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周围血管病名医学术思想与验案电子书

售       价:¥

纸质售价:¥44.00购买纸书

95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2

作       者:葛芃,迟景勋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01

字       数:16.3万

所属分类: 科技 > 医学 > 内科学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本书为《周围血管病中医小丛书》之一,汇编了7位在国内中医周围血管病领域享有盛名的老专家的学术经验。包括名医简介,名医学术思想概述,并汇编了部分名医的论述或学生弟子对名医治疗经验的总结。本书的作者或为名医的学生弟子,或长期与名医共同工作学习,对名医的学术思想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本身也都是中医周围血管病领域的专家,多已成为所在地区或所在医院的学术领军者,因而本书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在名医的学术思想概述和经验总结中,融了不少名医的验案,这些验案不仅对理解名医的学术思想多有裨益,而且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本书内容为名医实际临床经验的总结,所介绍的方法经验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实用性强。适合中医外科或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的临床、科研、教学人员及医学生阅读。<br/>【作者】<br/>葛?M,中医外科学硕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秘书长。临床运用中医化腐清创术治疗难治性溃疡,以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静脉性溃疡(臁疮)、静脉性水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静脉返流性水肿)等。运用激光电凝技术行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治疗。参加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任《实用中医周围血管学》及《周围血管疾病效方验案》副主编。迟景勋,山东胶州市人,1965年自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济南市中医医院外科,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从1984年起担任济南市中医医院院长,从事医院管理工作至今。现任济南市中医医院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中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南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济南市政协、市科协委员等职。1987年被山东省及济南市科协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br/>
目录展开

周围血管病中医小丛书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篇陈淑长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重视内因与正气

二、独具特色的辨证思想

(一)证候的命名

(二)强调证候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规律

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证候演变规律

2.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证候确立

(三)致力于周围血管病证候诊断的标准化研究

(四)重视局部辨证

(五)各种无损检查可以增加中医辨病的依据,是四诊的延伸

三、治疗立足于气血,重视整体,用药平和精准

(一)立足气血,重视心、肝、脾

(二)重视治疗兼症

(三)用药精准,尤重药性

四、重视外治

五、强调护理的重要性

(一)体位

(二)精神护理

(三)对患肢的保护和创面的护理

1.对缺血性患肢的护理

2.对疮面的护理

(四)正确进行肢体功能的锻炼

六、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对“治未病”理解深刻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

(二)积极开展周围血管病的普查和流行病学研究

七、用药经验

1.温脉通合剂

2.通脉宁胶囊

3.祛湿消肿胶囊

4.静脉炎口服液

5.宁舒洗剂

6.脱疽洗药

八、典型病案

第三节相关论著

周围血管病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的紧迫性

二、研究的必要性

三、证候的概念

四、证候标准化研究的方法

(一)证候的命名

(二)证候的诊断

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

一、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名:脱疽)

1.脉络阴寒证

2.脉络血瘀证

3.脉络瘀热证

4.脉络瘀滞毒腐证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名:脱疽)

1.脉络寒凝证

2.脉络血瘀证

3.脉络瘀热证

4.脉络瘀热湿阻证

5.脉络瘀滞毒腐证

6.脉络气血俱虚证

三、糖尿病下肢病变(中医名:脱疽)

1.气阴两虚,皮肤失养证

2.气虚血瘀,脉络阻滞证

3.阴虚血瘀,脉阻阴疡证

4.湿热瘀滞,脉络毒腐证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中医名:无脉症)

1.肝肾阴虚,脉闭瘀滞证(头臂型)

2.心血不足,脉闭瘀滞证(胸、腹主动脉型)

3.肾阴不足,脉闭瘀滞证(肾动脉型)

4.心肾阴虚,脉闭瘀热证

5.脾肾阳虚,脉闭瘀滞证

五、雷诺病(中医名:手足逆冷)

1.阳气不达肢端,血脉不利证

2.寒凝血瘀肢端,脉络闭阻证

3.气血滞瘀指端,脉阻阴疡证

六、手足发绀症(中医名:手足发绀)

七、网状青斑(中医名:网状青斑)

八、红斑性肢痛症(中医名:红斑性肢痛症,热痛)

九、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名:水肿)

1.脉络湿热瘀阻证

2.脉络湿邪瘀滞证

十、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名:脉痹)

十一、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名:䐔病)

十二、下肢静脉曲张并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名:恶脉)

十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医名:水肿)

1.脉络湿阻证

2.脉络湿瘀,皮肤失养证

3.脉络瘀滞,皮肤阴疡证

十四、下肢静脉曲张(中医名:筋瘤)

1.筋挛血瘀脉络证

2.筋挛湿瘀脉络证

十五、下肢淤积性皮炎(中医名:湿毒疮)

1.脉络瘀滞,皮肤失养证

2.脉络湿瘀,皮肤失养证

3.脉络湿热,皮肤失养证

十六、下肢慢性溃疡(中医名:臁疮)

1.脉络血瘀阴疡证

2.脉络湿瘀阴疡证

3.脉络瘀热湿疡证

4.脉络气血倶虚阴疡证

十七、淋巴水肿(中医名:气肿)

