系统、专业的分析和解读。作者深刻解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系统全面阐释了法治中国的理念和精神,内容包括全面推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什么是法治、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立良善之法、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与公正司法、依法治国与法治社会、法治与改革、依法治国与法学教育十二个部分。 本次修订,作者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作者的*思考和体会。
每满80减40 推定制度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推定制度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郑文革
¥29.88
推定(Presumption)是一个理论上的迷思,其本质是一种认定事实的方法。作为一种法律方法,推定的主要目的是认定案件中法律推理三段论的小前提,即裁判事实。本书立足于推定是认定案件裁判事实的法律方法这一*基本的制度属性和理论定位,逐步分析推定的概念、效力、创制和适用,从而揭推定制度的面纱,展示迷思之下推定的真实面貌。
每满80减40 典型法律案例实证研究—广东法学教育实践基地成果集
典型法律案例实证研究—广东法学教育实践基地成果集
马波 陈星 彭华 主编
¥29.99
本书为法律案例汇编。全书以律师日常工作中参与的真实法律案例为陈述对象,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在详细描述案件经过的基础上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并给出相关法律意见,更在每个案例之后,增加专家评,一步提炼、总结案例,能给读者尤其是办案律师一定的办案启示。 书中案例均取自真实事件,而且选取的是比较普遍的法律案例,书中详细描述了每一案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律师在代理案件时所做的工作,对读者尤其是初涉律政届的新手律师来说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每满80减40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
崔亚东(主编),杨华,刘红,曹红星,吴海崟,吴涛(副主编)
¥29.99
《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七章,章“导论”中宏观地展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揭示出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出台的背景;第二章“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从0—1的突破”,详细叙述了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诞生过程,并对其系统概述和系统架构予以了介绍。第三章分别从应用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对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技术应用行了概述。第四章是关于证据标准指引、证据规则指引、证据模型的内容,为第五章中系统介绍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证据标准、规则指引功能作铺垫。第五章随即对包括该功能在内的其他主要功能作了阐释。第六章介绍了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民事、行政案件之中的延伸应用——民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第七章则对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每满80减40 破万卷书:享受法律思想的智慧
破万卷书:享受法律思想的智慧
何勤华
¥30.10
本书中每一篇介绍与评述,都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的博士、硕士课堂上作为“西方法学名著精读”和“外国法律史研究”两门课程中精读和深入研讨过。现在收入书中的文字,实际上是当时课堂上讨论时作主题发言的博士和硕士所发表的内容,并吸收了各即兴发言者的精彩观点。因此,可以说,本书的每一篇介绍与评述,都是对各法学名著研读心得的精华。同时,本书在体例和内容上也力求创新: 在体例上,本书在卷首设置了一个6万多字的导论,比较详尽系统地描述了西方法学从诞生到定型到发展到变革的整个过程。这对于广大读者加深理解本书正文所涉及的26篇法学名著的内容、精神和历史背景有很大的作用;在内容上,本书对每一部法学名著的作者、译者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倾注了比较多的笔墨,对每一部名著的思想传承,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虽然观点未必都很正确,但作为一家之言,可能会给读者带来若干有益的启迪。
每满80减40 法治中国:民主法治精神举要
法治中国:民主法治精神举要
282118:汪习根;汪火良;武小川$${0},{1},{2}
¥30.77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目标和重要保障。本书对法治中国进行了多维解读,通过追根溯源地分析民主和法治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规律,揭示了法治中国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支柱。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首先要全面推进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转型,构建执政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理性关系与法律规范系统,其核心在于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倡行依宪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应当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升级换代。法治的真谛不啻在于消解社会张力、谋求社会稳定,更在于以公平正义的制度架构来实现全体人民的基本权利。公正和人权是法治的两个支点。如果说立法是正义的道防线,那么司法就是正义的后一道防线。为此有必要通过司法改革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让全体公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如此,才能让法治之树结出美丽的人权之果。
每满80减40 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规制
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规制
(英)凯伦·杨 (英)马丁·洛奇 编
¥30.80
