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千面英雄(20世纪神话学大师、拯救人类心灵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师约瑟夫·坎贝尔奠基之作)电子书

寻求个人内在觉醒的圣经,探寻自我与心灵成长者的之作

售       价:¥

纸质售价:¥49.90购买纸书

8781人正在读 | 15人评论 8.3

作       者:约瑟夫·坎贝尔,黄珏苹(译)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01

字       数:26.9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9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19条)
约瑟夫·坎贝尔历尽多年搜寻阅读了全球各地的神话与宗教故事,将这些故事中的共通的奥秘汇集在几百页的《千面英雄》中,将神话之源轻松显现在世人面前。 坎贝尔告诉我们,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启程:放弃当前的处境,历险的领域;启蒙:获得某种以象征性方式表达出来的领悟;考验:陷险境,与命运搏斗;归来:*后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场域。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经之路。 穿越古今,通全世界神话中的经脉,帮助现代人重拾解读神话的本能,让希腊、北欧、印度、埃及、中国神话再度与我们对话。引领我们发现内心的奥秘,触终极的真实。鼓励我们启生命的旅程,彰显生命的深层意义,为个人和社会寻找恩赐。 英雄就是能够战胜个人和当地的历史局限性的人,他们能够了解、受并迎命运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中受考验的潜在英雄,只有受生活的召唤,踏上考验的旅程,生命才能达到丰富多彩的境界。<br/>【推荐语】<br/>20世纪神话学大师、拯救人类心灵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师约瑟夫·坎贝尔奠基之作。 寻求个人内在觉醒的“圣经”,探寻自我与心灵成长者的之作。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灵感之源。 历久弥新,畅销美国65年。 华南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分析师申荷永,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顽石互动CEO吴刚,十分心理创始人王珲,新精英创始人 古典,《三体》作者刘慈欣,知名作家苗炜,童话作家粲然,美国总统奥巴马联袂推荐。 时代杂志评选的自创刊以来**影响力的100本英文好书之一。 新添84张精美插图,包含200余人的神话故事人物谱,随书赠送坎贝尔神话系列作品独家藏书票一枚。 美国约瑟夫·坎贝尔基金会独家授权,湛庐文化出品,坎贝尔神话系列作品。 湛庐文化出品<br/>【作者】<br/>(美)约瑟夫坎贝尔 美国著名作家,神话研究的*学者。他创造了一系列影响力极强的神话学巨作,跨越人类学、生物学、文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学、艺术史等领域,包括《千面英雄》《追随直觉之路》《指引生命的神话》《神话的力量》《坎贝尔生活美学》。 西方流行文化的一代宗师。他是影响披头士乐队、猫王、迈克尔·杰克逊、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J.K.罗琳和乔布斯的精神导师。他的作品被好莱坞列为书目,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幻化出各种具有戏剧性、娱乐性和心理真实性的故事,是《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蝙蝠侠》等电影的灵感之源。 极具启发性的心灵导师、演说家。访谈节目《神话的力量》一经在全国范围播后,立即震惊了百万听众,节目同名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盘踞长达一年之久,他的著作一一再版,他的演讲震撼无数心灵。<br/>
目录展开

1949年版前言

开场 单一神话

神话与梦境

悲剧与喜剧

英雄与神

世界的中心

第一部分 英雄的历险

启程1

历险的召唤

拒绝召唤

超自然的援助

跨越第一个阈限

鲸鱼之腹

启蒙2

考验之路

遇到女神

妖妇的诱惑

与天父重新和好

奉若神明

最终的恩赐

归来3

拒绝回归

借助魔法逃脱

来自外界的解救

跨越归来的阈限

两个世界的主宰

生活的自由

解答4

被二手了的神话

被破坏的神话

寻找消失的线索

第二部分 宇宙创世的周期

产生5

从心理学到形而上学

宇宙的循环

源于空——太空

太空之中——生命

化一为众

创世的民间故事

6 童贞女得子

宇宙之母

命运的母体

救赎的子宫

童贞女做母亲的民间故事

7 英雄的蜕变

最初的英雄与人类

人类英雄的童年

战士英雄

情人英雄

国王英雄和暴君英雄

救世主英雄

圣徒英雄

英雄的离去

消解8

小宇宙的终结

大宇宙的终结

后记 神话与社会

变形人

神话、膜拜与冥想的作用

今天的英雄

附录 神话与宗教故事人物谱

注释

插图注解

致谢

约瑟夫·坎贝尔基金会简介

译者后记

累计评论(19条) 22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