1.脾虚湿瘀脉络证

2.余热湿瘀脉络证

第二篇奚九一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立论于“因邪致瘀”的发病观点

二、推崇“分病辨邪,分期辨证”

三、急则以祛邪为先,以清为要

(一)清脉解毒法

(二)清脉除湿法

(三)清脉凉血法

(四)清营化瘀法

(五)清脉软坚法

(六)清脉祛风法

1.多发性大动脉炎

2.白塞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发的血管炎

四、缓则活血生新,扶正善后

五、倡导内外同治

六、注重心理调护

七、诊治经验

(一)倡导糖尿病足的新分类法,首次提出“筋疽”病名

1.皮肤变性皮损型——湿犯皮损

2.奚氏肌腱筋膜变性坏死型(筋疽)——湿郁筋损

3.血管闭塞缺血性坏死型(脱疽)——痰湿瘀阻

4.末梢神经变性麻痹型——下消风痹之肝肾亏虚证

5.趾跖骨变性萎缩型——下消骨痹之肾虚证

(二)静脉曲张按并发症分类,注重病证结合和辨证防治

1.单纯静脉曲张症

2.并发浅静脉炎

3.并发痛性浅静脉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4.并发淤积性皮炎

5.并发湿疹性皮炎

6.并发慢性湿疹性溃疡

7.并发静脉淤血性溃疡

8.并发皮肤坏死性血管炎

9.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10.并发复发性丹毒

11.并发下肢淋巴肿

12.并发紫癜性皮炎

13.静脉曲张局部出血

14.并发反复性足癣

15.并发急性腰、膝、踝增生性神经痛

(三)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突出软坚化痰法

(四)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倡导用清热解毒法

(五)运用清营泻瘀法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1.急性期

2.慢性迁延期

(六)主张用凉血解毒祛湿法替代激素来治疗风湿性血管炎

八、常用方药

1.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糖尿病足坏疽(筋疽)

4.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九、典型病案

第三节 相关论著

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研究

一、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命名依据

1.糖尿病足筋疽坏死组织的特征

2.根据糖尿病足筋疽临床演变规律可归纳出六个特点

3.病理组织切片光镜观察比较

二、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的诊断

1.必备条件

2.兼备条件

三、临床分型及分期

(一)分型

1.筋疽单纯型

2.筋疽混合型

(二)分期

1.急性发作期

2.好转缓解期

3.恢复期

四、临床资料

五、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1.急性发作期

2.好转缓解期

3.恢复期 同上。

(二)外治法

六、治疗结果

(一)评定疗效标准

1.临床痊愈

2.显效

3.无效

(二)疗效分析

七、讨论

对糖尿病足诊治的几点新看法

一、糖尿病足新分型法

(一)皮肤变性水疱型

(二)血管闭塞缺血型

1.趾端微血管病变症

2.肢体大中血管闭塞症

(三)肌腱变性坏死型(筋疽)

(四)末梢神经变性麻痹型

(五)趾跖骨变性萎缩型

二、筋疽的诊断与治疗

(一)筋疽病症的命名

(二)筋疽的临床诊断标准

1.基本条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病理组织学特点

5.临床诊断要点

6.筋疽的临床分型

7.病程分期

8.临床程度分型

(三)筋疽的治疗

1.常规治疗

2.中医辨证施治

3.手术清创

清营解瘀汤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一、临床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治疗结果

四、讨论和体会

第三篇石晶华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对脱疽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治疗脱疽强调辨证分型,注重清解毒热,活血通络

三、脱疽外治法强调煨脓长肉,祛腐生肌

四、强调脱疽应重视预防与调护

(一)调节情志

(二)禁止过度性生活

(三)坚持持之以恒的治疗与适度的体育锻炼

五、常用方药

(一)内服方药

1.脉通灵1号

2.脉通丸

3.通脉活血丸

(二)外用方药

1.海马膏

2.脉管炎5号膏

六、典型病案

第三节 相关论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一、临床研究方面

二、实验部分

(一)脉通灵1、2号液急性慢性毒性试验

(二)脉通灵1、2号液的药理作用

(三)脉通灵1、2号液在家兔体内溶栓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四)脉管炎与微量元素铁、锌、铜的关系

三、讨论

石晶华治疗脉管炎的经验总结

一、治疗脉管炎重用清热解毒、滋阴通络法

1.阳虚寒凝型

2.血脉瘀阻型

3.热毒伤阴型

4.湿热瘀阻型

5.气血两虚型

二、外治法强调煨脓长肉

三、“蚕食法”在脱疽中的应用

四、重视预防与调护

1.调节情志

2.禁止过度性生活

3.坚持持之以恒的治疗与体育锻炼

五、注重结合现代医学,发展中医治疗

第四篇李廷来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二、内外兼治,整体疗法

三、对周围血管疾病中“湿热下注”的认识

四、强调顾护“脾胃”