算法规制的目标无他:其一,警惕本来应当是中立的智能应用,被用来掩饰未取得“多数人同意”的少数人集权;其二,建立利益相关者对话和商谈的场域,避免法律沦为“技术寡头”的帮凶。本书从凯伦•杨“跳出‘数据道德’或‘AI道德’窠臼”以寻求“数据驱动机器时代正义、民主和自由”的主张始,以李•拜格雷夫“将数据保护法的价值观贯彻信息系统架构之中”的倡导结束,中间穿插着马丁•洛奇等学者对“风险导向监管路径”的反思与改;这背后是“自然人正义观”与“算法正义观”从排斥到融合、“个人数据保护”与“技术公共利益”从对立到统一的艰苦历程。本书英文版虽出版于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但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算法规制”的路径探寻,无不包含着从“个人健康”促“社会健康”的现实隐喻,以及人本主义“责有攸归”的道德哲学,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疫情常态化下慎终如始“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稳步推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每满80减40 刑辩私塾
刑辩私塾
朱明勇
¥31.15
本书旨在通过对个案的办理过程的复盘、思考和总结,传授具体的刑事辩护理念、思维和技术。本书更多的是启发刑辩思维、领悟刑辩灵魂的启蒙读物,同时也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不断磨的法律匠人精神。这一次,鉴识“技术派”。
每满80减40 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文明的影响
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文明的影响
史彤彪
¥31.26
本书重点从制度、事件和判例三条主线,分宪政、民商法和国际法三个方面,揭示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文明的影响。
每满80减40 物证鉴定意见的质证路径和方法研究
物证鉴定意见的质证路径和方法研究
李学军,朱梦妮等
¥31.26
作为我国法定证据形式的一种具体表现,物证鉴定意见必须依据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接受质证后,才能转化为定案根据。但鉴于物证鉴定意见所涉科学原理、技术手段或其他知识的专业性,以常规路径和方法质证物证鉴定意见,并不能有效审查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故往往难以实现对不可靠之物证鉴定意见“去伪存真”的目的。在这一现实困境下,本书以物证鉴定意见的质证作为研究主题,从物证鉴定及所得鉴定意见的实质出发,紧密结合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为质证鉴定意见所搭建的全新制度平台,在充分论证物证鉴定意见的质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物证鉴定意见的生成过程为主线的质证路径。同时,本书针对文书、痕迹、化学、生物、电子、声像这六大类物证鉴定意见,围绕与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密切相关的诸项质量要素,分门别类地研究了各自的质证策略和质证内容,给出了针对性较强且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质证方法。
每满80减40 行政法学视野下的公法权利理论问题研究
行政法学视野下的公法权利理论问题研究
徐以祥
¥31.26
  本书从三个重要的方面对行政法学视野下的公法权利理论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行政法学理论视野下的公法权利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并进行类型化的分类研究;然后,对行政法的权利理论所要回应的两大现实领域的理论问题,即司法对行政活动审查中的公法权利问题和规制分析中的公法权利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全书共分五章。
每满80减4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学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学
杨春平
¥32.40
劳动尊严,体面劳动,保护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须靠劳动法治维系本教材结合实际,从法律思维养成出发,围绕劳动争议的基本内容,通过重解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基本制度,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法律思维与能力,掌握处理劳动争议基本方法,维护和实现劳动权利,以期达到依法规范劳动行为,预防劳动纠纷,破解劳动争议之目的。
每满80减40 法论中国
法论中国
冯玉军
¥32.42
  在今天这样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法治建设的每一个小的进步都将带动整个社会大步向前,我们整体的制度构架,在这个过程中,也都会更趋科学和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坚持不懈地推动民主法治进步的责任,坚定不移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责任在党领导下的全体国民肩上。   冯玉军编著的《法论中国》会通中西,以优美轻松的语调,讲述中国法律学者眼中的西方法治,反思法律发展的西方模式,总结法制建设的中国经验;文连朝野,用朴实、清晰的文字解读和评论法治中国的建设与愿景。
每满80减40 法律公布研究
法律公布研究
张放
¥32.66
【内容简介】 本书是目前国内系统论述法律公布原理的研究专著。它在考察人类法律文明史进程、参酌当代世界各国宪法文本相关规定、跟踪法治中国建设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力求阐明:法律公布实践反映了人类对传统秘密法实践的深刻反思与否定,是现代法治建构的内在要求,是确证法律规则形式的“事实”与“标尺”,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各民族特色*交融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意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法律公布的内部体系构造和外部表现形式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具体表征,凸显出政体与法制、“普遍性规律”与“地方性知识”、技术条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张力,却又在“法布于众”的价值共识指引下,萌生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
每满80减40 绿竹猗猗——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
绿竹猗猗——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
郭锐 缪因知
¥33.00
