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推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判断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及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 世界各国或地区1980—2010年的实际经济增长
一、以可比价格反映的经济增长
二、以现行价格反映的经济增长
第三节 人均国民收入的国际比较
一、人均GNI的分类与国际比较
二、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的分布情况
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及中国地位的变化
四、世界主要国家人均GNI分布
五、对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展望
第二章 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失衡、新政策
第一节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起点、新机遇、新约束、新挑战
一、新起点
二、新机遇
三、新约束
四、新挑战
第二节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失衡、新动因
一、新失衡
二、新动因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要求:新政策、新方式、新制度
一、新政策
二、新方式
三、新制度
第四节 新常态下可能产生的“通缩”
一、我国经济现阶段是否面临产生通货紧缩的可能?
二、如何认识可能出现的通缩现象的本质?
三、宏观经济政策应怎样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
第五节 宏观经济决策与宏观进度统计:为何需求疲软而增长稳健?
一、问题的提出
二、当前宏观进度统计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
(一)消费
(二)投资
(三)进出口
三、现行宏观进度统计对于宏观决策的影响
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总量失衡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失衡特点的演变与宏观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新常态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反方向组合的成因、特点及效应
一、宏观政策松紧搭配组合的成因
二、现阶段宏观政策松紧搭配组合的特点
三、松紧搭配的宏观政策组合的效果
四、财政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的政策力度
第三节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选择面临的特殊条件
一、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特殊性
二、我国货币市场供求失衡的特殊性
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特殊性
四、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特殊性
第四节 新常态下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间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间存在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特征
二、我国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反方向组合的演变趋势
三、我国现阶段的税负水平及增长速度是否过高?
四、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结构性失衡
第五节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的理论探讨
一、引言
二、融资平台债务偿还与资源配置优化:有限期动态模型
(一)融资平台不发行新债(d=0)的资本与生产
(二)融资平台发行新债对税收的影响
(三)融资平台发行新债(d>0)时的偿债能力
(四)优化资源配置与减少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的一致性
三、融资平台举债的激励约束与“扩张偏向”
(一)融资平台举债的“扩张偏向”:无限承诺情况
(二)政绩动机与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有限承诺情况下参与约束分析
四、市场配置、政绩动机与融资平台举债的适度规模
(一)融资约束是地方经济发展瓶颈的短期偏离情况
(二)市场失灵是地方经济发展瓶颈的长期稳态情况
(三)进一步讨论
1.最终债务的偿还
2.融资平台举债与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
3.放债方的理性
4.t<t*的情况
五、模拟结果
(一)参数设定
(二)特定生产函数形式下的模拟结果
第六节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宏观政策演变及特点的系统考察
一、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
二、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是否适当?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退出是否适时?
四、松紧搭配的宏观政策格局是否需要根本改变?
五、松紧搭配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否有效克服失衡?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化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一、总量增长与价格平减指数
二、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一)三次产业分类和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二)改革开放后的五个经济增长阶段
(三)价格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化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二、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三、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比较
(一)增加值结构
(二)就业结构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新常态
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特征
(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结构变化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调整存在哪些差别?
三、第三产业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
(一)从GDP核算的发展看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二)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新常态下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
第四节 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一、导论
二、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三、21世纪以来加速工业化进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一)21世纪以来我国的加速工业化进程及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二)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间的差异
四、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分析
(一)总量需求和供给
(二)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结构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2.从国际比较看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
(三)对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四)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五、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一)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改革后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发展
(二)不同登记类型企业的就业增长
1.工业
2.批发和零售业
第五节 奥肯定律及中国新常态下增长与就业的数量关系
一、对奥肯定律的再研究
二、2004—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及国民经济行业的结构变化
三、对于经济和就业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一)三次产业的实际增长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变化
(三)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联分析
1.分产业看就业对经济(增加值)增长的弹性系数及就业的变化
2.从年均增加值增长率与年均就业增量的关系看非农产业就增业长
3.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整体分析
第五章 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效率
第一节 我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高度的演进
一、结构高度的含义及测量方法
二、我国产业结构高度达到的水平及特点
三、我国产业结构高度演变的过程及特点(1978—2010年)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特点(1978—2011年)
二、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1986—2007年)
第四节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第六章 产业结构失衡与初次分配扭曲
第一节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增加值结构失衡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节 三次产业的成本结构特征与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结构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三次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劳动报酬占比、人均劳动报酬与初次分配
一、对三次产业的人均增加值与初次分配的分析
二、对三次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与初次分配的分析
三、对三次产业的人均劳动报酬变化与初次分配的分析
四、产业结构上“要素反效率配置”限制着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增长
第七章 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优化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与发展新理念
一、经济下行压力首先来自需求疲软,但根本在于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
二、需求疲软条件下潜在通胀风险的根本控制也取决于供给侧的调整
三、宏观调控上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有显著不同
四、供给侧管理对缓解我国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针对性
五、供给侧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政府监管、经济结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六、供给侧管理及改革需要创造的机制和制度条件
第二节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与供给侧改革
一、转轨进程中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变化
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目标、产业结构特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中总量失衡的根源在于结构性失衡
(三)如何看待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关系
三、加强供给侧的管理和改革,优化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关键术语索引
后记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同类图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