五、医德医风

六、诊治经验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病因病机

2.辨证论治

3.外治法

4.止痛方法

5.疾病转归及预后

6.疗效标准

(二)闭塞性动脉硬化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坏疽期)

1.病机探微

2.辨证论治

(三)糖尿病坏疽

七、常用方药

1.茵陈赤小豆汤(经验方)

2.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加板蓝根

3.生肌散(经验方)

4.月白珍珠散(经验方)

5.白灵药(经验方)

6.止痛药酒(经验方)

八、典型病案

第三节 相关论著

治疗三期Ⅱ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3例报告

一、一般分析

二、辨证分型

三、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2.控制感染

3.止痛

4.溃疡面处理

5.辅助治疗

四、治疗效果

1.疗效标准

2.治疗结果

五、典型病例

六、小结

中医治疗25例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报告

一、年龄、性别与发病情况

二、发病之部位

三、来本院前之治疗情况

四、本院之处理及典型病例介绍

(一)本院一般是按下述方法处理

(二)典型病例介绍

五、治疗结果

六、讨论

三期一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73例临床分析)

一、临床资料

二、治疗方法和效果

(一)辨证论治

1.瘀滞型

2.热毒型

3.湿热型

(二)辅助治疗

(三)局部处理

(四)治疗结果

三、讨论

(一)中医辨证论治

(二)关于局部处理

第五篇房芝萱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对于血管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

二、血管病辨证施治的特点

(一)临证突出地强调中医辨证施治

(二)症状体征与全身状况互参

三、正确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几个辨证关系

(一)温通与清热的关系

(二)补气与补血的关系

(三)养阴与利湿的关系

(四)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四、诊治经验

(一)雷诺病的辨治

(二)大动脉炎的辨治

1.证候分类

2.房氏对本病治疗的特点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治

五、典型病案

第三节 相关论著

大动脉炎的中医治疗——附55例报告

一、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

(二)证候的分析

(三)舌象与脉象

(四)治疗结果

1.临床治愈

2.显效

3.好转

二、治疗方法

(一)气血双亏型(35例)

(二)阴虚阳亢型(20例)

三、病案举例

四、讨论

五、附方

1.养血荣筋丸(本院经验方)

2.回阳通络丸(房老经验方)

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中医辨证

1.初期(急性期)

2.后期(慢性期)

二、治疗方法

(一)初期(急性期)

(二)后期(慢性期)

(三)疗程

三、疗效观察

(一)疗效评定标准

(二)治疗结果

四、讨论

第六篇胡慧明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突出整体观念

二、首分阴阳,辨证论治

三、重视脾胃

四、最重局部外治

(一)未脓当散

(二)脓成速决

(三)溃后去腐

(四)腐去肌生收口

五、臁疮治疗经验

(一)湿热蕴毒期以清热解毒为法则

(二)瘀滞期以活血化瘀为法则

(三)恢复期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法则

六、自拟方通脉汤的临床应用经验

1.组成

2.功用

3.主治

4.方解

5.临床加减应用

七、典型病案

第三节 相关论著

通脉散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及疗效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健康人组

(二)静脉炎组

(三)通脉散组

二、疗效标准

三、治疗方法

四、实验方法

(一)全血黏度

(二)血浆黏度

(三)红细胞压积

(四)红细胞电泳

(五)血小板电泳

(六)血沉

(七)血小板聚集

五、实验结果及疗效分析

(一)健康人组与静脉炎组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

(二)通脉散对血栓性静脉炎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变化

(三)对20例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分析

六、讨论

胡慧明教授“溶栓汤”的临床应用

一、溶栓汤的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

1.组成

2.功用

3.主治

4.方解

二、临床应用

(一)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二)治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三)治臁疮腿(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慢性溃疡)

(四)治下肢慢性骨髓炎

(五)治下肢坏疽

三、讨论

第七篇姜树荆学术思想与验案

第一节 医家简介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学术思想概述

(一)重视整体,外科病变本在脏腑

(二)灵活运用补泻,重视邪正关系

(三)足量用药

(四)外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常见周围血管病诊治经验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辨证论治

4.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过程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二)血栓性静脉炎

1.血栓性浅静脉炎

2.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3.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4.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三)多发性大动脉炎

1.病因病机

2.辨证论治

三、常用方剂

(一)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湿多于热型

1.桂枝加当归汤

2.阳和汤加味(《外科证治全生集》)

(二)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多于寒湿型

1.参竹合剂

2.1号甦脉饮

3.2号甦脉饮

(三)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热过盛而化火型

1.顾步汤加味

2.四妙活血汤加味

(四)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火毒过盛而化燥型

(五)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血双虚型

(六)外用药

四、典型病案

第三节 相关论著

治疗脱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32例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治疗方法

1.寒湿多于热型

2.热多于寒湿型

3.寒热过盛而化火型

4.燥盛伤阴型

5.气血双虚型

四、治疗效果

1.疗效判定

2.治疗效果

五、病案举例

六、讨论和体会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3.止痛问题

4.伤口处理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笔谈——外治疗法的应用

一、熏洗法

二、围敷法

三、掺药法

累计评论(0条) 0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