本书收录了三十年来中国诸多法律学者访问哈佛法学院、特别是与哈佛大学东亚法研究中心安守廉教授交往的见闻感受与学术成果,是中美法学交流与中国法学发展的一份重要剪影。安守廉教授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在促中国法学界了解美国法律教育和美国法律制度的特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上卷包括王利明、王振民、李曙光、张保生、张骐、於兴中、郭锐、韩大元等学者对安教授和哈佛大学访学经历的回忆,其间我们可见中美法学互动的珍贵史料和大洋两岸学人的真挚交往。下卷为学术论文,王轶、王振民、刘仁文、何海波、汪庆华、赵小砚、郭雳、郭锐、聂鑫、程雷、缪因知、熊丙万等贤达纵论法理、司法、法学教育及人工智能等前沿课题。这些智慧成果均为作者的精心之作,亦非随机排出,其主题、构思、取材多源于他们在庞德楼的初撰,在兰戴尔图书馆的覃思。一管窥豹,可见哈佛大学访学经历对学林贤达们的助益。
每满80减40 黄海勇引渡案法理聚焦
黄海勇引渡案法理聚焦
赵秉志
¥33.00
黄海勇走私、引渡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复杂的引渡案件。从1998年黄海勇出逃到2016年他被引渡回国,对黄海勇追逃历时18年,引渡历时8年,期间历尽曲折。本书系统研究黄海勇引渡案的法理问题和诉讼程序,从中揭示出对于我国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境外追逃的全面展具有重要意义。
每满80减40 韩国专利法研究
韩国专利法研究
任虎
¥33.28
《韩国专利法研究》全书分四部分共十章,首先是韩国知识产权法概论,内容涉及韩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包括韩国知识产权法律发展沿革、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及司法保护等,供读者宏观认识韩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第二部分为韩国专利实体法,包括发明专利、专利权及实用新型权和外观设计权;第三部分为韩国专利申请和审查程序,具体包括韩国专利行政管理组织及程序、专利申请程序及专利审查程序;第四部分为韩国专利审判程序及侵权救济法律制度,涉及专利审判程序、专利审决撤销诉讼程序以及专利侵权救济。本套“知识产权卓越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专注于专利制度方向,包括《专利检索与信息分析实务》《欧洲专利制度研究》《韩国专利法研究》以及《日本专利法研究》。
每满80减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结构、原则和制度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结构、原则和制度阐释
朱景文
¥3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1年正式形成,它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个法律部门的形成历程、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选择了一些社会热点案例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加以阐述,力求做到结合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册在手,即可了解中国的基本法律知识。 ?
每满80减40 法律谈判实训教程(中国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
法律谈判实训教程(中国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
戴勇坚
¥33.60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创新之举,在社会治理和争议纠纷化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谈判是解决纠纷的基本方法,几乎所有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都有它的身影,调解甚至直被称为“在法律阴影下的谈判”。 本书知识体系合理,案例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创新性、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分为九章,其中章到第五章是关于法律谈判的相关理论知识。章中“法律谈判金三角—需求、利益、关系”的内容,是本书核心的部分。第六章到第八章围绕法律谈判实战中关键的几个方面展,包括具体策略、各种临场技巧和僵局应对方法等。第九章是对法律谈判模拟教学过程的真实还原。 本书既是对法律谈判理论的详细梳理,也是对法律谈判模拟教学的系统介绍。作者期望通过提炼法律谈判理论和展现模拟案例,建立法律谈判人才培养教程,探索“本土化”教学方式的样板,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谈判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一周特价9.1-9.12 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
彼得·萨伯
促销价:¥16.99|¥56.00
洞穴探险者案是美国法理学家富勒于1949年发表的假想公案:五名探险者受困洞穴,为生存“不得不”分食其中一人,被抽签选中的是提出该建议、却在实施前反悔的威特莫尔。获救的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他们是否犯有谋杀罪?富勒虚构了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的意见,将当时各个法哲学流派的观纳其中。1998年,萨伯续写了有关此案的九个新观,又将20世纪法哲学的新发展引讨论。 富勒的案例设计精巧,为论证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得以成为各种观交战的场地。案例本身,连同虚构的法官陈词由此成为法学初学者探讨重要法律原则的文本,本书同时也作为激发思辨的优秀通识教育读本而备受推崇。
每满80减40 化学产品应用安全法规与风险评估
化学产品应用安全法规与风险评估
雷子蕙
¥33.99
本书重点介绍了化学物质在不同类型的产品或行业实际应用中需要符合的安全法规。全书共1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食品添加剂,第3章介绍食品接触材料,第4章介绍化妆品和化妆品原料,第5章介绍农药,第6章介绍涂料,第7章介绍药用辅料,第8章介绍饲料与*,第9章介绍生物杀灭剂,第10章介绍涉水产品,第11章介绍阻燃剂,第12章介绍电器电子产品,第13章介绍汽车材料,第14章介绍玩具、家具和服装类产品,第15章介绍产品应用环境标志,第16章介绍跨国企业禁限用物质清单及有害物质管控要求,第17章是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本书适合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及上市许可、产品安全监管、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作为参考,也适合给对产品安全法规有兴趣的学生、学者或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基础知识。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